指示灯及其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6208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7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示灯及其发光器件,一种发光器件,包括一个座体和一个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呈矩形;所述线路板以卡扣方式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示灯,包括上述发光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指示灯及其发光器件中的线路板以卡扣方式安装在座体上,只要将装配好的线路板直接卡入座体上,即可达到固定效果,简化了生产装配工艺,并可满足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指示灯及其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指示灯的发光器件10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发光器件10包括一个环形的座体11、一个圆形的线路板组件12、一个第一环氧胶体层14、第二环氧胶体层15、两根引脚16和一个座体帽17。在发光器件10的组装过程中,先将环形座体11与座体帽17装配在一起,然后向装配在一起的环形座体11和座体帽17中灌封环氧胶水;接着,将线路板组件12及安装在线路板组件12上的引脚16放入环形座体11的台阶上,抽真空后进行压平操作,待环氧胶水固化后在线路板组件12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环氧胶体层14和第二环氧胶体层15从而将线路板组件12固定在座体11上。然而,随着指示灯批量生产逐渐朝自动化方向发展,由于发光器件10的线路板组件12呈圆形且需要通过环氧胶水封装固定在座体11上,使得环氧胶水使用量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不适应新的装配工艺。另外,发光器件10还需要胶体成型的座体帽17,并在环氧胶水固化后还需脱帽工序,导致整个装配工序繁杂,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器件(150),包括一个座体(180)和一个线路板(19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92)呈矩形;所述线路板(192)以卡扣方式安装在所述座体(18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150),包括一个座体(180)和一个线路板(192);其特征在于,所
述线路板(192)呈矩形;所述线路板(192)以卡扣方式安装在所述座体(18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92)上设有至
少一个发光元件(1924);
所述座体(180)包括一个本体(182)和一个卡扣部(185);
所述本体(182)具有一个穿孔(1825);
所述卡扣部(185)设置在所述本体(182)上;所述线路板(192)卡扣在所述本体(182)
与所述卡扣部(185)之间,且所述发光元件(1924)位于所述穿孔(18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85)包括一个
延伸部(1852)和多个扣钩(1854);所述延伸部(1852)设置在所述本体(182)上并位于
所述穿孔(1825)的周围;所述扣钩(1854)形成在所述延伸部(18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852)上形成有
多个切槽(1855);所述扣钩(1854)包括一个延伸臂(1856)和一个挡块(1857);所述延
伸臂(1856)的第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852)连接,所述延伸臂(1856)的第二端位于对应
的所述切槽(1855)中且悬空;所述挡块(1857)形成在所述延伸臂(1856)的第二端上并
抵定在所述线路板(19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852)环绕所述
穿孔(1825)设置,并围成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92)具有一个
第一表面(1921)和一个第二表面(1923);所述发光元件(1924)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92)
的所述第一表面(1921)上;所述挡块(1857)抵定在所述线路板(192)的所述第二表面(1923)
上。
7.一种指示灯(10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平吴红飞张顺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