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电极和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使用了该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主要使用LiCoO2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但是,放电容量为120-130mAh/g左右。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材料,已知LiCoO2和其他化合物的固溶体。具有α-NaFeO2型结晶结构、为LiCoO2、LiNiO2和LiMnO2这3个成分的固溶体的Li[Co1-2xNixMnx]O2(0<x≤1/2)在2001年已发表。作为前述固溶体的一例,LiNi1/2Mn1/2O2、LiCo1/3Ni1/3Mn1/3O2具有150~180mAh/g的放电容量,在充放电循环性能方面优异。相对于上述的所谓“LiMeO2型”活性物质,已知锂(Li)的比率相对于过渡金属(Me)的组成比率(Li/Me)比1大,例如Li/Me为1.25-1.6的所谓“锂过剩型”活性物质。这样的材料能够表示为Li1+αMe1-αO2(α>0)。其中,如果将相对于过渡金属(Me)的比率的锂(L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是含有具有α?NaFeO2型结晶结构、平均组成由组成式Li1+αMe1?αO2所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是具有芯和被覆部的粒子,所述被覆部的钴浓度比所述芯的钴浓度高,所述被覆部的锰浓度比所述芯的锰浓度低,在所述被覆部存在的钴的比率,相对于在所述芯存在的所述过渡金属的量,用摩尔比表示,为3~10%,上述式中,Me为包含Co、Ni和Mn的过渡金属,α>0。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01 JP 2012-045753;2012.03.01 JP 2012-0457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是含有具有α-NaFeO2型结晶结构、平均组成由组成式Li1+αMe1-αO2所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所述组成式中,Me为包含Co、Ni和Mn的过渡金属,α>0,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是具有芯和被覆部的粒子,关于包含钴Co、镍Ni和锰Mn的过渡金属Me,所述被覆部的钴浓度比所述芯的钴浓度高,所述被覆部的锰浓度比所述芯的锰浓度低,在所述被覆部存在的钴的比率,相对于在所述芯存在的所述过渡金属的量,用摩尔比表示,为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通过将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共沉淀前体和锂化合物混合、烧成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部具有钴浓度的梯度,将所述粒子的表面位置记为0,将中心位置记为1时,距离粒子表面的钴浓度梯度区域的开始点存在于0.1~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2次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的累积体积成为50%的粒径为8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