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海宁专利>正文

无焊嵌入式贵金属饰品封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5003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6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焊嵌入式贵金属饰品封口方法,以伺服式的液压或冲压设备,制成一件或以上的主体.然后用组装模具,将一件或一件以上的半成品顶部连接处和底部的咬合部份固定或封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经过设计计算产品厚度的板材,其产品结构带凸缘的下主体及至少一个卷曲的元宝的上主体;元宝的下主体及卷曲的上主体各有一可彼此互相连接的必要纵断面及卷曲角度尺寸;半成品顶部和底部固定或封接;压制的方式令其微小型封口部份完美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可靠性高的生产流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焊嵌入式贵金属饰品埋口方法,一件或一件以上的贵金属包括:黄金、铂金、钯金、银及合成贵金属产品,其特征在于,针对贵金属无添加其它合金成份、无焊紧密压嵌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使用数控液压机或机械冲压机作为整套成形模具的主要操作架构,数控液压动力装置或机械冲压机具有可输入设计编程功能,数控液压机或机械冲机上设有全套步距拉伸模具,其中的下凹模(4),上设有多组按不同工艺要求设计渐进的成形凹位模孔,模孔与模板平面按工艺设计不同要求设定角度的倒角,模孔的孔径由大到小、孔型由园渐变为椭圆,孔深度由浅到深,下凹模(4)上方设有匹配的上模板(8),上模板(8)上设有与下凹模(4)的凹槽模孔匹配的冲头(6),冲头(6)凸形与下凹模(4)的模孔凹形匹配,冲头(6)数量与模孔数量相同,条状料片放入下凹模(4)上,通过送料或拉料装置,推动或拉动料片步进,步进距离为一组螺杆配合的可调装置,压拉来形成下主体(3),带有下主体(3)的条状料片在步距拉伸的下凹模(4)中,利用冲头(6)与成形凹位模孔配合的不同锥度,设备每一次往复动作,冲头(6)把料片上的下主体(3)在下凹模(4)模孔中拉伸展开,当模具升上死点时,即上升到设定的最高位时,升降功能的送料器将料片同步从下凹模(4)的成形凹位模孔中拉出,料片上的下主体(3)通过送料装置向前移动到下一模孔,条状料片的每个下主体(3)单元之间通过上模板(8)底面上的条状凹状或波浪形槽作为定位线,下凹模(4)表面上的设有与上模板(8)匹配的凹状或波浪形槽定位?线匹配的凹型定位槽(7),在上模板(8)向下压制时,送料器上升降架也同步向下移动,利用上模板(8)、下凹模(4)对应表面上的定位线与波浪形凹型定位槽(7),成为料片的定位线在模具中定位的基座,以保证在压制的过程中准确的控制工作接口,波浪形凹型定位槽(7)位于下模孔两边,并且波浪形凹型定位槽(7)横跨下模孔,令材料在冲压的过程中预留足够完整的材料保证各整形程序所须拉延的材料,下主体(3)在下凹模(4)中使用不同形状冲头(6),按步距拉伸形成由圆至杯形下主体(3),把元宝型状的下主体(3)步距拉伸展开成杯形,在最未端的剪口冲头(6)前附设一个可换的冲头(6),该冲头(6)表面与底部模孔座附有可更换式的压子,前端可制造字印或图形编号等印记,用于压印商标或图案作用,而剪口冲头(6)在下主体(3)顶部内侧边缘冲压锥度向外的斜角,对杯形顶端边缘的材料形成挤压而变薄;?②、利用模具作不规则动作及冲头(6)可换的拉伸模具中的上下往复动作,在下凹模(4)中把下主体(3)端部A位置制造一个外壁垂直夹角的倾斜角度5~26°,以利于径向推力Pr在组装过程中压制材料及改变角度,形成元宝带凸缘的下主体(3);?③、利用冲压来形成上主体(2),原理与①步骤相同,在上下凹模表面上有字印图案等设计,是用于压印商标或图案作用,在上主体(2)步距拉伸模具的上压模(5)中,上压模(5)具有多个渐进的成形凸位模孔,与上压模(5)对应的上模板(8)上设有匹配的凹槽冲头(6),上压模(5)与下凹模(4)的形状配合,在模具台上两边同?步平行排列,把上主体(2)步距拉伸展开,把元宝上主体(2)步距拉伸展开成帽形;?④、利用拉伸模具中的上下往复动作,在上主体(2)端部B位置制造帽缘与水平面夹角约5~26°的倾斜角度,形成带卷曲上主体(2)的元宝形状边缘上端;?⑤、元宝上、下主体迭接时,是通过在主模板于元宝切刀位置设置一组横向移动的滑轧装置,在A、B位置设有一组利用气动或电机的动力架构,推动附元宝半成品底座的整体模块滑动至符合元宝盖连接的固定位置;在C位置产品迭接,要求下主体(3)端部部分超出在上主体(2)帽缘端部以上,即下主体(3)口径大于上主体(2)口径,上主体(2)外端部抵触下主体(3)端部的内侧倾角部分,使元宝及卷曲的主体各有一可彼此互相连接的必要的纵断面及卷曲尺寸,在下主体(3)与上主体(2)结合时,使用模具导柱(1)固定上封模(9)定位上主体(2)与下主体(3)之间的配合间隙与公差,上主体(2)边缘到贴住下主体(3)内边缘;?⑥、半成品顶部和底部固定或封接组装:此时通过内置的模具库的不同设计压子装置,以横向滑动或旋转更换不同整型下压封模的下凹模(4)压子的孔径小于下主体(3)外径,下凹模(4)孔深度大于下主体(3)高度,下凹模(4)的模孔抵触下主体(3)与上主体(2)触点的下主体(3)外侧,使下主体(3)悬空于下凹模(4)中,在上、下主体叠接D位置,由上封模(9)的纵向压力Pa+下凹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郑海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