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4228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避免在简化公共电极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显示不良情况。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公共电极,其设置在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实质上的整个面上;分段电极,其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面侧;引绕线,其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面侧,与分段电极连接;液晶性树脂膜,其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面侧,不具有导电性;以及液晶层,其设置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相互之间。液晶性树脂膜的折射率各向异性与液晶层的液晶材料大致相等,并且其分子取向状态与液晶层大致相等,至少填充配置在引绕线与公共电极之间,液晶层至少填充配置在分段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分段显示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分别在上下基板上设置电极,并在各个电极上设置取向膜。并且,以各个电极相对的方式使上下基板重合。此时,为了在上下基板之间设置预定厚度(例如几μm)的液晶层,在上下基板之间配置球状分隔物。分别在上下基板的外侧贴合偏光板。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用上下基板的各个电极对液晶层施加电压,改变两个电极重叠的部分即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取向状态来切换外观上的明显示和暗显示。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在无电压施加时的正面观察时延迟大致为零,因此具有能够通过对各偏光板进行正交尼科尔(crossNicol)配置能得到非常良好的暗显示的特征。该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还能够通过在液晶层和各偏光板相互之间的至少一方配置视角补偿板,实现无电压施加时的视角特性良好的平常黑(normallyblack)显示。此外,将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扭曲角设定为180°~240°左右的STN(SuperTwistedNematic: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装置采用设置了光学补偿用单元的层叠结构,通过对各偏光板进行正交尼科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公共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实质上的整个面上;分段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引绕线,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与所述分段电极连接;液晶性树脂膜,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不具有导电性;以及液晶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相互之间,所述液晶性树脂膜的折射率各向异性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材料大致相等,并且其分子取向状态与所述液晶层大致相等,至少填充配置在所述引绕线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所述液晶层至少填充配置在所述分段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02 JP 2012-046646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公共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实质上的整个面上;分段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引绕线,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与所述分段电极连接;液晶性树脂膜,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不具有导电性;以及液晶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相互之间,所述液晶性树脂膜的折射率各向异性与所述液晶层的液晶材料大致相等,并且其分子取向状态与所述液晶层大致相等,至少填充配置在所述引绕线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所述液晶层至少填充配置在所述分段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所述引绕线配置于布线区域,在所述引绕线与所述公共电极重叠的区域未形成有所述液晶层。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公共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实质上的整个面上;分段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引绕线,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与所述分段电极连接;液晶性树脂膜,其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宜久片野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