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433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7)及位于两者形成的壳体内腔中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还包括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串口接线(11);在上壳体(1)上与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对正的位置处形成读写区(3),在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7)两者形成的壳体的侧部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IC卡插槽(6),IC卡插入所述IC卡插槽(6)内时,读写区(3)覆盖IC卡上的集成电路;在下壳体(7)上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SAM卡槽(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结构紧凑,通过设置IC卡插槽与非接触读写区相重叠,实现一次插拔对复合卡上的多个单元进行读写,操作便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
本技术属于读卡器
,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中,非接触式IC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与之配套的IC卡读写装置在市场上种类繁多,所应用的领域也很多。现有的IC卡读写器一般体积较为庞大,占地面积也较大。同时随着复合卡的出现和兴起,传统的具有单一功能的读写器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兼具对多种卡进行读写功能的新型IC卡读写器,而现有的读写器产品一般设置多个分立的读写单元,如非接触读写区和插卡区等,对同一复合卡进行读写操作时,通常需要至少两次插拔和取放操作,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便捷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位于两者形成的壳体内腔中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还包括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串口接线;在上壳体上与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对正的位置处形成读写区,在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形成的壳体的侧部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7)及位于两者形成的壳体内腔中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还包括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串口接线(11);其特征在于:在上壳体(1)上与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对正的位置处形成读写区(3),在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7)两者形成的壳体的侧部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IC卡插槽(6),IC卡插入所述IC卡插槽(6)内时,读写区(3)覆盖IC卡上的集成电路;在下壳体(7)上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SAM卡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包括上壳体(I)、下壳体(7)及位于两者形成的壳体内腔中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有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还包括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串口接线(11);其特征在于:在上壳体(I)上与无线读取单元和无线写入单元对正的位置处形成读写区(3),在由上壳体(I)和下壳体(7)两者形成的壳体的侧部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IC卡插槽(6),IC卡插入所述IC卡插槽(6)内时,读写区(3)覆盖IC卡上的集成电路;在下壳体(7)上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SAM卡槽(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壳体(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智博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