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盘驱动装置以及风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837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盘驱动装置以及风扇。其中,马达包括旋转部和静止部,旋转部包括轴和转子磁铁,静止部包括套筒、覆盖套筒的带底的大致圆筒状的衬套、安装板以及定子,衬套包括衬套圆筒部和衬套底部,安装板包括衬套圆筒部的下部压入其中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圆筒部、从固定圆筒部的上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环状上板部、从环状上板部的外缘朝向下方的环状周边部以及从环状周边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安装部,固定圆筒部的下端位于比衬套压入区域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且套筒的外周面与衬套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套筒固定区域的下端以及支撑轴的径向间隙的下端的至少一方,位于比衬套压入区域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式马达。马达优选用于盘驱动装置、风扇。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第2008-283759号公报的图22所公开的马达80中,机壳32由安装板34b支撑。安装板34b包括板状部341b、安装部342b和调整部343。调整部343形成在板状部341b与安装部342b之间。安装部342b通过朝向轴向上方翻边而形成。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084575号说明书的主轴马达在基底板400包括反翻边部500。反翻边部500包括铁芯支撑部510和翻边孔520。铁芯支撑部510包括弯曲部512和铁芯接触部514。反翻边部500的翻边部522朝向下方而形成。轴承机壳300与翻边部522结合。另外,在日本特开第2000-16617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小型马达。小型马达包括铁芯保持架25。铁芯保持架25从轴向两侧夹持而保持定子铁芯5。铁芯保持架25靠弹性力固定在轴承保持架3的外周。 然而,在日本特开第2008-283759号公报的图22的马达中,将机壳32压入固定于安装板34b后,机壳32通过压入于安装板34b的内周面的少许部分处而被保持。因此,机壳32容易倾斜,因此难以通过马达的结构设计来防止轴歪倒。并且,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084575号说明书的主轴马达中,轴承200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与由翻边部522确定的固定范围在轴向位于相同高度,因此由于轴承机壳300向翻边部522压入,轴承200的内周面容易变形。并且,翻边部522的下端位于比轴承机壳300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因此无法牢固地支撑轴承机壳30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马达中防止套筒的内周面的变形,且提高容纳套筒的衬套与安装板之间的刚性。本技术例示性的第一方面涉及的马达包括旋转部和将旋转部支撑为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能够旋转的静止部,旋转部具有轴和转子磁铁,静止部具有:套筒,其具有供轴插入的孔,且将轴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带底的大致圆筒状的衬套,其覆盖套筒;安装板,衬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以及定子,其在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配置在所述衬套的周围,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线圈,衬套具有大致圆筒状的衬套圆筒部和衬套底部,套筒插入在所述衬套圆筒部中,所述衬套底部封闭衬套圆筒部的下端,安装板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固定圆筒部,衬套圆筒部的下部压入在所述固定圆筒部中;环状上板部,其从固定圆筒部的上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环状周边部,其从环状上板部的外缘朝向下方;以及安装部,其从环状周边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固定圆筒部的下端位于比固定圆筒部的内周面与衬套圆筒部的外周面间的衬套压入区域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且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与衬套圆筒部的内周面间的套筒固定区域的下端,以及套筒的内周面与轴的外周面间的支撑轴的径向间隙的下端的至少一方,位于比衬套压入区域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盘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存取部、以及机壳,所述马达使盘旋转,所述存取部对盘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中的至少一项,机壳容纳马达以及存取部。风扇具有上述马达以及安装于旋转部的叶轮杯。根据本技术,能够在防止套筒的内周面的变形的同时提高容纳套筒的衬套与安装板间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盘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马达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套筒附近的图。图4是放大表示垫圈附近的图。图5是表示预压磁铁以及凸缘部的图。图6是放大表示衬套的下部以及安装板的中央部的图。图7是表示马达的组装流程的图。图8是表示垫圈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衬套圆筒部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衬套圆筒部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衬套圆筒部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预压磁铁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安装板的中央部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垫圈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凸缘部、垫圈的上部以及预压磁铁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凸缘部、垫圈的上部以及预压磁铁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垫圈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图18是轴流风扇的立体图。符号说明I 马达2静止部4旋转部5夹紧装置9 盘10盘驱动装置11存取部12 机壳21安装板22 定子23 套筒24 衬套25垫圈27预压磁铁31底部周边部32中央凹部34防拔部35凸缘部41转子保持架42转子磁铁43轴61固定圆筒部62环状上板部63环状周边部64安装部70磁性钢板71铁芯背部 72齿部81衬套压入区域82套筒固定区域83径向间隙221定子铁芯222线圈231槽部241衬套圆筒部242衬套底部411盘载置部(盖部)Jl中心轴线Sll S16 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图2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图1是本技术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驱动装置10的剖视图。盘驱动装置10包括马达1、存取部11和将这些容纳在内部的箱状的机壳12。马达I是高度为几毫米至十几毫米的薄型马达。在马达I中,夹紧装置5嵌于盘9的中央孔91中,从而盘9通过夹紧装置5而固定。存取部11包括头111和头移动机构112。头111是对盘9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中的至少一项的光拾取机构。盘9例如使用蓝光盘。也可使用其他种类的光盘。头移动机构112使头111相对于马达I以及盘9移动。头111具有光射出部和受光部。光射出部朝向盘9的下表面发射激光。受光部接受从盘9反射的光。机壳12在上部具有当将盘9安装到盘驱动装置10内以及从盘驱动装置10内取出时开闭的盖部121。在盘驱动装置10中,盘9借助马达I而旋转,头移动机构112使头111向所需位置移动。图2是马达I的纵剖视图。用双点划线表示盘9。马达I包括作为固定组装体的静止部2、作为旋转组装体的旋转部4以及夹紧装置5。旋转部4位于静止部2的上方。静止部2将旋转部4支撑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夹紧装置5设置在旋转部4的上部。静止部2包括大致板状的安装板21、定子22、套筒23、衬套24、垫圈25、电路板26以及环状的预压磁铁27。安装板21由金属形成。衬套24固定在安装板21的中央部210。中央部210为弯曲成向上方突出的台状的部位,且刚性由于弯折而得到提高。衬套24为带底的大致圆筒状,且覆盖套筒23的外周。由此,套筒23容纳于衬套24中。定子22借助垫圈25配置在衬套24的周围。定子22包括定子铁芯221和形成在定子铁芯221上的多个线圈222。定子铁芯221由层叠钢板形成。电路板26配置在安装板21上。预压磁铁27配置在定子铁芯221的比线圈222靠径向内侧的部位的上表面上。旋转部4包括带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架41、转子磁铁42、轴43以及环状橡胶44。转子保持架41由磁性材料形成,且覆盖定子22。转子保持架41在定子22的上侧固定在轴43的上部。转子保持架41包括盖部、圆筒部412以及圆筒状的轴固定部413,盖部成为盘载置部411。盘载置部411大致垂直于中心轴线J 1,并在夹紧装置5的周围扩展。夹紧装置5设置在轴43的上部。环状橡胶44设置在盘载置部411的上表面的外周。盘9借助环状橡胶44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包括:旋转部;以及静止部,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撑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部包括:轴;以及转子磁铁,所述静止部包括:套筒,其具有供所述轴插入的孔,且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带底的圆筒状的衬套,其覆盖所述套筒;安装板,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以及定子,其在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配置在所述衬套的周围,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线圈,所述衬套包括:圆筒状的衬套圆筒部,所述套筒插入在所述衬套圆筒部中;以及衬套底部,其封闭所述衬套圆筒部的下端,所述安装板包括:圆筒状的固定圆筒部,所述衬套圆筒部的下部被压入所述固定圆筒部中;环状上板部,其从所述固定圆筒部的上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环状周边部,其从所述环状上板部的外缘朝向下方;以及安装部,其从所述环状周边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筒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固定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衬套圆筒部的外周面之间的衬套压入区域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与所述衬套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套筒固定区域的下端、以及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与所述轴的外周面之间的支撑所述轴的径向间隙的下端的至少一方,位于比所述衬套压入区域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洋佑岩井优介日高秀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