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防红外线迷彩印花织带的加工工艺,采用涤纶作为原料,通过染色、印花和烘焙等工序实现防红外线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涤纶材料的织带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染印工艺处理可以达到防红外线的目的,敌人不容易侦察到,起到很好的隐藏和迷惑效果;涤纶织物染印工艺的成功,是涤纶材料使用的拓展,是使织带具有防红外线功能的革命性突破,本加工工艺的处理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功能性同时具备,涤纶材料成本更低,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使用者更容易接受,也更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和长期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织带的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涤纶防红外线迷彩印花织带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单纯依赖人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军事斗争,现代化的军事斗争已经演变成国防科技的比拼,谁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先进的武器,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无不印证了这一点,而侦察是军事斗争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在沙漠、森林等近距离环境作战,以前士兵在侦察敌情时都会使用带红外线的侦察设备,通过观察士兵穿着与自然环境其他物体的反射率不同,可以方便快速的发现敌人的位置,即使是经过迷彩伪装处理也能分辨的非常清楚,容易暴露士兵位置的穿戴物就包括士兵的腰带、帽子、背枪带等,这些织带类附属物非常容易暴露,增加了士兵的危险系数,不符合现代化的战争需要,这种传统织带的缺陷是不能防红外线,中国专利文献CN102534935公开了一种棉锦混纺防红外线迷彩织物及其印染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的是棉锦混纺材料,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红外线效果,但是其材料成本高,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同时防红外线效果不是很理想,容易被红外线仪器侦察到,且工艺较为复杂,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红外线效果更好、成本低的涤纶迷彩印花织带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红外线迷彩印花织带的加工工艺,该工艺的技术要点采用如下步骤: ⑴染色 ①预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80~200℃,定型时间为5~6min;②前处理工艺:温度设定:预热温度170℃,发色烘焙温度210℃;染槽压力:前压:5Pa, 后压6Pa;车速:20m/min;③染料配方:SWF分散黄:2%SWF分散蓝:2.6%SWF分散红:0.3%冰醋酸:2g/L防永移剂:5g/L④还原液配方:烧碱:25g/L保险粉:25g/L⑵印花①糊料配方:印花糊226EC:100g固化剂104W :1g增稠剂:1.5g涂料黑;0.1g涂料黄:0.3g涂料红:0.2涂料绿:1.3g②印浆组分:士林染料、分散染料、涂料、糊料和粘合剂;⑶烘焙;烘焙温度:160℃以上;烘焙时间:6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涤纶材料的织带经过上述的染印工艺处理可以达到防红外线的目的,敌人不容易侦察到,起到很好的隐藏和迷惑效果;涤纶织物染印工艺的成功,是涤纶材料使用的拓展,是使织物具有防红外线功能的革命性突破,本加工工艺的处理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功能性同时具备,涤纶材料成本更低,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使用者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和长期发展。 附图说明图1是各种植物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防红外线迷彩印花的物理原理 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80nm,其中波长在780nm以上的是红外线,波长在380nm以下的是紫外线,经研究发现,通过红色滤镜直接观察,敏感的波长范围在700~730nm,而进行红外线摄像和摄影,其敏感波长范围在800~850nm,当用红外线夜视装置观察,其敏感的波长范围在900~1000nm,因此,对于这些红外线观察仪器和设备而言,其波长范围一般是指700~1200nm、研究资料显示,不同的植物对红外线的反射率是不同的,请参阅图1各种植物对红外线的反射,图1所示的是不同植物对应不同波长光的反射率示意图,由图1可看出,植物A-蒲公英,针对波长在600~1200nm的红外线的反射率可以升至30~60%;植物B-银火,针对波长在600~1200nm的红外线的反射率可以升至30~42%;植物C-莱姆果树叶,针对波长700~1200nm的红外线的反射率低于30%;因此,为了实现对红外线仪器的反侦察,我们要选择与周围环境有相似或相同的红外线反射率的染料制成迷彩织带,通过大量试验发现,依索伦染料、分散染料和少量涂料的组合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二、工艺技术要点及重点解决措施 1、染印工艺流程 搭缝、预定型、烧毛、碱蒸、氧漂、丝光、染色、印花、烘焙、成品;2、预定型工艺 为了保证涤纶织物的缩水稳定性,要先对织物进行预定型处理,为了使织物达到最好的缩水效果,经过我们长期试验,定型温度必须控制在180~200℃,定型时间必须控制在5~6min;3、前处理工艺经过预定型处理的织物在染色前还要进行一些前处理,这样可以使染色效果更好、更彻底,前处理包括烧毛、碱蒸、氧漂、丝光等,根据涤纶织物的相关特点选取合适的前处理工艺,前处理助剂的用量以及处理温度,时间应兼顾到涤纶可能被氧化剂氧化而强力下降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试验得到如下工艺参数:温度设定:预热温度170℃,发色烘焙温度210℃;染槽压力:前压5Pa,后压6Pa;车速:20m/min;4、染色工艺涤纶材料对分散、直接、酸性、中性、活性、士林等染料都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防红外线,所以防红外线效果才是考虑的重点,通过长期的试验,得到如下参数:染料组合如下: SWF分散黄:2%SWF分散蓝:2.6%SWF分散红:0.3% 染料配方如下: SWF分散黄:2%SWF分散蓝:2.6%SWF分散红:0.3%冰醋酸:2g/L防永移剂:5g还原液配方如下:烧碱:25g/L保险粉:25g/L5、印花工艺迷彩织带中对每一颜色波长在700~1200nm范围内都有一个红外线反射率参数的要求,只有将每一个颜色的反射曲线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夜晚才能不易被红外线探测仪侦察到,起到伪装的效果,结合涤纶材料的特点,通过长期试验,得到如下印花工艺的配方:浆糊配方:印花糊226EC:100g固化剂104W :1g增稠剂:1.5g涂料黑;0.1g涂料黄:0.3g涂料红:0.2涂料绿:1.3g印浆组分:士林染料、分散染料、涂料、糊料和粘合剂;6、烘焙工艺 织带完成染色和印花工艺后,还需要对织带进行烘焙操作,这样可以使织带的水洗牢度效果更好,通过长期的试验,得到烘焙的最佳参数: 烘焙温度:160℃ 烘焙时间:6min。三、工艺的可行性 1、合理的预定型工艺能够非常好的控制涤纶织带的缩水稳定性,并保证织带具备良好的透气性;2、完整的前处理工艺为后续织带加工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工艺环境;3、优选的染料、涂料及染印工艺,保证了织带具有较好红外线反射率,达到预期效果;4、合理的烘焙处理保证了织带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纶防红外线迷彩印花织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技术要点采用如下步骤:⑴染色?①预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80~200℃,定型时间为5~6min;②前处理工艺:温度设定:预热温度170℃,发色烘焙温度210℃;染槽压力:前压:5Pa,?后压6Pa;车速:20m/min;③染料配方:SWF分散黄:2%SWF分散蓝:2.6%SWF分散红:0.3%冰醋酸:2g/L防永移剂:5g/L④还原液配方:烧碱:25g/L保险粉:25g/L⑵印花①糊料配方:印花糊226EC:100g固化剂104W?:1g增稠剂:1.5g涂料黑;0.1g涂料黄:0.3g涂料红:0.2涂料绿:1.3g②印浆组分:士林染料、分散染料、涂料、糊料和粘合剂;⑶烘焙;烘焙温度:160℃以上;烘焙时间:6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防红外线迷彩印花织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技术要点采用如下步骤:
⑴染色
①预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80~200℃,定型时间为5~6min;
②前处理工艺:
温度设定:预热温度170℃,发色烘焙温度210℃;
染槽压力:前压:5Pa, 后压6Pa;
车速:20m/min;
③染料配方:
SWF分散黄:2%
SWF分散蓝:2.6%
SWF分散红:0.3%
冰醋酸:2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求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