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共振超导磁体的弱电引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774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3:01
一种用于磁共振超导磁体的弱电引线及其组件,该引线包括铜引线(11),第一黄铜引线(13),第二黄铜引线(14),以及康铜引线(12)。康铜引线(12)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黄铜引线(13)和第二黄铜引线(14),所述第二黄铜引线(14)的另一端连接铜引线(11),其中康铜引线为弯曲绞合结构。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弱电引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可很好的改善超导磁体设备中引线的热传导漏热和引线自身焦耳热漏热方面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磁共振超导磁体的弱电引线及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弱电引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超导磁体的弱电引线。
技术介绍
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的超导磁体是浸泡在温度为_269°C的液氦制冷剂中运行的,保证其成功励磁并稳定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并保持稳定的低温超导环境。但由于液氦的气化潜热相当小,即由其维持的低温环境很容易受到漏进来的热量所破坏,一旦低温超导环境受到破坏就会加剧液氦的蒸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磁体的失超,而失超的发生将会造成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磁共振设备磁体的运行过程中,弱电引线是漏热的主要来源之一,引线漏热主要是沿着电流引线从常温环境向低温环境的漏热和引线自身的焦耳热两部分组成。在现有技术中,磁体内的引线设计多采用二元引线的方法,即在磁体底部各测试端(低温端),采用热导率较大的铜线,而在磁体上部外真空层出线端(高温端)采用热导率较小的康铜线。这种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室温沿着导线传向磁体的漏热,但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当沿着这种二元引线给磁体中各测试端、加热器等供以电流的时候,由于康铜线较大的电阻率带来的自身焦耳热会通过热导率较大的铜引线传递到致冷剂中造成漏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共振超导磁体的弱电引线,包括铜引线,第一黄铜引线,第二黄铜引线以及康铜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康铜引线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黄铜引线和第二黄铜引线,所述第二黄铜引线连接铜引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啸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