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以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7546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0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在低电压下进行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另外,其课题在于通过使用该元件而得到充分发挥了作为低电力消耗的OA计算机或壁挂电视机等用的平板显示器、显示板、标识灯和复印机的光源、液晶显示器、计量表类的背光光源等面发光体的特征的光源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使用含有在重复单元中具有叔芳氨基结构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来形成而得到的空穴注入传输层具有2层以上的情况下,在将该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叔芳氨基结构中的不具有芳香性的任意2个叔氮原子连结而成的路径之中,将位于路径上的原子的数目最少的路径中的该原子的数目设为“N:氮间最小原子数”时,各空穴注入传输层中的N呈特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组合物以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以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以通过简单的元件构成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因而近年来其作为用于制造显示器或照明等发光装置的技术得到了积极开发。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为通过将正负电荷(载流子)注入到电极间的有机层中、并使该载流子再结合而得到发光的元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体地说,例如,有文献公开了具有通过对含有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湿式成膜而得到的空穴注入传输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等(参照专利文献1和2)。此外还有文献公开了在空穴注入传输层中含有两种芳胺高分子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等(参照专利文献3和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082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6936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2301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790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为了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发光装置的形式进行实用化,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尚不充分,进一步要求驱动电压的降低与低电力消耗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驱动电压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上。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针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在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具有2层以上空穴注入传输层、该空穴注入传输层是使用含有在重复单元中具有叔芳氨基结构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形成,在该情况下,在将该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叔芳氨基结构中的不具有芳香性的任意2个叔氮原子连结而成的路径之中,将位于路径上的原子的数目最少的路径中的该原子的数目设为该化合物的“N:氮间最小原子数”时,通过使各空穴注入传输层中的N为特定状态,可得到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第1要点在于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依序至少具有阳极、空穴注入传输层A、发光层和阴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由2层以上的层构成,该2层以上的层是通过使用了含有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湿式成膜法形成的;并且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满足下述(a)~(c)的全部条件。(a)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所含有的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总共为3种以上。其中,在该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下述的2种以上的化合物被视作同种化合物,该2种以上的化合物仅共聚比不同。(b)在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包含的至少2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作为各自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含有一种以上在重复单元中具有叔芳氨基结构、种类相互不同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c)在将该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叔芳氨基结构中的不具有芳香性的任意2个叔氮原子连结而成的路径之中,将位于路径上的原子的数目最少的路径中的该原子的数目设为该化合物的“N:氮间最小原子数”。在使用含有该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2层以上的层之中,设最靠近阴极侧的层为Lc、设最靠近阳极侧的层为La,将Lc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大值设为Ncmax、将La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小值设为Namin时,Ncmax≧Namin。本专利技术的第2要点在于第1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Ncmax与上述Namin为Ncmax>Namin。本专利技术的第3要点在于第1或2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使用了含有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湿式成膜法来形成的任意2层以上的层之中,设更靠近阴极侧的层为Lc’、设更靠近阳极侧的层为La’,将Lc’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小值设为Nc’min、将La’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大值设为Na’max时,Nc’min≧Na’max。本专利技术的第4要点在于第3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Nc’min与上述Na’max呈Nc’min>Na’max。本专利技术的第5要点在于第1~4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Namin为2以上1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6要点在于第1~5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Ncmax为9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第7要点在于第1~6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使用含有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而形成的2层以上的层之中,对于任意相邻的2层,在阳极侧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一种以上的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在与其阴极侧相邻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两种以上的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8要点在于第1~6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使用含有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而形成的2层以上的层之中,对于任意相邻的2层,在阴极侧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一种以上的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在与其阳极侧相邻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两种以上的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9要点在于第1~8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由3层以上的层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10要点在于第1~9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具有的全部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含有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11要点在于第1~10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具有的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全部为不同种类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12要点在于第1~11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不具有芳香性的叔氮原子均包含在该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中。本专利技术的第13要点在于第1~12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具有交联性基团。本专利技术的第14要点在于第1~13的任意1项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具有的层之中,La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含有0.1重量%以上且小于50重量%的电子接受性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15要点在于第14要点中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在La层中与上述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形成了离子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6要点在于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为用于通过湿式成膜法来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阳极与发光层之间的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满足下述(d)和(e)的条件。(d)含有3种以上在重复单元中具有叔芳氨基结构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在该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下述的2种以上的化合物被视作同种化合物,该2种以上的化合物仅共聚比不同。(e)在将该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叔芳氨基结构中的不具有芳香性的任意2个叔氮原子连结而成的路径之中,将位于路径上的原子的数目最少的路径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以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1.14 JP 2011-006014;2011.11.15 JP 2011-24976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依序至少具有阳极、空穴注入传输层A、发光层和阴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由2层以上的层构成,该2层以上的层是通过使用了含有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湿式成膜法形成的;并且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满足下述(a)~(c)的全部条件:(a)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所含有的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总共为3种以上,其中,在该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下述的2种以上的化合物被视作同种化合物,该2种以上的化合物仅共聚比不同;(b)在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包含的至少2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作为各自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含有一种以上在重复单元中具有叔芳氨基结构、种类相互不同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c)在将该一种以上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叔芳氨基结构中的不具有芳香性的任意2个叔氮原子连结而成的路径之中,将位于路径上的原子的数目最少的路径中的该原子的数目设为该化合物的“N:氮间最小原子数”;在使用含有该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所形成的2层以上的层之中,设最靠近阴极侧的层为Lc、设最靠近阳极侧的层为La,将Lc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大值设为Ncmax、将La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小值设为Namin时,Ncmax≧Namin;其中:在使用含有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而形成的2层以上的层之中,对于任意相邻的2层,在阳极侧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一种以上的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在与其阴极侧相邻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两种以上的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或者,在使用含有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而形成的2层以上的层之中,对于任意相邻的2层,在阴极侧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一种以上的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在与其阳极侧相邻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含有两种以上的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cmax与所述Namin为Ncmax>Na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使用了含有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湿式成膜法来形成的任意2层以上的层之中,设更靠近阴极侧的层为Lc’、设更靠近阳极侧的层为La’,将Lc’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小值设为Nc’min、将La’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全部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的最大值设为Na’max时,Nc’min≧Na’max。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c’min与所述Na’max为Nc’min>Na’max。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amin为2以上10以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cmax为9以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由3层以上的层构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具有的全部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含有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具有的各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所含有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全部为不同种类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不具有芳香性的叔氮原子均包含在该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中。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具有交联性基团。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具有的层之中,La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含有0.1重量%以上且小于50重量%的电子接受性化合物。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在La层中与所述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形成了离子对。1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为用于通过湿式成膜法来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阳极与发光层之间的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满足下述(d)和(e)的条件,(d)含有3种以上在重复单元中具有叔芳氨基结构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在该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下述的2种以上的化合物被视作同种化合物,该2种以上的化合物仅共聚比不同;(e)在将该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的叔芳氨基结构中的不具有芳香性的任意2个叔氮原子连结而成的路径之中,将位于路径上的原子的数目最少的路径中的该原子的数目设为该化合物的“N:氮间最小原子数”时,该3种以上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之中,两种以上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的N相互不同。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3种以上N相互不同的所述芳胺高分子化合物。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该组合物所含有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的N的最小值设为Nmin、最大值设为Nmax时,Nmax大于2.0倍的Nmin,即Nmax>2.0Nmin。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该组合物所含有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中的N的最小值设为Nmin、最大值设为Nmax时,该组合物含有N为(Nmax-4)以下且为(Nmin+4)以上、即Nmax-4≧N≧Nmin+4的芳胺高分子化合物。1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具有使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组合物并通过湿式成膜法而形成的层。1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有发出相互不同颜色的光的两种以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种类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以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具有的任意一个空穴注入传输层为同一组成。2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为依序至少具有阳极、空穴注入传输层A、发光层和阴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由2层以上的层构成,该2层以上的层是通过使用了含有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湿式成膜法形成的;并且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满足下述(a)~(c)的全部条件:(a)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所含有的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总共为3种以上,其中,在该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下述的2种以上的化合物被视作同种化合物,该2种以上的化合物仅共聚比不同;(b)在该空穴注入传输层A所包含的至少2层的形成中所用的组合物中,作为各自空穴注入传输性化合物,含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智宏田中太冈部一毅高桥敦史饭田宏一朗今田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