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283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构成有效地减轻开孔所需要的操作力的打孔器。在包含2根中空式的打孔轴3R、3L的打孔器中,其构成是使这些打孔轴3R、3L的开孔时刻相互不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多张纸上打孔的打孔器,特别涉及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减轻打孔操作力的打孔器。其中,被称为所谓强力打孔器者,是可以在100张以上的纸上打孔的打孔器,打孔轴是中空的,切取的屑依次取入中空部分内,其结果,不论张数是多少,都可以以大致一定的操作力进行打孔操作。但是,一般在2孔型的打孔器时,其结构是打孔轴的前端的刀尖位于同一高度,始终同步地动作,在多张纸上开孔时,在各打孔轴上操作力均等分散。因此,尤其在操作手柄立起,相对按下方向的转矩臂(即手柄的水平方向距离)短的状态时,一下子需要相当的操作力,有操作负担重的问题。对此,要想减轻操作力,还可以考虑设置长的操作杆,设定从转动中心到付与操作力的作用点之间长的长度,或者加重操作手柄等,但如果是这样的结构,会引起打孔器整体大型化重量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的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打孔器,在具备多个中空状的打孔轴的打孔器中,其特征在于使采用这些打孔轴打孔的时刻相互不同。这种中空式的打孔齿,和实心的打孔齿不同,一旦刀尖切入纸叠以后,打孔负荷大致为一定。这是因为,由于不是如实心打孔齿那样压出纸屑,而是把纸屑吞入中空部分内,因而不论多少张纸打孔条件在任何深度都大致一定。因而,在两打孔轴一同切入纸叠以后,打孔负荷与各个打孔轴的打孔负荷的总和大致相等,乍一看就想到缺乏使打孔时刻相互不同的意图。然而,打孔张数越多,打孔轴的刀尖最初切入纸张时的操作手柄的位置越接近直立,处于难以施加操作力的状态。因而,在相对这样的压下方向转矩臂短的状态时,如果使打孔时刻不同,则操作开始之初,因为可以处于只施加与一方的打孔轴的打孔负荷对应的操作力即可的状态,所以可以有效地提高初始操作性。而后,如果在操作手柄转动一定程度,转矩臂某种程度增加时,施加与打孔轴的打孔负荷的总和对应的操作力更为适宜。这种打孔器,通常是在打孔轴的轨道上在基台一侧配置树脂等的垫块,为了打孔轴可以打穿最后1张纸而使刀尖的一部分切入该垫块,但为了防止由于使打孔时刻不同,垫块被先行的打孔齿深深切入,希望设定成打孔轴在上升位置上各刀尖位置不同,在下降位置上各刀尖位置几乎一致。因此,最好设定为先行下降的打孔轴,在从下降端稍微上升处与后下降的打孔轴的刀尖位置大致一致。作为用于付与这样动作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举出经由连杆把打孔轴安装在从基端被可以转动地安装着的操作手柄的转动轴中心偏离的安装位置上,使每个打孔轴的安装位置不同。更具体地说,就是联结操作手柄的转动中心和凭借连杆的打孔轴的安装位置的安装方向线在和连杆的轴线成为一直线时,使打孔轴移动到最下落位置,在操作手柄的规定转动区域内,可设定为,相对于先行降下的打孔轴的安装位置移动到使上述安装方向线和轴线为一直线的以上,而滞后下降的打孔轴的安装位置,移动到使它们成为一直线的跟前为止。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开孔时刻的不同,在操作手柄的转动初始阶段,只要把先行降下的打孔轴和连杆的联结位置,设定在滞后降下的打孔轴和连杆的联结位置之下即可。图2是同一实施方案的侧剖面图。图3是操作手柄在转动开始端位置时的右侧的打孔轴和连杆的关系的局部放大侧剖面图。图4是操作手柄在转动开始端位置时的左侧的打孔轴和连杆的关系的局部放大侧剖面图。图5是操作手柄在转动终端位置时的右侧的打孔轴和连杆的关系的局部放大侧剖面图。图6是操作手柄在转动终端位置时的左侧的打孔轴和连杆的关系的局部放大侧剖面图。图7是并列展示随着操作手柄转动的左右打孔轴的刀尖位置变化的状态的图。图8是重叠展示随着操作手柄转动的左右打孔轴的刀尖位置变化的状态的图。图9是与同一实施方案的打孔负荷有关的作用说明图。符号说明3a刀尖,3R右侧打孔轴,3L左侧打孔轴,5操作手柄,61连杆,L1连杆,L2轴线。本实施方案的打孔器,如附图说明图1以及图2所示,包含基台1;从该基台1的上端(插入纸的方向)一侧一体地立起的保持构件2;被可升降地收纳在该保持构件2内保持打孔轴3的轴架4;基端侧可转动地被支撑在上述保持构件2的上端侧的操作手柄5;在保持构件2内使轴架4的升降动作与操作手柄5的转动动作连动的连动机构6。基台1,是具有足够支撑作为保持构件2及其附属物的操作手柄5等的刚性的板状基台,在把上表面作为纸张的放置面1a的同时,在其上端附近的打孔轴3的对应的2个位置上,以其上表面和载物面1a大致为同一面的状态埋入设置承受同一打孔轴3的刀尖3a的树脂制的圆形垫块11。保持构件2,相对于接触基台1的部分向前方伸出(即,放置面1a一侧)地支撑着轴架4的收纳部、操作手柄5的安装部、连动机构6的收纳部,在其悬伸的部分的下表面2a和基台1的上表面1a之间,插入纸叠的上端侧。轴架4以及连动机构6的收纳部,都被设置在左右成对的锁体状构架部21中向着前方开孔的上下方向的槽22内,该槽22在构架21的上述的悬伸部分的下表面2a以及上表面2b上开口,具备引导轴架4的升降动作的导向功能。在图中用于安装各要素零件所需要的螺钉等省略。轴架4,是具有与上述槽22的宽度尺寸以及进深尺寸大致对应的外形尺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被收纳在槽22内可以上下滑动。被安装在该轴架4上的打孔轴3,是中空型的,通过下端侧的刀尖3a切入纸叠,把被切出的屑取入其中空部分,把顺序压上的屑从上方适宜部位排出。轴架4为此至少在轴心位置上具有纵孔4a,该纵向孔4a与向前面开口的排出口4b连通。操作手柄5,把具有刚性的手柄杆51折弯成如操作端一侧打开那样的コ字型,在其操作端一侧上安装树脂制手柄操作部分52,把手柄操作杆51的基端一侧插入与各自对应的上述槽22的上端附近部分中,把该部位经由水平轴53安装在构架21上可以转动。本实施方案的操作手柄,把从由直立位置后倾大致20°的图3、图4的转动开始端位置转动大致110°到向前方横卧为大致水平的图5、图6的转动终端位置为止的区域作为转动区域,在转动开始端位置上,手柄杆51的后边缘顶在支撑构架2的槽22的槽底上并被保持在该位置上,在转动终端位置上,手柄杆51的基端边缘顶在支撑构架2的槽22的槽底并被保持在该位置上。进而,“操作手柄”这一用语,并没有限定其形状和功能的意思,所谓的操作杆也被包含在该操作手柄的概念中。连动机构6,是把联结从上述手柄连杆51的转动中心m偏离的部位和轴架4的上端部的连杆61以及一对水平方向的连杆销62、63作为主体构成的机构,相对于下侧的连杆销63始终在轴架4的轴心位置中升降,上侧的连杆销62随着操作手柄5从直立位置附近压下,在旋转中心m的一定半径上划圆弧下降。在这种构成中,本实施方案,使左右的打孔轴3(以下,根据需要,把从操作手柄5一侧看时的左侧的打孔轴表示为3L,把右侧的打孔轴表示为3R)的开孔时刻相互不同。具体地说,打孔轴3L、3R,在上升位置上各个刀尖3a的刀尖位置如图3、图4所示不同,在下降位置上各个刀尖位置如图5、图6所示被设置成大致一致。因此,在各打孔轴3L、3R各自上使连杆61的上侧的连杆销62的安装位置不同。即,本实施方案,在操作手柄5的转动开始端位置上,先下降的右侧的打孔轴3R和连杆6的联结位置(参照图3),设定在后下降的左侧的打孔轴3L和连杆6的联结位置(参照图4)的下方,使打孔轴3R的刀尖位置位于比打孔轴3L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在具备多根中空体状的打孔轴的打孔器中,使这些打孔轴的打孔时刻相互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胜章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