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6799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低故障率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包括旋流器二段,所述旋流器二段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存在有一个夹角,且该夹角大于或等于旋流器二段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通过调整旋流器二段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将旋流器二段上的中煤溢流管和底流口调整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的改进可以迫使金属物块和大块矸石在没有加大旋流器压力的情况下顺利排出旋流器,保证了洗选的连续性,也提高了从旋流器二段出来的中煤的纯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煤矿筛选的工业生产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是分选精煤和中煤的常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介质以一定的压力由给介管切向进入旋流器一段,在分选筒内产生离心力场,并形成向下的内螺旋流和向上的外螺旋流。此时,物料(原煤)以中心给料方式由入料管给入旋流器一段中内旋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煤炭颗粒按不同的密度沿旋流器中心到器壁迅速分层:小于分选密度的物料向中心聚集,并随内旋流进入溢流口,成为轻产品(即精煤);大于分选密度的物料穿过分选密度界面向器壁运动,随外旋流经旋流器一段底流口至联接管进入旋流器二段再选。加重质颗粒在离心力及外旋流的推挤作用下,沿圆筒壁向给煤口方向移动,产生浓缩现象,同时也伴有分级作用,使进入旋流器二段的悬浮液密度升高,自然提高了旋流器二段的分选密度,有效地对重产物(即中煤、矸石的混合物)进行再分选,从而得到中间产品(中煤)和重产品(即矸石)。但是传统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有两个缺陷:一、由于旋流器二段中心轴线的与水平面的角度不合理,导致中煤损失偏大、矸石易混入精煤中,以及重介旋流器二段分选效果差、洗选不连续等问题。二、润湿管容易堵塞。以上两个缺陷导致了重介旋流器较高的故障率,影响了实际生产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低故障率的重介旋流器分选>J-U ρ α 装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包括旋流器二段,所述旋流器二段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存在有一个夹角,且该夹角大于或等于旋流器二段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进一步的是,包括设设置于旋流器二段内的中心溢流管,所述中心溢流管的长度在现有基础上加长。进一步的是,所述润湿管在保证水流量的基础上将喷头数量设置为两个。进一步的是,所述润湿管与混料桶之间的间距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旋流器二段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将旋流器二段上的中煤溢流管和底流口调整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的改进可以迫使金属物块和大块矸石在没有加大旋流器压力的情况下顺利排出旋流器,保证了洗选的连续性,也提高了从旋流器二段出来的中煤的纯度。本技术可以应用于煤矿筛选的工业生产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润湿管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旋流器一段1、精煤溢流管11、混料桶2、润湿管21、喷头211、润湿管入口 212、混料桶入口 22、连接弯管3、旋流器二段4、中煤溢流管41、底流口 42、夹角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包括旋流器二段4,所述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存在有一个夹角α,且该夹角α大于或等于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夹角α的具体数值可在保证旋流器二段4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确定。传统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上,其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是平行的,因此由于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存在一个锥度,因此会出现需要分离的物料难以通过所述锥体并通过底流口 42排出。本技术通过调整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让该夹角等于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既可以保证物料在旋流器二段4旋转时即可自行从底流 口 42排出。各个生产厂因所使用的原料不同,设计产能的不同,设备的规格和相应部件的尺寸通常有一定区别,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适度增加中心溢流管的长度,可达到延长分选时间从而有效增加中煤产率的目的。为了延长分选时间,增加中煤产率,可以将设置于旋流器二段4内的中心溢流管的长度在现有基础上加长。所称的“现有基础”,是指现有设备因原料不同等原因所致的各部件的不同设计尺寸,具体应加长多少,可以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得到中心溢流管的长度增加值。同样的,专利技术人也发现,为了减少扰流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事故源,降低了润湿管21的事故率,在保证水流量的基础上,可将所述润湿管21的喷头211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传统润湿管21上有四个喷头211,但这增加了扰流的影响从而得不到稳定的水流,且加大了润湿管21的事故率。将喷头211数减少可以大大降低扰流,保证水与物料混合的效果。同样的,为了减小润湿管21与混料桶2之间的切向入料口角度,同时保证了维修的可操作性,润湿管21与混料桶2之间的间距在现有基础上加大,这样的改进可以给维修带来更大的空间,便于维修。另外,如图2所示,水流从润湿管入口 212进入到混料桶2,也可以因为间距的加大而减小了入料口角度,从而带来稳定和较为分散的水流,加强了水与物料混合的效果。实施例某厂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其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为11.5°:改造前: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0°。旋流器二段4内的中心溢流管的长度为805mm,底流口 42的直径为Φ240mm,润湿管21的切入角度为62°,润湿管21与混料桶2的间距为150mm,润湿管21的喷头211数为四个,润湿管21管径为89mm。改造后:其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为11.5°,从而保证夹角α等于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旋流器二段4内的中心溢流管的长度延长至955mm,底流口 42的直径增大至Φ 280mm,润湿管21与混料桶2的间距加大至400mm,相应将润湿管21的切入角度调整为36°,润湿管21的喷头211数减少为两个,润湿管21管径增大至Φ 108mm。对于改造后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在改造后有以下数据可以得出其有益效果:表I重介旋流器改进前后的生产状况对比权利要求1.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包括旋流器二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存在有一个夹角(α),且该夹角(α)大于或等于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旋流器二段(4)内的中心溢流管,所述中心溢流管的长度在现有基础上加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管(21)的喷头(211)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管(21)与混料桶(2)之间的间距在现有基础上加大。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管(21)与混料桶(2)之间的间距在 现有基础上加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低故障率的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包括旋流器二段,所述旋流器二段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存在有一个夹角,且该夹角大于或等于旋流器二段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通过调整旋流器二段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将旋流器二段上的中煤溢流管和底流口调整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的改进可以迫使金属物块和大块矸石在没有加大旋流器压力的情况下顺利排出旋流器,保证了洗选的连续性,也提高了从旋流器二段出来的中煤的纯度。本技术可以应用于煤矿筛选的工业生产领域。文档编号B04C5/00GK203140178SQ201320120670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包括旋流器二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二段(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存在有一个夹角(α),且该夹角(α)大于或等于旋流器二段(4)前端的锥体的圆锥半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钦赵茂森杨锡岭李发富吴克勇唐莉英彭先华姜旭锋王金海袁文艮万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精煤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