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69525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并且能平稳开合模的模具开合装置。整个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上模和下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侧安装有气压弹簧,气压弹簧的顶端安装在上模的侧面,气压弹簧的底端安装在下模的侧面。进一步的,上述下模上安装开设有自锁槽的下自锁块,上模上安装上自锁块,还包括自锁撑杆,自锁撑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自锁块上,自锁撑杆的另一端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支撑于下自锁块的自锁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打开和关闭上下模时,可以更加的省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整个开合模过程也由于有了气压弹簧,更加的平稳顺畅,没有冲击,避免了因碰撞导致模具损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具体应用于转动安装的上下模具的打开和关闭。
技术介绍
对于重量较大的铰链式模具,在开模时比较费力且可能需要几个人或其他工具辅助开模。这样一来,会增加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开模和合模时,由于力量的不均匀,容易上下模相互碰撞,造成模具以及产品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并且能平稳开合模的模具开合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上模和下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侧安装有气压弹簧,气压弹簧的顶端安装在上模的侧面,气压弹簧的底端安装在下模的侧面。进一步的是:上述下模上安装开设有自锁槽的下自锁块,上模上安装上自锁块,还包括自锁撑杆,自锁撑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自锁块上,自锁撑杆的另一端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支撑于下自锁块的自锁槽内。更进一步的是:上述上模的自由端上安装有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上下模之间安装了气压弹簧后,在开模和合模时,可以更加的省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当上模的重量较轻时,气压弹簧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可以进行自锁,不需要人工扶持;整个开合模过程也由于有了气压弹簧,更加的平稳顺畅,没有冲击,避免了因碰撞导致模具和产品的损坏。2、本技术还在上下模之间安装了在模具完全打开时能安全自锁的自锁装置,当上下模完全打开时,自锁撑杆会牢靠的支撑在下自锁块的自锁槽内,使得整个模具开合装置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模具打开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具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2-铰接轴,3-下模,4-下自锁块,5-自锁撑杆,6_气压弹簧,7_上自锁块,8-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模具开合装置,包括上模I和下模3,上模I和下模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2铰接安装,上模I和下模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模I和下模3的两侧安装有气压弹簧6,气压弹簧6的顶端安装在上模I的侧面,气压弹簧6的底端安装在下模3的侧面。安装了气压弹簧6后,在开模和合模时,可以更加的省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当上模的重量较轻时,气压弹簧6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可以进行自锁,不需要人工扶持;整个开合模过程也由于有了气压弹簧,更加的平稳顺畅,没有冲击,避免了因碰撞导致模具损坏。当上模的重量较重时,为了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可以安全的进行自锁,下模3上安装开设有自锁槽的下自锁块4,上模I上安装上自锁块7,还包括自锁撑杆5,自锁撑杆5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自锁块7上,自锁撑杆5的另一端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支撑于下自锁块4的自锁槽内。为了便于操作者的开合模操作,上述上模I的自由端上安装有把手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 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包括上模(I)和下模(3),上模(I)和下模(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2)铰接安装,上模(I)和下模(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和下模(3)的两侧安装有气压弹簧(6),气压弹簧(6)的顶端安装在上模(I)的侧面,气压弹簧(6)的底端安装在下模(3)的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3)上安装开设有自锁槽的下自锁块(4),上模(I)上安装上自锁块(7 ),还包括自锁撑杆(5 ),自锁撑杆(5 )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自锁块(7)上,自锁撑杆(5)的另一端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支撑于下自锁块(4)的自锁槽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I)的自由端上安装有把 手(8)。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并且能平稳开合模的模具开合装置。整个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上模和下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侧安装有气压弹簧,气压弹簧的顶端安装在上模的侧面,气压弹簧的底端安装在下模的侧面。进一步的,上述下模上安装开设有自锁槽的下自锁块,上模上安装上自锁块,还包括自锁撑杆,自锁撑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上自锁块上,自锁撑杆的另一端在上下模完全打开时支撑于下自锁块的自锁槽内。本技术在打开和关闭上下模时,可以更加的省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整个开合模过程也由于有了气压弹簧,更加的平稳顺畅,没有冲击,避免了因碰撞导致模具损坏。文档编号B29C33/28GK203141704SQ20132016255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郭永智, 杨坤, 党小明, 李炜 申请人:咸阳勃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开合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3),上模(1)和下模(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2)铰接安装,上模(1)和下模(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3)的两侧安装有气压弹簧(6),气压弹簧(6)的顶端安装在上模(1)的侧面,气压弹簧(6)的底端安装在下模(3)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智杨坤党小明李炜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勃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