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计算机的温度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4816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0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计算机的温度监测电路,包括电池、开关、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第四电位器、第一发光二级管、第二发光二级管、第三发光二级管、第四发光二级管、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热敏电阻器、第二热敏电阻器、电容器、扬声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一探测头和第二探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温度监测电路,能够防止计算机由于发热而烧坏计算机的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安装调试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计算机的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开关、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第四电位器、第一发光二级管、第二发光二级管、第三发光二级管、第四发光二级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热敏电阻器、第二热敏电阻器、电容器、扬声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一探测头和第二探测头,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串联所述开关后分别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扬声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串联所述第五电阻器后与所述第三发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四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四发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发光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位 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探测头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扬声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探测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