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文华专利>正文

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19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37
一种风扇,它包括基座和喷嘴;该基座包括外壳、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其中,第一装置、第二装置、输气管和支管都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多个支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多个支管的出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特别地,但不是排除性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风扇,如家用台扇,用于增加室内、办公室和其它环境中的空气循环和空气流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的一组叶片或叶轮。该组叶片通常位于笼子内,该笼子允许气流穿过,然而却阻止人体接触到旋转的叶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种风扇还存在着人体触及到该组旋转叶片的风险。2009年5月6日公开号为CN 101424279A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810177844.8)公开了一种没有外露叶片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与基座固定的喷嘴,该基座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形成气流的装置,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气流的排气口,所述喷嘴限定开口,所述喷嘴外部的空气被从排气口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所述开口,所述装置包括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由于该种风扇仅使用一个叶轮旋转工作,该叶轮须高速旋转才能获得足够的出风量,而叶轮的高速旋转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低噪声的风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喷嘴,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其中,第一装置、第二装置、输气管和支管都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多个支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多个支管的出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支管的数量通常位于2至15个之间,优选地位于3至8个之间。所述输气管通常位于所述外壳内,以使风扇具有紧凑的结构。所述输气管优选地包括与第二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的多个进气通道,以便为第二装置的进气提供气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数量通常位于2至15个之间,优选地位于3至8个之间。优选地,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所述第二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这样有利于使风扇紧凑。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中心部的空腔和位于所述空腔底部的底板,所述第二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为了使输气管紧凑和提高输气管的输气效率,输气管的多个支管可以环绕第二装置进行设置,也可以部分环绕第一装置进行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包括叶轮壳体,输气管的多个支管环绕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进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装置的马达壳体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装置的叶轮壳体连接。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连接。在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驱动叶轮旋转工作的马达和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壳体,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装置的马达壳体连接。为了使基座的结构紧凑,所述第一装置通常位于第二装置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位于第二装置的下方,并且第一装置的马达的转轴与第二装置的马达的转轴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都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叶轮壳体和位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所述风扇还包括一个马达,第一装置的叶轮和第二装置的叶轮都由该同一马达所驱动。为了减少风扇部件的数量并提高其生产效率,所述输气管可以与第一装置的马达壳体成整体即一体化,也可以与第二装置的叶轮壳体成整体。所述喷嘴通常包括用于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出气流的排气口。所述喷嘴优选地限定开口,喷嘴外面的空气可以被从所述排气口所发射的气流卷吸通过所述开口。所述喷嘴的高度优选地介于200mm至800mm之间,更优选地介于250mm至500mm之间。所述喷嘴优选地包括内部壳体部分和外部壳体部分,它们共同限定所述喷嘴的内部通道和排气口。所述外部壳体部分优选地构成局部重叠所述内部壳体部分,这样能让所述排气口限定在所述内部壳体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部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之间。所述排气口优选地为缝隙状排气口,其排气口在出口处的宽度通常在0.5mm至IOmm之间,优选地在Imm至5mm之间。所述马达可以是交流马达,也可以是直流无刷马达;所述叶轮可以是离心叶轮,也可以是混流叶轮,优选地为混流叶轮。所述叶轮的转速通常位于800rpm至7000rpm之间,优选地位于1200rpm至6500rpm之间。所述基座与喷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还可以是滑动连接。本技术的风扇采用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使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形成并联增压的结构,有利于显著提高气流的升压能力,该种风扇在输出同等出风量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所使用的马达和叶轮的转速,从而有效降低所产生的噪声;另外,该种风扇的输气管其结构紧凑并能高效地传送气 流和为用于形成气流的装置提供进气通道,有利于提高风扇的整体效率并减少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风扇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从图1的F方向观察的沿图1的A— A线所截取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 B线所截取的风扇的下面部分的放大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沿图1的C一C线所截取的放大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输气管的示意图。图6展示了图3中的风扇的下面部分的另一种替换结构。图7展示了图5中的输气管的另一种替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从装置前方观察的本技术的风扇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风扇100包括基座I和位于基座I上的喷嘴2 ;基座I包括底座15和位于底座15上的基部13。基座I具有进气口 7、8,进气口 7、8为形成在基座的外壳14上的孔阵列,空气通过进气口7、8从风扇外部被吸入到外壳14内。喷嘴2包括环形壳体 12、由环形壳体12所限定的内部通道9和排气口 10 ;喷嘴2的下端与基座I的上端固定,喷嘴2限定了开口 11。基座I进一步包括用于允许用户操作风扇100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用户可操作的多个按钮16、17、18。图2展示了风扇的喷嘴2的内部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到,喷嘴2的环形壳体12包括内部壳体部分45和外部壳体部分46,内部壳体部分45包括引导气流流过的引导表面49和使引导表面49所引导的气流不流过的扩张表面50,内部壳体部分45和外部壳体部分46共同限定了内部通道9,在内部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喷嘴,所述基座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用于形成气流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具有多个支管的输气管,其中,第一装置、第二装置、输气管和支管都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多个支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多个支管的出气口相互连通,输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装置的出气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任文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