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1371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05 02:55
一种用于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1)的导光装置,具有导光板(10),该导光板具有:透明主体部(17),能够透过从LED(9)入射的光;和突出部(18),被设置为从透明主体部(17)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透明主体部(17)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漫反射部(19),透明主体部(17)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第1发光部(7)。突出部(18)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设置有反射部(21),突出部(18)的前端设置有第2发光部(8)。在第1发光部(7)被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发光部(8)确认发光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认发光部的发光状态的导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是优先权日为2008年2月29日、申请日为2009年2月25日、于2010年8月27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号为PCT/JP2009/000819、中国申请号为200980106875.7、专利技术名称为“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导光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与非接触通信介质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已经实用化。作为典型的非接触通信介质有利用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信用卡、借记卡、卡型车票(定期票、预付式车票)等。这些非接触通信介质用于小额结算、房间出入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多种用途。以往,在这种电子设备中配置有环形天线以及通过环形天线与非接触通信介质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感应式读写通信部)。而且,通过该感应式读写通信部来持续或间断地发送电力和发送数据,并获得来自位于能够接收该电力和发送数据的范围内的非接触通信介质的接收数据,从而进行与非接触通信介质之间的信息处理。例如,在日本特开平9-319847号公报中公开了上述这种技术。而且,内置在感应式读写通信部中的发光部改变发光状态,从而通知与非接触通信介质之间的通信等待状态、与非接触通信介质之间的信息处理结果(读写成功、读写失败等状态显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2361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084794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技术。然而,在现有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中,为了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而使读写部的面积比非接触通信介质小的情况下,当用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读写部时,会导致读写部的整个表面被非接触通信介质覆盖。因而即使改变内置在读写部中的发光部的发光状态来通知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结果(读写成功、读写失败等状态),也难以对该通知(发出蓝色或红色等颜色的光)进行确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背景下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确认发光部的发光状态的导光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读写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写部(3),以非接触状态对非接触通信介质(2)进行读取,进行与所述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第1发光部(7),设置在所述读写部(3)的位置处;第2发光部(8),设置在与所述第1发光部相分离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一种导光装置,具有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透明主体部,能够透过从光源入射的光;和突出部,被设置为从透明主体部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透明主体部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漫反射部,透明主体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作为第1发光部的发光面部,透明主体部的端面中除了突出部以外的部分、突出部的上表面侧、下表面侧及两个侧面侧设置有反射部,突出部的前端设置有作为第2发光部的发光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式,一种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具有:所述的导光装置;读写部,与非接触通信介质进行信息处理;输入操作部,进行用于与非接触通信介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数据输入操作;导光装置的第1发光部,在与非接触通信介质进行信息处理时改变发光状态;以及导光装置的第2发光部,被配置在与第1发光部分离的位置且输入操作部的附近,与第1发光部连动而改变照明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式,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所述的导光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式,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所述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根据下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还存在其它的方式。因此,本
技术实现思路
仅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方式,而不是限定在此述及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使用这种导光装置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中,在发光面部(第1发光部)的面积比非接触通信介质小的情况下,即使读写部的整个表面被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也能够通过发光端部(第2发光部)来容易地确认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结果的发光状态。因此,能够减小发光面部的面积,从而使装置小型化。根据这种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1,通过在导光板10的突出部18的前端设置第2发光部8,即使在导光板10的透明主体部17的第1发光部7被非接触通信介质2遮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2发光部8来容易地确认发光状态(非接触通信介质2的信息处理结果)。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较少数量的部件来使得宽范围、多个方向及多个位置同时发光。而且,即使在读写部3被非接触通信介质2等遮住整个表面,从而不能通过第1发光部7的变化来观察对非接触通信介质2的信息收发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2发光部8的变化来进行确认。因此,即使在不能通过声音来确认对非接触通信介质2的信息收发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1的动作来容易地进行确认。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发光部和第2发光部发光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俯视图。图7是又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剖视图。图8是再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2非接触通信介质3读写部4输入操作部7第1发光部(发光面部)8第2发光部(发光端部)9LED(光源)10导光板17透明主体部18突出部19漫反射部21反射部22光入射部23光方向变换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阐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然而,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随附的附图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光装置,具有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透明主体部,能够透过从光源入射的光;和突出部,被设置为从透明主体部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透明主体部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漫反射部,透明主体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作为第1发光部的发光面部,透明主体部的端面中除了突出部以外的部分、突出部的上表面侧、下表面侧及两个侧面侧设置有反射部,突出部的前端设置有作为第2发光部的发光端部。根据这种结构,从光源入射的光被透明主体部的漫反射部漫反射,透明主体部的上表面侧的发光面部(第1发光部)发光。并且,从光源入射的光透过透明主体部,从而使突出部前端的发光端部(第2发光部)发光。此时,由于在透明主体部的端面中除了突出部以外的部分、突出部的上表面侧、下表面侧及两个侧面侧设置有反射部,因此能够防止光从除了突出部的前端(发光端部)以外的部分向外部漏出,能够抑制发光端部的光量降低。在使用这种导光装置的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中,在发光面部(第1发光部)的面积比非接触通信介质小的情况下,即使读写部的整个表面被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也能够通过发光端部(第2发光部)来容易地确认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结果的发光状态。因此,能够减小发光面部的面积,从而使装置小型化。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装置中,导光板具有从透明主体部的端面朝向分别不同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透明主体部的端面中除了突出部以外的部分、多个突出部的上表面侧、下表面侧及两个侧面侧分别设置有反射部,多个突出部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发光端部。根据这种结构,在透明主体部的上表面侧的发光面部(第1发光部)发光,并且多个突出部前端的发光端部(第2发光部)发光。在使用这种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读写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写部(3),以非接触状态对非接触通信介质(2)进行读取,进行与所述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第1发光部(7),设置在所述读写部(3)的位置处;第2发光部(8),设置在与所述第1发光部相分离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2.29 JP 2008-0498171.一种读写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9);导光板(10),导出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读写部(3),以非接触状态对非接触通信介质(2)进行读取,进行与所述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第1发光部(7),形成在所述信息处理时被所述非接触通信介质覆盖的一侧,使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在所述第1发光部发光;以及第2发光部(8),在与所述第1发光部相分离的位置处形成于所述导光板(10)的端部,使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在所述第2发光部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部,通过在与所述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时改变发光状态,来进行所述非接触通信介质的信息处理结果的通知,所述第2发光部,与所述第1发光部连动来改变照明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部,通过点亮所述光源,漫反射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而发光,所述第2发光部,通过点亮所述光源,透过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而发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部由所述导光板的主体部(17)所形成,所述第2发光部由所述导光板的端部(18)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部,通过点亮所述光源,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利用所述主体部进行漫反射,而发光,所述第2发光部,通过点亮所述光源,入射至所述导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孝幸南龙太安富谦也小西贵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