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添成专利>正文

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2030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主要是将压痕模由一薄铁板构成,而将该压痕模组装于主滚轮上,另将切断模固定设置于底板上,同时配合一辅助滚轮,而可送纸机将纸板经输送带送至主滚轮侧,由主滚轮上的纸板夹咬住并随着主滚轮转动,而可由底板上的切断模在纸板上进行切线,同时在与辅助滚轮相贴合滚动时完成压痕,且由辅助滚轮上的纸板夹将切线、压痕完成的纸板送至收纸机中,其可达体积小、成本低、噪音小及安全性高、速度快等多重实用性功效。(*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特色在于将压痕模以薄铁板构成,因而可将该薄铁板构成的压痕模方便的组装于主滚轮上,其可配合设置于底板上的切断模来对纸板进行切线及压痕的自动化加工。以现有的切线压痕机观之,其主要的用途是针对瓦楞纸或卡纸来进行切线及压痕的加工,从而制成可褶合成纸箱或纸盒的纸板;依其功效性的需昧,均是将切线用的切断模与压痕用的压痕模分别设置,以便对纸板进行切线及压痕的加工。在一般较常见的此类机具即是手工式的平轧机,其是将压痕模与切断模分别设置于两相对轧板的内侧,其一侧轧板为固定箱结构,而另一侧轧板则由飞轮带动,由操作人员将纸板置入两轧板间的定位,再启动开关使高速旋转的飞轮带动一侧轧板移动,而使两轧板相掸撞压,使压痕模与切断模同时对夹设其间的纸板进行压痕及切线,在两辄板夹合后再次分开时,再由操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纸板由两轧板间取出,此种加工方式在操作时具有相当多的缺点1.危险性高,只要操作人员稍为失神即易夹到手,而造成职业上的伤害;2.以人工操作所需的人工成本相当的高;3.加工速度(生产率)受到相当的限制(该类手工式的平轧机在正常操作状况下,其一分钟的产量不会超过三十张);4.操作时发出的噪音非常大,其每分钟接近三十次的撞压所产生的振动噪音绝非一般人所能忍受;5.其压痕模在改变加工规格时即需由轧板上刮除,又新的加工规格必须重新制作压痕模,造成工时及成本上的浪费。为因应大量生产的需求,亦有较大的厂商设计出自动化的切线压痕机,其即如连续式的冲床般,将纸板以输送带送入设置有压痕模及切断模的轧板之间经过撞压,在切线及压痕完成后再由另侧将纸板送出,以此种自动化的切线压痕机进行加工,虽然能够将其生产率提高到较高的程度,且可避免操作人员安全性的顾虑,但因为此类自动化切线压痕机是沿用现有的手工式平轧机的设计理念而来,并仅在前后侧以输送带相配合并加上自动控制的装置而成,其在使用时又会产生以下的缺点1.噪音大(因为其仍是以两侧的轧板相撞压合来进行加工,因此其速度愈高则产生的噪音频率愈高);2.设备成本高(目前市价约二十多万美元)。3.所占面积过大,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厂房才能容纳。4.虽然其压痕模是设置于一铁板上,而可在改变加工规格时可将压痕模取下保存,以备日后需要时可重新组装运用,但其压痕模及切断模均是以一框架组装在轧板上,因而使其在固定组装时因结构复杂造成其压痕模及切断模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不易;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是由组装的压痕模的主滚轮与设置有切断模的底板与一侧辅助滚轮相搭配,再配合前侧的送纸机、输送带及后侧的收纸机,而可构成一自动化的机具,其可达到提高加工速度(每分钟六十张以上)、操作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将压痕模以薄铁板构成,而可方便的组装于主滚轮上,藉由主滚轮上的压痕模与底板上的切断模相配合,以滚动的方式对纸板进行切线及压痕,因而可使加工的噪音降至最低。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压痕模以两组装杆固定组装于主滚轮上,因而可以方便的调整该压痕模与切断模间的相对位置,达到更佳的实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在机台的一侧设有送纸机,而可配合输送带将纸板送至机台中,同时在机台一侧设有一收纸机,而可将加工完成的纸板加以收集,在该机体中主要是由压痕模与切断模相配合,而对纸板进行压痕及压痕作业,其改进之处在于机台上设有一主滚轮,在主滚轮上设有两缺口,而于缺门内侧设有组装杆,该组装杆上设有夹缝,用以夹持固定具有压痕模的薄铁板的两端,同时在一缺口侧设有纸板夹,在主滚轮下方设有一底板,同时在主滚轮侧设有一相贴合的辅助滚轮,在该辅助滚轮上亦设有一纸板夹,压痕模由一薄铁板构成,而将该压痕模组装于主滚轮上,切断模固定设置于底板上;藉此,可由送纸机将纸板经输送至主滚轮侧,由主滚轮上纸板夹咬住并随着主滚轮转动,而可由底板上的切断模在纸板上进行切线,同时在与辅助滚轮相贴合滚动时完成压痕,且由辅助滚轮上的纸板夹将切线、压痕完成的纸板送至收纸机中。根据本技术的的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底板是由下方的摆杆来带动移动,又该摆杆是由一曲柄来进行驱动,该曲柄与主滚轮及辅助滚轮是由同一动力来源加以驱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结构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滚轮部分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图3-图5为本技术的主滚轮、辅助滚轮、底板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主滚轮及辅助滚轮上的纸板夹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主滚轮转动时,由机台侧的固定柱拨转拨杆,藉以带动纸板夹张开及闭合的侧视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加工的纸板由主滚轮传递至辅助滚轮上时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辅助滚轮侧输送带及翻转片部分的结构配置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翻转片将纸板翻转至收纸板机中的侧视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本技术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结构配置示意图,于此图中可以见到在机台10的上方一侧设有与送纸机(其为现有结构,故于图中未示)相衔接的输送带11,其可将纸板50送至主滚轮20侧,在主滚轮20上设有压痕模26,而在下方设有一底板30,该底板30上设有切断模31,另在主滚轮20一侧设有一辅助滚轮40,该辅助滚轮40侧另设有输送带13与收纸机12相衔接,而可将切线、压痕完成的纸板50加以收集。本技术的特色在于压痕模26的设计,该压痕模26以薄铁板25构成,配合图2的本技术主滚轮20部分结构配置侧视示意图观之,可以见到其将该薄铁板25构成的压痕模26两端穿入主滚轮20的缺口21中,并以设置于主滚轮20中的两组装杆23上的夹缝24加以夹持固定,因而可方便的将压痕模26组装于主滚轮20上,同时在该主滚轮20上设有纸板夹22,该纸板夹22可将由输送带11上送来的纸板50咬住并随着主滚轮20转动而带动。再由图3-图5中所示的本技术主滚轮20、辅助滚轮40、底板30的动作示意图观之,当主滚轮20带动纸板50转动时,设置有切断模31的底板30亦会与主滚轮20作同步的移动,该底板30是由下方的摆杆32来带动移动,又该摆杆32是由一曲柄33来进行驱动,该曲柄33与主滚轮20及辅助滚轮40为同一的动力来源,因而在运作相当精确,在图3中所示为本技术主滚轮20的纸板夹22位于输送带11侧时的位置示意图,于此时纸板夹22会夹住由输送带11上送来的纸板50边缘,并带动纸板50随着滚轮20转动。在主滚轮20的纸板夹22转至越过正下方位置时,底板30亦恰好移至图4中所示的位置,此时主滚轮20与底板30上的切断模31即可相配合滚动,而使随着主滚轮20转动的纸板50被切断模31进行切线,又在主滚轮20与一侧辅助滚轮40相配合滚动时,可由主滚轮20上的压痕模26在纸板50上进行压痕,从而完成切线及压痕的加工程序。另在辅助滚轮40上亦设置有纸板夹41,当纸板50通过主滚轮20与辅助滚轮40的贴合点时,其主滚轮20上的纸板夹22释放,而辅助滚轮40上的纸板夹41夹合,如此即可将原本随着主滚轮20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轮式自动切线压痕机,其在机台的一侧设有送纸机,而可配合输送带将纸板送至机台中,同时在机台一侧设有一收纸机,而可将加工完成的纸板以收集,在该机体中主要是由压痕模与切断模相配合,而对纸板进行切线及压痕作业,其特征在于:机台上设有一主滚轮,在主滚轮上设有两缺口,而于缺口内侧设有组装杆,该组装杆上设有夹缝,用以夹持固定具有压痕模的薄铁板的两端,同时在一缺口侧设有纸板夹,在主滚轮下方设有一底板,同时在主滚轮侧设有一相贴合的辅助滚轮,在该辅助滚轮上亦设有一纸板夹,压痕模由一薄铁板构成,而将该压痕模组装于主滚轮上,切断模固定设置于底板上;藉此,可由送纸机将纸板经输送带送至主滚轮侧,由主滚轮上的纸板夹咬住并随着主滚轮转动,而可由底板上的切断模在纸板上进行切线,同时在与辅助滚轮相贴合滚动时完成压痕,且由辅助滚轮上的纸板夹将切线、压痕完成的纸板送至收纸机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添成
申请(专利权)人:罗添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