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散热型自由流电泳分离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1778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04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的自由流电泳分离室装置,包括有机玻璃平板、陶瓷平板、离子膜、电泳室、电极室、紧固密封结构、自动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离子膜处于上有机玻璃平板和下陶瓷平板之间,同时离子膜中间和两侧挖空,与上有机玻璃平板和下陶瓷平板构成电泳室和电极室;上有机玻璃平板的一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进液孔,在其另一端均匀设有两倍数量的出液孔,形成泳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分离腔易漏水问题,能有效的将分离腔内的焦耳热消除,提高分离腔内流体流形的稳定性,并且比较容易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广泛用于小分子物质/蛋白质/细胞器/病毒等多类样品的常规自由流电泳分离,同时可应用于样品的纯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散热型自由流电泳分离室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6)、风冷式散热器(27)、导热硅胶(28)、温度控制器(29)、直流电源(30)和温度传感器(31),半导体制冷片(26)、风冷式散热器(27)、导热硅胶(28)、温度控制器(29)、直流电源(30)和温度传感器(31)构成的自动散热系统,在半导体制冷片(26)与风冷式散热器(27)顶部铜片之间均匀涂有导热硅胶(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结构上部分(1)、有机玻璃板(10)、离子膜(11)、陶瓷板(12)、橡胶垫(3)和紧固结构下部分(4),紧固结构上部分(1)、有机玻璃板(10)、离子膜(11)、陶瓷板(12)、橡胶垫(3)、紧固结构下部分(4)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紧固结构上部分(1)的边缘上有多个紧固结构上部分螺纹孔(2);有机玻璃板(10)的两端分别有进液口(5)和出液口(9),有机玻璃板(10)的两侧分别有一个电极槽(19),在电极槽(19)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孔(6),电极孔(6)内均装有铜柱,铜柱与铂丝相连接形成电极,在电极槽(19)的两端还分别有电极液入口(7)和电极液出口(8),有机玻璃板(10)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第一离子膜固定盲孔(20);离子膜(11)的中间挖有分离腔矩形孔(15),离子膜(11)的两侧各挖有电极腔矩形孔(14),离子膜(11)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离子膜固定小孔(16);陶瓷板(12)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第二离子膜固定盲孔(25);橡胶垫(3)上开有两个矩形孔;紧固结构下部分(4)的边缘有多个紧固结构下部分螺纹孔(22),在紧固结构下部分(4)的中间开有两个紧固结构下部分矩形大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成喜颜健刘小平孔凡志杨成章李国庆李军樊柳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