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楦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鞋用鞋模楦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制鞋的技术中,连帮鞋在生产过程中的成型部分是经过入楦、压线、打粗、加温、注射、冷却、整理、拔楦等八个工序完成。在生产过程中,模具与楦头结构是否合理是成品品质好坏最关键的因素。传统的鞋模都是由安装座和楦头组成,这种鞋模是把安装座和楦头固定在一起,制鞋时,先用塑料制的鞋模把鞋帮定型,然后再把定型后的鞋帮套在铝制鞋模上对其浇注鞋底。此类型结构结合模具注塑应用时包括:一、之前因为考虑到PU原料发泡的压力冲击以及活动楦传统的开口方法,就采用固定的楦底加铁板以及在楦桶上装螺杆加托盘的固定方法;二、模具底模一般采用翻砂铝制作,在上盖装上可360度调整的铁板用扁铁固定在模具上进行生产。采用上述结构时存在以下缺点:1、在生产鞋口有松紧带的鞋款时,入楦容易造成鞋口变形,甚至拉裂的情况。2、在生产中同PU发泡产生的压力将楦头顶变形,造成第一次压线打粗与模口位置错位。3、生产中高帮靴当时鞋面入楦困难,甚至不能入楦。4、模具在制作时因底模是铝翻砂,易缩水变形,在合模时时间长容易改变成品外观。5、所制鞋的质量受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模楦头结构,包括楦头(1),其特征在于:楦头(1)包括相互卡扣连接的脚掌模(11)和脚裸模(12),脚掌模(11)和脚裸模(12)形成连通上端面至下底面的弧形连接面(13),脚掌模(11)和脚裸模(12)沿弧形连接面(13)可进行相对上下错位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