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包括驱动链轮、偏心太阳齿轮、齿轮箱体、驱动链轮轴、中间轴、偏心惰性齿轮、分插臂轴、偏心行星齿轮及支承件组成分插传动机构;凸轮摇臂、推秧杆、弹簧构成推秧机构,及栽植臂、秧爪,偏心太阳齿轮的周向分别通过三组均布的偏心惰性齿轮与三组偏心行星齿轮啮合组成三头式偏心齿轮传动机构,各偏心齿轮的偏心率≤0.065,驱动链轮轴旋转一周插秧三次,插秧效率更高,运动平稳性更好,工作可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栽插水稻秧苗时能完成取秧、推秧及插秧的分插装置。目前,国内外所公开使用的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的分插装置,其秧爪固定在连杆上,曲柄带动连杆运动,使分插装置完成取秧和插秧工作。但这种分插装置的插秧频率为200-220次/分钟,随着插秧频率的增加,插秧装置振动加剧,工作平稳性差,同时工作频率的增加,也使秧爪的线速度加大,产生分秧不均,致使伤秧率和漏插率增加,插秧质量不高。另一种是现日本生产的机动插秧机,其分插装置由两组偏心太阳齿轮、偏心行星齿轮及两齿轮之间的偏心惰性齿轮构成偏心传动轮系,两个推秧机构和秧爪及栽置臂均布在每个分插箱体上,工作时驱动轴旋转一周可插秧两次,插秧频率350~400次/分钟,比曲柄连杆分插机构提高了插秧的工作效率,而且秧爪的线速度减少了近一半,因而实现了低伤秧率,提高了插秧质量,并且振动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秧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平稳性更好,工作可靠的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包括中部装有驱动链轮、两端分别套装有偏心太阳齿轮并与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包括中部装有驱动链轮(13)、两端分别套装有偏心太阳齿轮(12)并与齿轮箱体(6)连接的驱动链轮轴(11),装在中间轴(9)上的偏心惰性齿轮(10)和装在分插臂轴(14)上的偏心行星齿轮(8)及支承件组成分插传动机构;连接在分插轮轴(7)一端的凸轮摇臂(4)、推秧杆(1)、弹簧(5)构成推秧机构,分插臂轴(14)空套在与齿轮箱体(6)连接的分插轮轴(7)上,装有秧爪(2)的栽植臂(3)与分插臂轴(14)连接;连接在分插轮轴(7)一端的凸轮摇臂(4)、推秧杆(1)、弹簧(5)构成推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偏心太阳齿轮(12)的周向分别通过三组均布的偏心惰性齿轮(10)与三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插秧机的分插装置,包括中部装有驱动链轮(13)、两端分别套装有偏心太阳齿轮(12)并与齿轮箱体(6)连接的驱动链轮轴(11),装在中间轴(9)上的偏心惰性齿轮(10)和装在分插臂轴(14)上的偏心行星齿轮(8)及支承件组成分插传动机构;连接在分插轮轴(7)一端的凸轮摇臂(4)、推秧杆(1)、弹簧(5)构成推秧机构,分插臂轴(14)空套在与齿轮箱体(6)连接的分插轮轴(7)上,装有秧爪(2)的栽植臂(3)与分插臂轴(14)连接;连接在分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仁杰徐启剑董作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农机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