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机器人灵巧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221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吹笛机器人灵巧手,其特征在于由手背(2)和五个手指构成,大拇指(11)作为固定构件与手背支撑杆(4)相连,手背(2)作为整体的连接件,其中安装三个可以绕手背支撑件(4)转动的微型驱动汽缸(3),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端部固定在滑动块(5)上,并可以绕滑动块支撑杆(6)转动,构成手指的三个关节(7、8、9)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连接并可以弯曲转动,三个驱动汽缸(3)的一端连接气路气管(1),汽缸伸缩杆连接在滑动块(5)上,并通过滑动块(5)分别与对应的运动手指相连。(*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笛机器人灵巧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笛机器人灵巧手,可模拟人吹笛实现洞音控制,实现机器人演奏歌曲,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灵巧手具有多个关节,机构设计和控制极为复杂,一直是各国研究者们竟相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吹笛机器人灵巧手来讲,为了满足堵住笛子六个小孔的要求,其外形相对比较娇小,而且参考人吹笛时手指的运动,可以发现人在吹笛时手指指端移动距离一般比较短,对吹笛机器人灵巧手的动作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设计合理实用的灵巧手是属于吹笛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从吹笛机器人研究历史来看,一直没有研制过吹笛机器人灵巧手。从现有机械手来看,大多采用微型电机驱动,连接大多采用齿轮和钢丝方式。由于微型电机体积较大,所以一般的机械手比较大,而且价格昂贵,均不适合于吹笛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吹笛机器人灵巧手,可方便灵活地应用于吹笛机器人洞音控制。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技术以实现洞音控制为前提,对短笛吹奏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在简化不必要的关节运动的基础上,将整体结构分为运动机构、固定机构、动力源口以及辅助机构四个部分。运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笛机器人灵巧手,其特征在于由手背(2)和五个手指构成,大拇指(11)作为固定构件与手背支撑杆(4)相连,手背(2)作为整体的连接件,其中安装三个可以绕手背支撑杆(4)转动的微型驱动汽缸(3),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端部固定在滑动块(5)上,并可以绕滑动块支撑杆(6)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跃红盛鑫军吕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