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鱼性成熟人工冷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8064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史氏鲟鱼性成熟人工冷水循环系统,其包括养殖池(1)、养殖房(2)、换水用进水口(3)、冷却用出水口(5)、冷却用进水口(4)、排污口(6)、水冷式冷水机(7),所述的养殖池(1)位于养殖房(2)内,养殖房(2)由围绕在养殖池四周的墙体(21)和顶部的八字形屋顶(22),所述的换水用进水口(3)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的冷却用出水口(5)连接水冷式冷水机入口,水冷式冷水机出口连接冷却用进水口(4),所述的排污口(6)设在养殖池池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史氏鲟鱼性成熟冷水循环系统人为的造成低温环境,并且温度可根据史氏鲟鱼人工繁殖的需要进行实时调控,从而摆脱了季节和地域对史氏鲟鱼繁殖的限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类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史氏鲟鱼性成熟人工冷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南方史氏鲟工厂化养殖中,水温是培育史氏鲟亲鱼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其养殖适宜水温是4至10°C。因为史氏鲟在持续超过15°C的水温中培育,亲鱼性腺可以生长,但达不到成熟,不能正常排卵,即便是排出了卵也是异常卵,受精率、发眼率都很低,因此史氏鲟性腺的生理成熟要求有产前不少于2个月的低温(4°C至6°C左右)刺激。但南方大部分地区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其水温也高于10°C,更无法达到长达2个月的低温(4°C至6°C左右)条件,因此需要将养殖用水降温,并可恒定温度变化在1°C至2°C范围,从而需要建立史氏鲟鱼性成熟人工冷水循环系统。中国专利CN201110147872.7《一种鲟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专利提到“将亲鱼放入水温为5至6摄氏度的培育池中培育,30至37天后将培育池中的水温逐步升高到16至19摄氏度。”和“本专利技术通过人为降低水温和周围环境温度,制造微水流,模仿鲟鱼繁殖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鲟鱼亲鱼繁殖期前的冬季低温刺激因素。”但该专利文件未公布培育池的具体构造。中国专利CN20071007044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史氏鲟鱼性成熟人工冷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养殖池、养殖房、换水用进水口、冷却用出水口、冷却用进水口、排污口、水冷式冷水机,所述的养殖池位于养殖房内,养殖房由围绕在养殖池四周的墙体和顶部的八字形屋顶,所述的换水用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的冷却用出水口连接水冷式冷水机入口,水冷式冷水机出口连接冷却用进水口,所述的排污口设在养殖池池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土炎罗钦饶秋华陈明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翔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