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穿孔装置及纸张穿孔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260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纸张穿孔装置及纸张穿孔方法,是在驱动马达和穿孔部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传动至穿孔部件,向穿孔部件提供穿孔方向的直线推力或放射方向的旋转力,在支持穿孔部件的基架和穿孔部件上设有凸轮机构,将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力变换,使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并同时作旋转运动,驱动马达正向或反向运转,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的上顶点和下顶点之间上下来回运动且同时作旋转运动,从上顶点往下顶点移动时,一边旋转一边穿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明显减小穿孔必需的剪断力,实现驱动马达的小容量化、小型轻量化,能快速穿孔,而且在冲孔部件下方无碎屑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经复印机、印刷机、打印机等成像装置印出的 纸张上穿孔的穿孔方法以及穿孔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需要装订的纸张上打孔有两种方法用办公打孔机的冲 孔部在数枚纸张上押下穿孔的手动方法;印刷机、复印机等机器印出来后自动穿孔的方法。前者是将纸张夹住,在框部内将圆柱形的冲孔 部件设置为上下运动,押下操作杆,穿通纸张的装置。反之,后者是 将印出的纸张按顺序固定在所定的处理位置,押下驱动冲孔部件的马 达进行冲孔的装置,并与其他装置组装在一起使用。这些装置按所定间隔在纸张的2处、3处或4处同时穿孔,这些孔数及间隔按统一的 规格设定。在此之前,后种方法被公布于日本专利特幵2001-9791号、特开 2001-26370号、特开2000-301492号、特开2002-36196号等。在这些专利公报上公布如下夹住纸张,上基台与下基台形成一定间隔, 上基台支撑有很多上下运动的冲孔部件,下基台有与冲孔部件相适的 穿孔台,利用驱动马达使冲孔部件向冲孔方向运动,将纸张的所定位 置冲孔的装置。可根据规格选择冲孔部件的动作,如冲2孔、3孔、 4孔等。通过延迟被选择冲孔部件的时间,动作时减少驱动马达的负 荷扭矩。上述冲孔部件通过凸轮与驱动马达连接。上记专利文献1中各冲孔部件针与有倒v字状凸槽的滑动凸轮配合,滑动凸轮能沿上基台自由移动,作为滑动凸轮的一部份的滑动齿条上连接了驱动马达的小齿轮。另,专利文献2中偏心凸轮与上述同样构造的各冲孔部件连 接,此偏心凸轮装在与上基台平行配置的驱动轴上,此驱动轴与驱动 马达连接。各冲孔部件的偏心凸轮随驱动轴的旋转角度选择性地在纸 张上穿孔,延迟一部份冲孔部件的动作时间,使穿孔时间不同。如上述各专利文献里所述,冲孔部件不是受V字状凸轮或偏心凸 轮的推力呈放射状运动,而是在推力方向的上顶点移动至下顶点的过 程中在纸张上穿孔的构造。如上所述,各冲孔部件根据选择的凸轮机构往穿孔方向运动时, 如上专利文献1所述冲孔部件针与滑动凸轮配合沿轴方向上下移动, 或如上专利文献2所述偏心凸轮连接冲孔部件使其上下运动。像这种 老式冲孔构造使用普通纺锤形状的冲孔部件单纯的上下运动,在纸张 上穿孔,有如下问题第一,上下运动的穿孔部件里有夹住纸张进行穿孔的穿孔台,此 穿孔台下面有收纳碎屑的碎屑盒。老式的冲孔部件只沿推力方向上下 运动的构造,穿孔处下面会堆积很多碎屑,堆积过多时会从穿孔处溢 出,碎屑堆积过多,在冲孔部件运动时会增加驱动马达的负荷,引起 故障。而且,碎屑溢到穿孔台散入到纸张或装置内,会引发机器动作 错误等问题。第二,如上所述,利用上下方向的推力运动的穿孔构造,在穿孔 时巨大的剪断力会增加驱动马达的负荷。在塑胶文件夹或厚纸板上穿 孔时驱动马达的负荷会增大,需使用大容量的马达或减慢穿孔速度等,引发需加大驱动部装置,且增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穿孔方法存在的上述问 题,提供一种使穿孔时碎屑不会散入装置内,且穿孔时剪断负荷小 的纸张穿孔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穿孔装置存在的上述问 题,提供一种穿孔时碎屑不会散入装置内,且穿孔时剪断负荷小能 收纳大量碎屑纸的纸张穿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纸张穿孔方法,是 在驱动马达和穿孔部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它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传 动至穿孔部件,向穿孔部件提供穿孔方向的直线推力或放射方向的旋 转力,在支持穿孔部件的基架和穿孔部件上设有凸轮机构,它将所述 传动机构的传动力变换使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并同时作旋 转运动,驱动马达在所定旋转量内正向或反向运转,穿孔部件在穿孔 方向的上顶点和下顶点之间上下来回运动且同时作旋转运动,从上顶 点往下顶点移动时, 一边旋转一边穿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前端设穿孔刀的 穿孔部件、支持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自由移动的基架和驱动穿孔部件 的驱动马达,在所述驱动马达和穿孔部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它将驱 动马达的旋转力传动至穿孔部件,向穿孔部件提供穿孔方向的直线推 力或放射方向的旋转力;在所述基架和穿孔部件上设有将所述传动机 构的传动力变换使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并同时作旋转运动 的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可采用由圆筒形或半圆筒形凸轮和凸轮部件构成的凸轮机构,它们分别设在基架和穿孔部件的任何一方上,在圆筒形 凸轮的外周部设有带倾斜沟的凸轮沟,凸轮部件与凸轮沟相配合。所述传动机构可采用由驱动马达驱动在所定行程之间来回运动 的齿条和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圆筒形或半圆筒形凸 轮与及穿孔部件设计成一体,与凸轮沟相配合的凸轮部件固定在基架 上。穿孔部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来回旋转,并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 同时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可采用与驱动马达连接的驱动轴和安装在驱动轴 上的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与穿孔部件的顶部配合推动穿孔部件在 穿孔方向上下来回运动,所述凸轮机构由分别设在基架和穿孔部件的 任何一方上的凸轮和凸轮部件构成,在所述凸轮的外周部设有带倾斜 沟的凸轮沟,凸轮沟与凸轮部件相配合,所述穿孔部件在所述偏心凸 轮的推动下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同时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来回旋 转。所述传动机构可采用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在所定行程之间来回运动的滑动凸轮,在所述滑动凸轮上设有带v字状沟的凸轮沟,它与设在所述穿孔部件顶部的针相配合,所述凸轮机构由分别设在基架和 穿孔部件的任何一方上的凸轮和凸轮部件构成,在所述凸轮的外周部 设有带倾斜沟的凸轮沟,凸轮沟与凸轮部件相配合,所述穿孔部件在 所述滑动凸轮的推动下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同时在凸轮机构的作用 下来回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冲孔部件在受推力移动时沿放射方向旋转同时从上顶 点运动至下顶点在纸张上穿孔,再由下顶点回至上顶时可改变旋转方 向,或者连续穿孔时,前一纸张与下一纸张的穿孔动作的旋转方向不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冲孔部件由上顶点移至下顶点进行穿孔 动作时, 一边沿放射方向旋转一边穿孔,可以明显减小穿孔必需的剪 断力,此剪断力的减小能实现驱动马达的小容量化、小型轻量化,能 快速穿孔,而且在穿孔时冲孔部件沿放射方向正旋转、复位或穿下一 纸张时沿放射方向反旋转,因此附着在刀尖的碎屑在穿孔部件旋转 时,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完全从刀尖脱离,碎屑向四周散开,均匀地分 散在冲孔部件下方的碎屑盒内,在冲孔部件下方无碎屑堆积。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穿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要部断面图。图3是图1的装置中凸轮机构变形例的断面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穿孔部件的立体图。图5、图6是实施例一中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凸轮沟的形状说明图, 其中图5是第二、第三穿孔部件上的凸轮的凸轮沟形状,图6是第一、第四穿孔部件上的凸轮的凸轮沟形状。图7、图8是图l所示装置穿孔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9、图10分别是图1所示装置中驱动机构的位置感应构成的平面图和断面图。图11至图15是图1所示装置的位置感应关系的说明图。图16、图17是穿孔刀的两种形状的示意图,其中图16表示斜裁形状,图17表示V字形状。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二的的穿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二中要部的结构图。图21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张穿孔装置,包括前端设有穿孔刀的穿孔部件、支持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自由移动的基架和驱动穿孔部件的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马达和穿孔部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它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传动至穿孔部件,向穿孔部件提供穿孔方向的直线推力或放射方向的旋转力;在所述基架和穿孔部件上设有将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力变换使穿孔部件在穿孔方向上下运动并同时作旋转运动的凸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场健次
申请(专利权)人:成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