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284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可以靠一只手把持而穿孔操作的穿孔用具中,使使用方便更良好。在具有底座(1),对该底座(1)能够在初始位置(P)与穿孔位置(Q)之间旋转地支持的操作构件(2),以及随着前述操作构件(2)向穿孔位置(P)的旋转操作向在前述底座(1)和操作构件(2)间形成的页片插入空间(5)突出的冲孔轴(3),通过前述冲孔轴(3)的突出能够在从页片插入口(4)插入前述页片插入空间(5)的页片上穿孔者中,在底座(1)和操作构件(2)双方中的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分别设置在穿孔操作时把持用的把持区(S、S′),在这些各把持区(S、S′)上形成凹部(9、9′)。(*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靠人力在页片上形成冲孔的穿孔用具。可是近来开发了能够穿孔张数少的小型式者。这种用具不仅放在桌子上用,往往靠一只手把持底座和操作构件双方以悬浮于空中的状态插入页片,就这样靠一只手来进行穿孔操作。然而,即使是这种用具,基本上也放置地用。也就是说因为以仅操作操作构件侧为目标而作成,故底座侧没有下什么把持用的工夫。进而,在靠一只手把持而进行穿孔操作的场合,与放置地进行操作的场合相比容易打滑等,再加上本来就不稳定这一点,在使用方便上是留有下工夫的余地的。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穿孔用具,是具有底座,能够在初始位置与穿孔位置之间旋转地对该底座支持的操作构件,以及随着前述操作构件向穿孔位置的旋转操作向在前述底座和操作构件间形成的页片插入空间突出的冲孔轴,通过前述冲孔轴的突出能够在从页片插入口插入前述页片插入空间的页片上穿孔者,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和操作构件双方中的相背页片插入口侧分别设置有在穿孔操作时把持用的把持区,在这些把持区上形成凹部。如果是这种结构,则由于在底座和操作构件双方上设有把持区,其上设有能够防止手指或手掌打滑的凹部,所以靠一只手可以牢固地把持底座和操作构件双方,以悬浮于空中的状态稳定地靠一只手来进行穿孔操作。为要从放置状态拿起来原封不动地立即使用,最好是构成为使前述底座和操作构件的某一方的侧面为水平面或大致水平状地落座,能够单独地立起。此外如果是这种结构,则也可以占位置不大地放置在桌子上等。实际把持的部分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为了与此对应,为要从任何方向把持把持区时凹部都能被手指等抓住,容易拿住并容易进行穿孔操作,最好是使前述凹部的外周缘轮廓形状成为向外鼓出的形状,把该外周缘的一部分或全部设定于前述把持区内。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前述凹部的外周缘轮廓形状成为以底座和操作构件的外表面大致中央部为中心的圆弧或部分圆弧状者。为要从任何方向把持都能容易拿住并容易进行穿孔操作这样的前述效果,特别是成为与前述凹部的形状显著相结合者,最好是把前述底座和操作构件的相背页片插入口侧的外周缘轮廓形状取为向外鼓出的形状。在悬浮于空中进行穿孔操作的场合,与放置地进行穿孔操作的场合相比,除了不容易插入页片外,不限于始终使底座在操作构件之下来操作。为要即使在这种使用状态下也容易插入页片,最好是在形成前述页片插入口的底座和操作构件双方的边缘部分别设置倾斜面,把这些倾斜面的离开距离设定成随着向外而加大。作为更不容易打滑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举出使通过双色成形而形成的软质树脂部在前述把持区的一部分或全部上露出者。历来的这种穿孔用具,底座的底面全部敞开,用软质的盖子覆盖之而形成收容冲孔后的屑的屑收容空间。但是如果是也把持底座侧的使用情形,则存在着推压盖子使其凹入,穿孔操作困难,因此把盖子掀开而屑散落的危险。作为有效地避免这种危险的构成,可以举出仅在前述底座中的相背操作构件侧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放出所收容的屑用的屑放出用开口部,用能够开闭的盖体覆盖该屑放出用开口部。图2是附图说明图1中的穿孔用具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案中的穿孔用具的把持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案中的穿孔用具的把持状态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底座2…操作构件3…冲孔轴4…页片插入口5…页片插入空间7…软质树脂部9、9′…凹部91、91′…凹部的外周缘10…盖体P…初始位置Q…穿孔位置S、S′…把持区1d…底座的相背页片插入口侧的外周缘2d…操作构件的相背页片插入口侧的外周缘1t、2t…倾斜面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穿孔用具,如图1~4中所示,具有底座1,靠该底座1能够在初始位置P与穿孔位置Q之间旋转地支持一端部的操作构件2,以及随着前述操作构件2向穿孔位置Q的旋转操作向在前述底座1和操作构件2间形成的页片插入空间5突出的冲孔轴3。而且,通过前述冲孔轴3的突出能够在从在一端侧形成的页片插入口4插入前述页片插入空间5的页片(未画出)上穿孔。底座1具有金属制的大致成板状的底座主体11,使基端部固定于前述底座主体11中的朝向操作构件2的顶面并使另一端部向页片插入口4侧伸出而成的金属制的轴承构件12,以及大致覆盖前述底座主体11的底面和外周面的硬质树脂制的底座罩13,俯视时,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1a和两侧缘1b、1c的轮廓成直线状,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1d的轮廓成向外鼓出的部分圆弧状的大致成D字形。而且前述底座主体11与底座罩13之间形成收容穿孔后的屑的收容空间(未画出)。操作构件2是在前述穿孔位置Q上,俯视时轮廓与底座1的侧缘1b、1c和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1d大致一致,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2a的一部分靠设在中央的贯通孔6成缺口的形状,作为总体俯视时大致成C字形。它主要由硬质树脂材料来形成,使其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2a能够旋转地绕着设在前述轴承构件12的前端部的支轴J支持。而且,借助于未画出的弹簧等加载机构始终向初始位置P侧加载。于是设定成在初始位置P上侧视时成为与底座1具有规定角度的姿势,在穿孔位置Q上使另一端部接近于底座1而成为与底座1大致平行的姿势。冲孔轴3是呈圆柱状的,左右离开成对,靠前述轴承构件12对于底座主体11的顶面,其轴向成竖直地支持着。而且,构成为随着操作构件2的操作沿其轴向移动,向前述页片插入空间5突出没入。再者图中标号A是通过向规定方向滑动操作而把操作构件2锁定于前述穿孔位置Q的锁定操作部。此外标号B是通过从底座1向侧方拉出规定距离可以确定与页片尺寸相对应的中心的能够出没的定位规。于是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底座1和操作构件2双方上分别设置穿孔操作时把持用的把持区S、S′,在这些各把持区S、S′上形成凹部9、9′。把持区S、S′是图1、图2中所示的带斜线的区域,分别设在操作构件2和底座1的相互背向的外表面上的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进而设在该操作构件2上的前述把持区S、S′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在操作构件2中的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2d上,使通过双色成形来形成的软质树脂部7露出,在该软质树脂部7上设置多个细凹陷部(未画出)以便提高防滑的效果。凹部9、9′是外周缘91、91′的轮廓形状,成为以底座1和操作构件2的前述外表面中的大致中央部稍微靠近页片插入口4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其中心部分最深而随着向外周缘进展逐渐变浅地构成。而且设定成其外周缘91、91′中的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的大致半部位于前述把持区S、S′内。再者该凹部9、9′的曲率半径设定成小于前述底座1和操作构件2中的相背页片插入口4侧的外周缘1d、2d的曲率半径,凹部9、9′的外周缘91、91′,前述底座1和操作构件2的外周缘1d、2d大致保持平行,正确地在中央附近最接近,随着向各侧方逐渐离开。此外,在形成前述页片插入口4的底座1和操作构件2双方的外周缘部上在前述初始位置P上分别形成倾斜面1t、2t,把这些倾斜面1t、2t的离开距离设定成随着向外而加大。进而在本实施方案中,使放出所收容的屑用的屑放出用开口部(未画出)开口在前述底座1中的相背操作构件2侧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具体地说在把持区S′的一部分上,用与前述外表面成一个面的能够开闭的硬质树脂制盖体10来覆盖该屑放出用开口部。如果是这种结构,则如图3、图4中所示,由于在底座1和操作构件2双方上设置把持区S、S′,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孔用具,具有底座,能够在初始位置与穿孔位置之间旋转地对该底座支持的操作构件,以及随着前述操作构件向穿孔位置的旋转操作向在前述底座和操作构件间形成的页片插入空间突出的冲孔轴,通过前述冲孔轴的突出能够在从页片插入口插入前述页片插入空间的页片上穿孔,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和操作构件双方中的相背页片插入口侧分别设有在穿孔操作时把持用的把持区,在这些把持区上形成有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和夫石崎祐辅松崎伸树香山恒斋藤未生子笹原康司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