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7198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9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具备:管状容器,在封入有电解液的主体部的两端,通过压封形成有扁平的封固部;透明导电膜,设置在上述管状容器的主体部的内表面上;光电极,设置在该透明导电膜上,具备保持色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以及对置电极,在上述主体部内与上述光电极对置配置,光电极和外部引线的电连接不依靠封固部内的透明导电膜而能够切实地进行电导通。上述透明导电膜和上述封固部的金属箔经由上述主体部内所设置的由导电性部件构成的集电端子电连接,上述光电极和上述外部引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不污染环境,作为绿色能源,目前积极推进有关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其中,作为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受到瞩目,已提出了各种方案。在该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中,在半导体层上保持增敏色素来作为负电极,在与对置的正电极之间封入电解液,再向该负电极入射太阳光进行激励,从而得到电能,国际公开WO2011/068058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示出了这种技术。在图3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中,(A)为整体截面图,(B)为其一部分俯视截面图。在图中,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在由透明玻璃构成的管状容器1的主体部2的内表面,层叠形成透明导电膜5和由吸附了增敏色素的半导体层构成的光电极6,在上述管状容器1内,与光电极6隔着间隔配置线圈状的对置电极8,并且,在上述管状容器1内密封了具备电解质物质的电解液7。上述管状容器1的主体部2的两端形成如灯泡技术中的压封那样玻璃被加热/熔融而压溃形成的扁平的封固部3、4,从而被密闭,在其一端侧的封固部3内埋设金属箔11,从对置电极8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具备:管状容器,在封入有电解液的主体部的两端,通过压封形成有扁平的封固部;金属箔,埋设于上述封固部,连接有外部引线;透明导电膜,设置在上述管状容器的主体部的内表面上;光电极,设置在该透明导电膜上,具备保持色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以及对置电极,在上述主体部内与上述光电极对置配置,该对置电极与一个上述封固部中所埋设的上述金属箔电连接,并且经由绝缘部件与另一个上述封固部中所埋设的上述金属箔电绝缘地连接,上述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上述透明导电膜和另一个上述封固部中所埋设的上述金属箔经由上述主体部内所设置的由导电性部件构成的集电端子电连接,上述光电极和上述外部引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13 JP 2012-0553391.一种色素增敏型太阳能电池,具备:管状容器,在封入有电解液的主体部的两端,通过压封形成有扁平的封固部;金属箔,埋设于上述封固部,连接有外部引线;透明导电膜,与上述管状容器的主体部的内表面相接触地配置;光电极,设置在该透明导电膜上,具备保持色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以及对置电极,在上述主体部内与上述光电极内侧对置配置,该对置电极与一个上述封固部中所埋设的上述金属箔电连接,并且经由绝缘部件与另一个上述封固部中所埋设的上述金属箔电绝缘地连接,上述色素增敏型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浩辅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