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单元和具有其的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415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电动工具可一起使用的集尘单元,所述电动工具具有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末端工具和部分地覆盖所述末端工具并具有残余物排放口的盖。集尘单元可拆卸地与残余物排放口可连通。集尘单元具有主外壳、盖装置和手柄。主外壳被配置用于在其中容纳粉尘和残余物。主外壳具有开口。盖装置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手柄设置靠近主外壳上的盖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单元和具有其的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尘单元和具有所述集尘单元的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一些用于切割例如木块的工件的电动圆锯具有收集和容纳当工件被切割时所产生的碎片(chips)以及残余物(residues)的集尘单元。日本专利出版物2005-022338公开了一种具有集尘单元的电动圆锯,如图1所示。电动圆锯210包括:壳体213、锯片214和基部215。壳体213包含电动机(未示出)。锯片214通过电动机旋转。基部215连接到壳体213并在工件216上滑动,这样锯片214切割工件216。电动圆锯210具有可拆卸连接到其上的集尘单元201。集尘单元201被设置用于收集在锯片214切割工件216时产生的碎片和残余物。收集单元201具有连接部分203、保持部分206和盒部分205。连接部分203具有空心圆柱形形状。盒部分205具有多个通过切割形成的窗口205a。盒部分205包含袋230。袋230由日本纸或者合成纤维的过滤部件制造。袋230具有只允许空气通过其中的网孔(mesh)。当连接部分203插入是一体地形成到所述壳体213中的空心圆柱体的尘出口端口212内时,集尘单元201连接到电动圆锯210。如图1中所示,当锯片214通过电动机驱动时,锯片214切割工件216。在切割过程期间产生的碎片和残余物通过旋转锯片214的惯性和旋转锯片214产生的气流移动到尘出口端口212。碎片和残余物然后与来自连接部分203的空气一起被引导到盒部分205内的袋230中。在碎片和残余物与空气一起被引导到袋230中之后,只有空气通过袋230并通过袋230的窗口205a释放到环境中。碎片聚集在袋230中。当袋230充满碎片时,盒部分205经过操作人员从保持部分206移除。袋230然后从盒部分205取出并被丢弃。因此,碎片和残余物被处理而没有散布在电动-->圆锯210的周围。但是,为了丢弃充满碎片的袋230,操作人员必须首先用一只手保持集尘单元201,另外一只手保持电动圆锯210。然后,操作人员将集尘单元201和电动圆锯210彼此分开,用双手抓住盒部分205,并将盒部分205从保持部分206移除。这对于操作人员来讲是比较繁重的工作。为了用一只手保持住充满碎片的袋230,操作人员需要将连接部分203和保持部分206临时地保持在另外一个地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尘单元,从该集尘单元,被收集的碎片和残余物可以很容易用一只手丢弃。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集尘单元的电动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电动工具可一起使用的集尘单元,所述电动工具具有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末端工具和部分地覆盖所述末端工具并具有残余物排放口的盖。集尘单元可拆卸地与残余物排放口可连通。集尘单元具有主外壳、盖装置(lid means)和手柄。主外壳被配置用于在其中容纳粉尘和残余物。主外壳具有开口。盖装置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手柄设置靠近主外壳上的盖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具有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末端工具和部分地覆盖所述末端工具并具有残余物排放口的盖;集尘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到残余物排放口。集尘单元具有主外壳、盖装置和手柄。主外壳被配置用于在其中容纳粉尘和残余物。主外壳具有开口。盖装置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手柄设置靠近主外壳上的盖装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方面和其他特征在下述说明书中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具有集尘单元的传统的电动圆锯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斜切锯的侧视图;-->图3是集尘单元的侧视图;图4是集尘单元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框架部件和基部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6是显示了盖被打开的集尘单元的透视图;图7显示了一种用于将碎片和残余物丢到垃圾袋中方式的视图;和图8是集尘单元的另外的结构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通过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附图中的重复元件用下标参考数字来标识。参照图2,斜切锯10包括桌15、壳体13和圆锯片14。桌15具有用于支撑壳体13的台16。壳体13围绕设置在台16的上端处的旋转轴17可枢转。壳体13容纳电动机(未示出)从而旋转锯片14。壳体13包括用于覆盖锯片14的上半部的锯盖21。圆锯片14与壳体13一起可枢转地围绕轴17可移动,从而切割例如承载在桌15上的木块的工件W。锯盖21具有朝向锯片14的外边的粉尘喷出口12。集尘单元1可拆卸地连接到粉尘喷出口12以与锯盖21的内部流体连通。参照图3,集尘单元1包括主外壳1A和盖6。主外壳1A具有基部部件2和连接到基部部件2的过滤器部件5。基部部件2具有管形状,所述管形状沿着假想管轴线是圆柱形或者矩形横截面。基部部件2从例如丙烯酸树脂的透明或者半透明合成树脂制造。基部部件2具有两个开口端。如图6中所示,两个开口端之一被形成作为粉尘喷出口20。手柄7设置在基部部件2的外侧表面上。盖6被配置用于打开和关闭粉尘喷出口20。盖6由树脂制造并具有与基部部件2的横截面相同的形状。连接圆柱体3与盖6一体形成。连接圆柱体3具有大于粉尘喷出口12的外径的内径。因此,连接圆柱体3被可移除地配合到粉尘喷出口12,如图2中所示。当粉尘喷出口12与连接圆柱体3连接时,集尘单元1通过连接圆柱体3与锯盖21的内部流体连通。盖6通过铰链8可枢转地连接到主外壳1A的一个开口端20,从而打开和-->关闭主外壳1A的粉尘喷出口20。铰链8设置在与手柄7相对的侧面上。扭转圆簧(未示出)围绕铰链8缠绕,从而推动盖6沿着从粉尘喷出口20离开的方向旋转。过滤器部件5由具有被折叠的开口端的柔性袋形成。过滤器部件5可移除地连接到基部部件2的另外的开口端2A。在该实施例中,另外的开口端2A沿着从假想管轴线倾斜的方向打开。过滤器部件5由日本纸、织物和合成纤维形成,例如任何具有只允许空气通过的网孔的材料。过滤器部件5包含丝框架9,用于以已经形成的形状(developedshape)来保持过滤器部件5。如图3、4中所示,丝框架9具有圆形部分9A和线性部分9B。线性部分9B插入到过滤器部件5的内部,圆形部分9A容纳在过滤器部件5的折叠开口端部中。然后,具有过滤器部件5的丝框架9配合到形成在基部部件2的另外的开口端的外表面附近的槽2A内,这样过滤器部件5通过丝框架9被连接并固定到基部部件2。此时,如图5中所示,圆形部分9A的一个端部9a以L形状弯曲并配合在小槽2a中,所述小槽2a以直角从槽2A延伸通过过滤器部件5。线性部分9B的近端9b相对圆形部分9A大体上以直角弯曲,并配合到槽2b中,所述槽2b从槽2A延伸到基部部件2的另外的开口端。线性部分9B的长度是,其另外一端9c几乎到达过滤器部件5的底部(到达图3中的右方)。另外一端9c被形成圈以避免对过滤器部件5的任何损坏。如图4中所示,在过滤器部件5通过丝框架9连接到基部部件2上之后,手柄7通过螺钉(未示出)连接到基部部件2,从而将端部9a、9b夹持以基部部件2,所述丝框架9已经配合到槽2A和小槽2a、2b中。这样,丝框架9很容易地固定到基部部件2。参照图3,驱动机构4设置靠近基部部件2的外表面上的手柄7。驱动机构4操作盖6,从而打开和关闭粉尘喷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尘单元,与电动工具可一起使用,所述电动工具包括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末端工具和部分地覆盖所述末端工具并具有残余物排放口的盖,集尘单元可拆卸地与残余物排放口可连通,包括:主外壳,所述主外壳被配置用于在其中容纳粉尘和残余物,主外 壳具有开口;盖装置,所述盖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和手柄,所述手柄设置靠近主外壳上的盖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8-12 2005-2345751.一种集尘单元,与电动工具可一起使用,所述电动工具包括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末端工具和部分地覆盖所述末端工具并具有残余物排放口的盖,集尘单元可拆卸地与残余物排放口可连通,包括:主外壳,所述主外壳被配置用于在其中容纳粉尘和残余物,主外壳具有开口;盖装置,所述盖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和手柄,所述手柄设置靠近主外壳上的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主外壳具有至少透明部分和半透明部分其中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盖装置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开口的盖部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相对所述开口操作所述盖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盖部件被铰接到所述开口,集尘单元还包括用于沿着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推动盖部件的第一弹性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能够与盖部件接合;和第二弹性装置,用于推动接合部件来将盖部件与开口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盖装置具有可与残余物排放口连接的连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主外壳包括:基部部件,所述基部部件具有圆柱形形状和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之一是所述开口;和过滤器袋,所述过滤器袋具有开口并可连接到基部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还包括用于以预定的形状保持过滤器袋的框架部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框架部件被固定到基部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单元,其中,所述框架部件由金属丝构造,所述框架部件的一端连接到基部部件的一个开口端,所述手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河智雅松永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