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3460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09 21:01
潜流铸造方法,属于铸造技术领域。首先对铸型型腔的3D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得到每层切片的层厚、上表面截面积、体积,并设定浇注管长度、浇注管口内径、充型开始时浇注管口距型腔底部的高度、充型过程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铸型内液面上升的位移-时间关系;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位移-时间关系,提升浇注管或降低铸型,使得在浇注充型过程中,浇注管口始终潜入在液面下一定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浇注系统结构简单,铸型材料选材广泛,铸件尺寸不受限制,充型过程液面平稳,凝固过程温度场上热下冷有利于补缩,铸件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流铸造方法,其特征步骤如下:步骤1:绘制铸型的三维CAD模型,沿垂直于重力方向对铸型型腔进行分层切片,计算并存储每层切片的层厚、上表面截面积、体积;绘制浇包的三维CAD模型,沿垂直于重力方向对浇包内腔进行分层切片,计算并存储每层切片的层厚、上表面截面积、体积;分层的切片越薄、层数越多,则后续计算精度越高,但分层时间增加;步骤2:设定浇注参数,包括浇包内待浇金属液重量W0及密度ρ、浇注管长度L管、浇注管口内径D管、充型开始时浇注管口距型腔底部的高度H0、充型过程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H潜、监控时间T监、重量误差允许值α;步骤3:根据步骤2设定的浇注参数,对步骤1中铸型的充型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以下结果:从开始充型到液面到达浇注管口的时间TH0;从液面到达浇注管口到液面淹没管口深度为H潜的时间TH潜;为保证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稳定在H潜浇注管或铸型的位移?时间关系;步骤4:根据步骤1中铸型的三维CAD模型制作铸型和步骤2相关参数,设置系统的初始状态;步骤5:将浇包上用于调节流量的塞杆开启,浇注管开始浇注、铸型内液面上升;根据步骤3计算所得结果,调控浇注管或铸型的位移,以使充型过程中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稳定在H潜;步骤6:充型完成后,取出浇注管。待铸件完全凝固冷却后,将铸型打开把铸件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山王廷利沈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