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装咖啡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77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含有高浓度的绿原酸类,风味良好,且抑制了长期保存时的沉淀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以及(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饮料,实施了加热杀菌处理,(a)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容器装饮料的0.14~4质量%,(b)水为80质量%以上,(c)镁/钠质量比率为0.04~1,(d)是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的容器装饮料,(e)褐色色素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24~0.0122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含有高浓度的在溶解状态下的在生理效果上有用的绿原酸类,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其风味好,且抑制了长期保存时的沉淀。
技术介绍
咖啡饮料嗜好性高,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人都爱喝将焙煎豆磨碎而得到的咖啡,以及将咖啡提取液干燥、造粒加工而成的所谓速溶咖啡。另一方面,作为日本特有的文化,工业上制造的容器装咖啡饮料特别从重视风味的观点出发被制成容易饮用而被销售,其作为日常的饮料为人们所喜爱。如上所述咖啡饮料饮食经历丰富,且对于咖啡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也做了很多有关咖啡因和绿原酸类等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绿原酸类,已报道有例如,改善由于抗高血压作用或自律神经失调而引起的全身倦怠疲劳感、易疲劳等的非特征性自诉症候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等(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3)。现在,观察作为市售饮料而销售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可以看到从美国类型的咖啡到致力于咖啡特有的浓郁味道的咖啡,有黑咖啡、含砂糖、牛奶的配合品等很多品种。但是,在其中包含的绿原酸类的配合量比较低。容器装咖啡饮料中的具体的含量只有0.05~0.1质量%。此外,在最近的日本市场上的市售容器装咖啡饮料中成为中心的容器容量以190~300g为主流,特别是190g容量品的需要逐渐城增长的状况。因此,为了在有限的容器容量中含有可以显著地表现生理效果的足够量的绿原酸类,需要高浓度的饮料。提高容器装咖啡饮料的保存稳定性的方法至今已经有很多提议。例如,作为咖啡提取物的制造方法有,使其与中碱性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以吸附除去甲酸、乙酸、丙酸等的低分子量物质的方法,-->或者使其与硅胶接触以除去微粒状混浊物质的方法等,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两者都需要制造上的附带设备,同时在高温下的长期保存后,所需要的香味水平明显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另一方面,有配合纤维素类粘质的方法、利用甘露多糖分解酶进行的处理、以及添加酸以除去沉淀成分的方法等,但是已知在酶处理和酸处理的情况下存在酸味强烈等的明显失去自然风味的问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34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4576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144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3614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360647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6-205641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7-184546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愿平10-488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以及(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饮料,实施了加热杀菌处理,(a)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容器装的饮料0.14~4质量%,(b)水为80质量%以上,(c)镁/钠质量比率为0.04~1,(d)是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的容器装饮料,(e)褐色色素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24~0.0122质量%。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容器装咖啡饮料的沉淀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饮料中的溶解状态的(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和(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合计含量为饮料的0.14~4质量%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使其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且使褐色色素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24~0.0122质量%。附图说明图1表示绿原酸类的HPLC分析的流程图。图2表示褐色色素的HPLC分析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为了在有限的容器容量中含有可以显著地表现生理效果的足够量的绿原酸类,有必要提高饮料中的绿原酸类量。但是,在此次的研究中明确了,在此单单使用浓咖啡提取液、以比通常更高的浓度配合生理效果上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类时,会有显著加速长期保存时的沉淀生成速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咖啡饮料的稳定化手段中,存在会破坏咖啡的风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含有高浓度的绿原酸类,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风味好,且抑制了长期保存时的沉淀的发生。于是,本专利技术人通过观察各个咖啡构成成分的方法,对于咖啡提取液中的各成分量与保存稳定性的指标即沉淀生成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控制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的褐色色素,可以得到即使是饮料中的绿原酸类浓度极高也具有高的嗜好性,并且长期保存稳定性好的容器装咖啡饮料。本专利技术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含有高浓度的具有各种生理作用的绿原酸类,具有咖啡本来的良好风味,且即使长期保存也不生成沉淀,稳定性也良好。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各种绿原酸类,而作为该绿原酸类,含有以下的单咖啡酰奎尼酸成分(A)、阿魏酰奎尼酸成分(B)和二咖啡酰奎尼酸成分(C)的三种(在图1中,箭头的峰相当于此)。作为成分(A),可以举出选自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和5-咖啡酰奎尼酸的1种以上。作为成分(B),可以举出选自3-阿魏酰奎尼酸、4-阿魏酰奎尼酸和5-阿魏酰奎尼酸的1种以上。作为成分(C),可以举出选自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1种以上。所谓溶解状态的绿原酸类,意思是指由膜过滤器(GL Chromatodisc25A,GL Science Corp.,孔径0.45μm)过滤咖啡饮料时通过膜过滤器的绿原酸类。在本专利技术中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容器装饮料的0.14~4质量%。为了显示生理效果,优选含有0.14质量%以上,此外,若超过4质量%,绿原酸类自身在容器装饮料中的物理稳定性被破坏。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从生理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0.15~3.9质量%,更优选0.2~3.5质量%,特别优选0.26~3质量%,更进一步优选0.3~2.5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稳定性,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本专利技术中的镁与钠的质量比率为镁/钠=0.04~1,更优选为0.08~0.7,进一步优选为0.12~0.6,特别优选为0.17~0.5。镁/钠质量比率不到0.04时,会发生盐味增强风味被破坏的问题,镁/钠质量比率超过1时,会发生保存稳定性被破坏的问题。为了将咖啡饮料中的镁/钠比调整到上述的比率,可以通过添加抗坏血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的钠盐或氯化镁、碳酸镁、谷氨酸镁等的镁盐来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含有80质量%以上的水,准确地而言含有80~99.8质量%,优选含有85~99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的褐色色素,意思是指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咖啡饮料中的褐色色素,是相当于利用后述的测定方法分子量250,000以上的部分,在图2中保留时间短于14分钟的峰相当于此。褐色色素作为焙煎咖啡的特征所已知,但关于其性质和结构的数据很少,处于近似还不明确的状态。另外,所谓以溶解状态存在的褐色色素,意思是指用膜过滤器(DISMIC-13CP,醋酸纤维素膜,孔径-->0.45μm,ADVANTEC东洋株式会社)过滤咖啡饮料时通过膜过滤器的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以及(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饮料,实施了加热杀菌处理,(a)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容器装饮料的0.14~4质量%,(b)水为80质量%以上,(c)镁/钠质量比率为0.04~1,(d)是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的容器装饮料,(e)褐色色素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24~0.0122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3-16 074268/20051.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以及(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饮料,实施了加热杀菌处理,(a)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容器装饮料的0.14~4质量%,(b)水为80质量%以上,(c)镁/钠质量比率为0.04~1,(d)是含有由L值16~25的焙煎咖啡豆得到的咖啡提取液的容器装饮料,(e)褐色色素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24~0.0122质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4-咖啡酰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英史小仓义和杉浦阳子草浦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