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058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由旋转编码器、液压马达、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等组成,回转支承的内齿圈与车架固定,回转支承的外圈与车轮悬挂和行星齿轮中心轴连接,液压马达驱动太阳齿轮,内齿圈、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构成一个行星轮系,把液压马达产生的转向力矩加以放大,足以推动车轮悬挂转向。多个行星齿轮均匀布置,使液压马达无需承受径向载荷。液压马达上的旋转编码器为车轮悬挂的转向角度提供控制反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型运输车辆,涉及一种实现大角度转向的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是大件运输的新型装备,具有自带动力、模块组合的特点,随着组合模块数量的增加,整个车组的载重能力可以不断增加。对于大件运输车来说转向机动性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特性,特别是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可以实现直行、横移及各种转向方式,要求转向机构具有运动转角大,转向能力强,结构尺寸小的特点。已有的转向拉杆和齿轮齿条的方式其转向角度受到机构结构和外形尺寸的限制,而蜗杆蜗轮的方式则转向力矩受到外形尺寸的限制,而采用液压马达和行星传动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运动转角大,转向能力强,结构尺寸小的能满足重型运输车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本技术提出的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由车架1、旋转编码器2、液压马达3、回转支承4、车轮悬挂5、齿圈内齿8、行星齿轮9和太阳齿轮10组成,其中:回转支承4的内齿圈与车架I连接,外圈与车轮悬挂5和行星齿轮9的中心轴连接,构成行星架;所述回转支承4内齿圈、行星架及太阳齿轮10构成行星轮系,整个行星轮系位于回转支承4的空间内,太阳齿轮10通过行星轮系与回转支承上的齿圈内齿8相啮合;采用低速液压马达3的液压基块作为动力,液压基块的输出孔通过花键与太阳齿轮10连接;转角编码器2内置于液压马达3内。 本技术中,行星轮系中的多个行星轮9均匀布置,太阳轮10具有浮动性,使液压马达3不承受径向载荷,从而不需要设置相应的轴承组合。本技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的转向机构其转角不受本身结构的限制,可以实现任意大的转角,大大地提高了运输车的转向机动性。由于采用了行星轮系来增加扭矩,单个液压马达就可获得较大的转向力矩。由于多个行星轮对太阳齿轮的径向力互相平衡,加上花键连接具有一定的浮动性,液压马达不承受径向载荷,因此不需设置轴承组合,只要一个液压基块即可产生工作扭矩。行星轮系全部容纳在回转支承的内部空间里,整个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高度很低,特别适合有低货台高度要求的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由于液压马达和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是标准产品,使用者无需自行加工需要特殊设备的内齿圈,本技术制造方便,结构简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B-B剖视图。图中标号:1 一车架;2 —旋转编码器;3 —液压马达;4 一回转支承;5 —车轮悬挂;6 —回转支承与车架连接螺栓;7 —回转支承与悬挂连接螺栓;8 —齿圈内齿;9_行星齿轮;10_太阳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旋转编码器2、液压马达3、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4、行星齿轮9和太阳齿轮10。回转支承4的内齿圈与车架I连接,外圈与车轮悬挂5和行星齿轮9的中心轴连接、相当于行星架,太阳齿轮10与液压马达3连接、作为运动输入。内齿圈、行星架和太阳齿轮10构成一个行星轮系,把液压马达产生的转向力矩进行放大,使单个较小尺寸的液压马达3可以驱动车轮悬挂。整个行星轮系正好布置在回转支承4的空间内部。采用多个均匀行星齿轮9使太阳齿轮10承受的径向载荷相互抵消,液压马达3的输出端无须布置轴承组合来承受径向载荷,因此只需一个液压基块来产生驱动力矩。液压马达3液压基块的后端设置旋转编码器2,使得车轮悬挂5的转向角度得到反馈控制,行星轮系的存在也使反馈的转向角度得到放大,增加了系统分辨率。液压马达3的液压 基块和旋转编码器2的高度很低,可以布置在车架I承载梁的内部,满足低货台车架设计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由车架(I)、旋转编码器(2)、液压马达(3)、带内齿圈(8)的回转支承(4)、车轮悬挂(5)、行星齿轮(9)和太阳齿轮(10)组成,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承(4)的内齿圈(8)与车架(I)连接,回转支承(4)的外圈与车轮悬挂(5)和行星齿轮(9)的中心轴连接,构成行星架;所述回转支承(4)的内齿圈(8)、行星架及太阳齿轮(10)构成行星轮系,整个行星轮系位于回转支承(4)的空间内,太阳齿轮(10)通过行星轮系与回转支承上的齿圈内齿(8)相啮合;液压马达(3)的液压基块输出孔通过花键与太阳齿轮(10)连接;转角编码器(2)内置于液压马达(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行星轮系中的多个行星轮(9)均匀布置,太阳 轮(10)具有浮动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由旋转编码器、液压马达、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等组成,回转支承的内齿圈与车架固定,回转支承的外圈与车轮悬挂和行星齿轮中心轴连接,液压马达驱动太阳齿轮,内齿圈、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构成一个行星轮系,把液压马达产生的转向力矩加以放大,足以推动车轮悬挂转向。多个行星齿轮均匀布置,使液压马达无需承受径向载荷。液压马达上的旋转编码器为车轮悬挂的转向角度提供控制反馈。文档编号B62D5/06GK203142764SQ2013200563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蒋明, 林 章, 归正 申请人:上海电力环保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传动液压转向机构,由车架(1)、旋转编码器(2)、液压马达(3)、带内齿圈(8)的回转支承(4)、车轮悬挂(5)、行星齿轮(9)和太阳齿轮(10)组成,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承(4)的内齿圈(8)与车架(1)连接,回转支承(4)的外圈与车轮悬挂(5)和行星齿轮(9)的中心轴连接,构成行星架;所述回转支承(4)的内齿圈(8)、行星架及太阳齿轮(10)构成行星轮系,整个行星轮系位于回转支承(4)的空间内,太阳齿轮(10)通过行星轮系与回转支承上的齿圈内齿(8)相啮合;液压马达(3)的液压基块输出孔通过花键与太阳齿轮(10)连接;转角编码器(2)内置于液压马达(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林章归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环保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