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306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操作臂,包括:一水平延伸的旋臂、一枢设于旋臂自由端的连接装置、一枢设于连接装置自由端的中空摆臂、一设于摆臂内部的压缸及支持杆、一枢设于摆臂自由端并且与支持杆枢设的夹具、以及一组装于连接装置上并且与压缸其中一端枢设连结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调整栓及一调整块,调整块以其中一端枢设于连接装置内,另一端与压缸枢设,而调整块中段枢设一枢杆,所述调整栓是穿置于连接装置,并且螺设于调整块中段,当旋转调整栓时,即可以使调整块偏摆,进而改变压缸与摆臂自由端的高度,故摆臂自由端的夹具的负荷改变时,只要旋转调整栓加以调整即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机械手臂,特别是关于一种操作臂
技术介绍
操作臂(俗称机械手臂)由于具有可伸缩的结构设计,故可以在不移动工件的情况下,在工件上作较长间距的钻孔、攻牙作业,而有鉴于习知的操作臂的型态(如申请中国台湾第七五二0一八六七号的「使用作为手操作刻螺纹工具的导引装置的支架」新型专利案,以及第八五二0八七五0号「操纵臂结构」新型专利案),至少设有两支平行的支臂,于两支臂的共同端分别枢设于连接座上,而且其中一连接座上可组装钻头或牙攻等工具,以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然而,由于其两支平行支臂是裸露于外而具有易夹手、易沾染油污、灰尘等缺点,曾有人提出一改善上述前专利案缺点的申请中国台湾第88221148号「操作臂的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以下简称参考案),其主要设有一中空的摆臂,于摆臂内枢设有压缸及平行支杆,以操控连接座呈垂直位移,由于各构件皆包覆于摆臂内部,故在作动的过程中不致发生夹手事件,并且可避免因为沾染油污而影响操作。上述参考案固然可以改善习知操作臂的缺点,但其仍具有缺点操作臂末端所夹持的加工头不同时,压缸所承载的负荷即有差异,当负荷较大时,摆臂末端会往下垂,然而,由于压缸并无法调整,故无法将加工头调回适当的高度,因此,参考案仅能适用于某一重量范围内的加工头,倘若超过该范围时,即需要更换另一可承载较大负荷的压缸,故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负荷而加以调整角度的操作臂。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臂,包括一横向延伸的旋臂;一连接装置,是以直线状枢设于旋臂的其中一端,连接装置异于旋臂该端设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第一、第二容槽呈间隔设置;一中空的摆臂,是以直线状枢设于连接装置设有第一、第二容槽该端顶部;一夹具,是枢设于摆臂异于连接装置该端顶部;一支持杆,是设于摆臂内部,支持杆的两端分别枢设于第一容槽、夹具下半部;一调整装置,其包括一调整栓、一调整块以及一枢杆,其中,调整块是位于第二容槽内,其两端及中间分别设有一横向延伸的枢孔,调整块位于第二容槽内部该枢孔枢设于第二容槽上,所述枢杆是穿置枢设于调整块中间该枢孔内,该枢杆中段设一径向穿置的螺孔,另于调整块上设有一与枢杆的螺孔相通的贯通孔,所述的调整栓是穿置于连接装置上,其顶部是设有一突出于连接装置的旋钮,而底端设有一螺杆,该螺杆相应螺设于枢杆的螺孔内;一压缸,压缸的其中一端枢设于调整块,另一端则枢设于摆臂内部中段。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技术可获得的具体效益为当夹具该端组装不同重量的加工头,导致摆臂自由端往下垂或者往上翘时,只要旋转调整装置的调整栓,即可使调整块偏摆,进而使压缸连同摆臂的自由端上扬或下降,使夹具保持在适当的高度,故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负荷而调整摆臂的高度,可以改进前述参考案的缺点。此外,本技术进一步将连接装置设由双头连接块及结合座所枢设而成,双头连接块与旋臂之间亦呈枢设状,其可以扩大摆臂的可偏摆范围,以及缩小收折后的包装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俯视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调整摆臂角度以后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操作臂是包括一固定于固定物上的立杆(10)、一枢设于立杆(10)顶部并且水平延伸的旋臂(11)、一枢设于旋臂(11)自由端的连接装置(20)、一枢设于连接装置(20)自由端的中空摆臂(30)、一设于摆臂(30)内部的压缸(40)及支持杆(50)、一枢设于摆臂(30)自由端并且与支持杆(50)枢设的夹具(31)、以及一组装于连接装置(20)上并且与压缸(40)其中一端枢设连结合的调整装置(60),加工头(图中未示)即组装于夹具(31)上。其中,关于连接装置(20)及摆臂(30)、压缸(40)等构件请同时参阅图2、3所示,连接装置(20)是包括一双头连接块(21)、以及一结合座(22),该双头连接块(21)具有两个圆形端缘,而旋臂(11)的自由端以及结合座(22)的其中一端亦设为圆形,双头连接块(21)的两端分别与旋臂(11)、结合座(22)的圆弧端同轴对合,并且分别以一枢轴(23)纵向穿置枢设,使双头连接块(21)与旋臂(11)、结合座(22)之间呈水平枢转状,借由该双头连接块(21)使结合座(22)连同摆臂(30)可以呈大角度的偏摆,以满足工作需要,并且,其最大的偏摆角度是如图4所示呈180度弯折,使摆臂(30)及旋臂(11)平行,以缩小包装体积。又,为了避免双头连接块(21)侧边与旋臂(11)、结合座(22)相互碰撞而磨损,故双头连接块(21)侧边组装有局部突出的防撞胶块(24)。另为了平时操作时,使双头连接块(21)与旋臂(11)保持固定,仅有摆臂(30)偏摆状,故于双头连接块(21)顶部设有一段以枢轴(23)为圆心的弧槽(211),另于旋臂(11)顶部螺设有一可抵迫于该弧槽(211)的定位螺栓(25),又于枢轴(23)周壁上设有两环径向凹入的卡制槽(230),另于双头连接块(21)周壁上螺设有可插卡于卡制槽(230)内的卡制螺栓(26),当卡制螺栓(26)插卡于卡制槽(230)时,枢轴(23)与双头连接块(21)即无法相互旋转。再由图3所示可知,其异于双头连接块(21)该端近顶端处设有一贯穿两侧周壁并且与枢轴(23)相互垂直的穿孔(221),以供一枢轴(35)穿过摆臂(30)的其中一端以及该穿孔(221),进而将摆臂(30)枢设于结合座(22)上,又于穿孔(221)下方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容槽(222)、第二容槽(223),又所述支持杆(50)的其中一端即枢设于第一容槽(222)上,另一端则枢设于夹具(31)下半段,而所述调整装置(60)及压缸(40)的其中一端则设于第二容槽(223)内。该调整装置(60)是包括一由结合座(22)顶部穿置的调整栓(61)、一枢设于第二容槽(223)内的调整块(62),调整栓(61)底部设为位于第二容槽(223)内的螺杆(610),顶部则设为突出于结合座(22)顶部的旋钮(611),另于调整栓(61)周壁上凹设有一定位槽(612),结合座(22)侧边上螺设一可抵及定位槽(612)的定位螺栓(615),将定位螺栓(615)抵迫于调整栓(61)的定位槽(612)时,即可限止调整栓(61)旋转,反之,旋转定位螺栓(615)离开定位槽(612)范围时,调整栓(61)即可以旋转。该调整块(62)两端及中间分别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枢孔(621)(622)(623),其位于第二容槽(223)内部该端的枢孔(621),是借由一枢轴(625)穿置枢设于第二容槽(223)的周壁上,而位于另一端的枢孔(622)则与压缸(40)枢设,压缸(40)的另一端枢设于摆臂(30)内部中段顶部,另于调整块(62)上设有一与中间枢孔(623)相互垂直的贯通孔,又于中间的枢孔(623)上穿置枢设一枢杆(63),于枢杆(63)中段周壁上径向穿置一螺孔(631),该螺孔(631)是与贯通孔连通而供调整栓(61)的螺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延伸的旋臂;一连接装置,是以直线状枢设于旋臂的其中一端,该连接装置异于旋臂该端设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该第一、第二容槽呈间隔设置;一中空的摆臂,是以直线状枢设于该连接装置设有第一、第二容槽该端顶部;一夹具,是枢设于该摆臂异于连接装置该端顶部;一支持杆,是设于该摆臂内部,该支持杆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容槽、该夹具下半部;一调整装置,其包括一调整栓、一调整块以及一枢杆,其中,该调整块是位于该第二容槽内,该调整块两端及中间分别设有一横向延伸的枢孔,调整块位于第二容槽内部该枢孔枢设于第二容槽上,所述枢杆是穿置枢设于调整块中间该枢孔内,该枢杆中段设一径向穿置的螺孔,另于该调整块上设有一与枢杆的螺孔相通的贯通孔,所述的调整栓是穿置于该连接装置上,其顶部是设有一突出于连接装置的旋钮,而底端设有一螺杆,该螺杆相应螺设于枢杆的螺孔内;一压缸,该压缸的其中一端枢设于调整块,另一端则枢设于该摆臂内部中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胜漳
申请(专利权)人:贸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