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相系统发酵法降解植物甾醇制备雄烯二酮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7908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双液相发酵系统发酵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sp.DE6823制备雄烯二酮的方法,发酵培养基水相选用无菌蒸馏水,油相可选用米糠油、葵花油、大豆油和花生油,在发酵转化完成后,通过膜分离方法,得到含有雄烯二酮的溶液,经浓缩、脱色、过滤、浓缩、重结晶和真空干燥等操作可得到纯度在99%以上的雄烯二酮。根据选用油相的不同,植物甾醇的转化率在59%~85%的范围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现有雄烯二酮生产工艺中原料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可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利用发酵法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的方法属于生物
,涉及利用双液相发酵系统进行发酵降解。
技术介绍
雄烯二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雄留-4-烯-3,17-双酮,简称AD)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发酵菌种接种至双液相培养基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加入植物留醇,搅拌、控制PH值,发酵完成后,采用膜分离技术获得含AD溶液,后经浓缩、活性炭脱色、过滤、浓缩、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AD晶体,纯度达到99%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发酵菌种为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 DE6823,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419。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双液相指的是水相和油相;水相具体为灭菌蒸馏水,油相具体可是米糠油、葵花油、大豆油和花生油。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菌种的接入量为8% 17%。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培养基配方如下玉米淀粉4 17% (g/L),NH4NO3 O. I O. 4% (g/L),K2HPO3 O. I O. 2% (g/L),航空煤油O. I O. 5% (g/L),消泡剂O. 002 O. 009% (g/L),油相的浓度为14 26g/L,植物留醇的添加浓度维持15 22g/L,其余为灭菌蒸馏水。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保持一定温度为30°C 32°C。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搅拌速度为130 300r/min ;pH值范围为8. 2 8. 4。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指的是烷基醇和烷基酮,具体包括乙醇、甲醇、异丁醇、丙酮。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发酵结束后,过滤,滤去发酵液中的固体,加入少量的无机盐,取油相,加入权利要求8所述溶剂,充分搅拌后,通过膜过滤,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活性炭,回流10 20min,过滤、滤液旋蒸得到AD粗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留醇制备雄烯二酮,其特征在于无机盐指的是NaCl、K2CO3和Na2C0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双液相发酵系统发酵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DE6823制备雄烯二酮的方法,发酵培养基水相选用无菌蒸馏水,油相可选用米糠油、葵花油、大豆油和花生油,在发酵转化完成后,通过膜分离方法,得到含有雄烯二酮的溶液,经浓缩、脱色、过滤、浓缩、重结晶和真空干燥等操作可得到纯度在99%以上的雄烯二酮。根据选用油相的不同,植物甾醇的转化率在59%~85%的范围之间。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现有雄烯二酮生产工艺中原料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可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产业化生产。文档编号C12R1/32GK103255191SQ20121036096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旭锦, 石慧 申请人:北京明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植物甾醇制备雄烯二酮(雄甾?4?烯?3,17?双酮,简称AD)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发酵菌种接种至双液相培养基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加入植物甾醇,搅拌、控制pH值,发酵完成后,采用膜分离技术获得含AD溶液,后经浓缩、活性炭脱色、过滤、浓缩、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AD晶体,纯度达到99%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锦石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