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增贵专利>正文

一种护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556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拦,包括隔拦,相邻隔拦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还设有辅助管,辅助管内设有传动柱;上连接座包括按键、带有内齿轮的上旋转座、第一弹簧、上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旋转漏斗;第一弹簧和上齿轮放置在旋转漏斗的第一空腔内,上齿轮分别与上旋转座的内齿轮、旋转漏斗的内齿轮相啮合;旋转漏斗的第二空腔设有铆钉和垫片,辅助管上端插在第二空腔内,按键的凸柱伸入第二空腔内,铆钉下端与传动柱相互接触;下连接座包括带有内齿轮的下旋转座、第二弹簧、下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底座;第二弹簧和下齿轮放置在下旋转座与底座形成的空腔内,下齿轮分别与下旋转座的内齿轮、底座的内齿轮相啮合;下旋转座设有容纳辅助管的凹槽。具有不需要用辅助工具、便于使用、拆装和折叠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护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婴儿用护拦,包括隔拦,相邻隔拦之间通过螺钉、螺母连接在一起,当要改变相邻隔拦之间的夹角时,需要用工具拧松螺钉与螺母,调节到适合的角度后又要用工具拧紧螺钉与螺母,折叠时也是需要先用工具拧松螺钉与螺母才能折叠,存在需要用辅助工具,使用困难,折叠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用辅助工具、使用容易和折叠方便的护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拦,包括隔拦,相邻隔拦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还设有辅助管,辅助管内设有传动柱;上连接座包括按键、带有内齿轮的上旋转座、第一弹簧、上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旋转漏斗;第一弹簧和上齿轮放置在旋转漏斗的第一空腔内,上齿轮分别与上旋转座的内齿轮、旋转漏斗的内 齿轮相啮合;旋转漏斗的第二空腔设有铆钉和垫片,辅助管上端插在第二空腔内,按键的凸柱伸入第二空腔内,铆钉下端与传动柱相互接触;下连接座包括带有内齿轮的下旋转座、第二弹簧、下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底座;第二弹簧和下齿轮放置在下旋转座与底座形成的空腔内,下齿轮分别与下旋转座的内齿轮、底座的内齿轮相啮合;下旋转座设有容纳辅助管的凹槽。所述传动柱上端套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弹压在垫片上,下端弹压在辅助管上端。所述传动柱具有上凸环和下凸环,下凸环和辅助管底壁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辅助管内固定一可与上凸环接触的管塞。所述按键具有若干个扣接在上旋转座的倒扣。所述凸柱套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上端弹压在按键上,下端弹压在上旋转座上。所述下旋转座还设有导向缺口,导向缺口与凹槽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护拦在需要折叠或调节隔拦之间的角度时,只需按下按键,就会使上齿轮不与上旋转座内齿轮相啮合,同时按键的凸柱挤压铆钉,铆钉作用在传动柱上,传动柱向下移动带动下齿轮向下移动使下齿轮不与下旋转座内齿轮相啮合,从而使相邻两隔拦相对旋转;松开按键,上齿轮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复位,恢复与上旋转座内齿轮相啮合,下齿轮也在第二弹簧作用下复位,恢复与下旋转座内齿轮相啮合,从而限定相邻两隔拦相对旋转,具有不需要用辅助工具、便于使用、拆装和折叠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参考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后的参考图;图3是连接座与辅助管装配在一起的剖视图;图4是连接座与辅助管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护拦,包括隔拦1,相邻隔拦I之间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包括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上连接座2与下连接座3之间还设有辅助管4,辅助管4内设有传动柱41 ;上连接座2包括按键21、带有内齿轮的上旋转座22、第一弹簧23、上齿轮24和带有内齿轮的旋转漏斗25,第一弹簧23和上齿轮24放置在旋转漏斗25的第一空腔251内;在第一弹簧23弹力作用下使上齿轮24分别与上旋转座22的内齿轮、旋转漏斗25的内齿轮相啮合。旋转漏斗25的第二空腔252设有铆钉26和垫片27,垫片27固定在第二空腔252内防止铆钉26从第二空腔252掉下。辅助管4上端插在第二空腔252内,按键21的凸柱211伸入第二空腔252内,铆钉26下端与传动柱41相互接触。下连接座3包括带有内齿轮的下旋转座31、第二弹簧32、下齿轮33和带有内齿轮的底座34 ;第二弹簧32和下齿轮33安装在下旋转座31与底座34形成的空腔内,在第二弹簧32弹力作用下使下齿轮33分别与下旋转座31的内齿轮、底座34的内齿轮相啮合。传动柱41上端套接有第三弹簧28,第三弹簧28上端弹压在垫片27上,下端弹压在辅助管4上端;传动柱41设有上凸环411和下凸环412 ;下凸环412与辅助管4底壁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42,辅助管4内固定一可与上凸环411接触的管塞43,管塞43作用于上凸环411防止传动柱41从辅助管4脱出。按键21具有四个扣接在上旋转座22的倒扣212,凸柱211套接有第五弹簧29,第五弹簧29上端弹压在按键21 上,下端弹压在上旋转座22上。下旋转座31设有容纳辅助管4的凹槽311,下旋转座31还设有导向缺口 312,导向缺口 312与凹槽311相连通。当要拆下辅助管4时,只需向辅助管4施加向上的推力,辅助管4下端就可以从凹槽311脱出,然后从导向缺口 312向外退,这样就能使辅助管4下端从下旋转座31分离;再向辅助管4施加向下的拉力时就可以使辅助管4上端从旋转漏斗25的第二空腔252脱出,从而拆下辅助管4。折叠或调节隔拦I之间的角度时,只需按下按键21,就会使上齿轮24不与上旋转座22内齿轮相啮合,同时按键21的凸柱211挤压铆钉26,铆钉26作用在传动柱41上,传动柱41向下移动带动下齿轮33向下移动使下齿轮33不与下旋转座31内齿轮相啮合,从而使相邻两隔拦I相对旋转;也可折叠在一起(如图4所示)。松开按键21,上齿轮24在第一弹簧23作用下复位,恢复与上旋转座22内齿轮相啮合,下齿轮33也在第二弹簧32作用下复位,恢复与下旋转座31内齿轮相啮合,从而限定相邻两隔拦I相对旋转,具有不需要用辅助工具、使用容易和折叠方便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护拦,包括隔拦,其特征在于相邻隔拦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还设有辅助管,辅助管内设有传动柱; 上连接座包括按键、带有内齿轮的上旋转座、第一弹簧、上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旋转漏斗;第一弹簧和上齿轮放置在旋转漏斗的第一空腔内,上齿轮分别与上旋转座的内齿轮、旋转漏斗的内齿轮相啮合;旋转漏斗的第二空腔设有铆钉和垫片,辅助管上端插在第二空腔内,按键的凸柱伸入第二空腔内,铆钉下端与传动柱相互接触; 下连接座包括带有内齿轮的下旋转座、第二弹簧、下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底座;第二弹簧和下齿轮放置在下旋转座与底座形成的空腔内,下齿轮分别与下旋转座的内齿轮、底座的内齿轮相啮合;下旋转座设有容纳辅助管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上端套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弹压在垫片上,下端弹压在辅助管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具有上凸环和下凸环,下凸环和辅助管底壁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辅助管内固定一可与上凸环接触的管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具有若干个扣接在上旋转座的倒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套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上端弹压在按键上,下端弹压在上旋转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护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转座还设有导向缺口,导 向缺口与凹槽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护拦,包括隔拦,相邻隔拦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还设有辅助管,辅助管内设有传动柱;上连接座包括按键、带有内齿轮的上旋转座、第一弹簧、上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旋转漏斗;第一弹簧和上齿轮放置在旋转漏斗的第一空腔内,上齿轮分别与上旋转座的内齿轮、旋转漏斗的内齿轮相啮合;旋转漏斗的第二空腔设有铆钉和垫片,辅助管上端插在第二空腔内,按键的凸柱伸入第二空腔内,铆钉下端与传动柱相互接触;下连接座包括带有内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拦,包括隔拦,其特征在于相邻隔拦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还设有辅助管,辅助管内设有传动柱;上连接座包括按键、带有内齿轮的上旋转座、第一弹簧、上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旋转漏斗;第一弹簧和上齿轮放置在旋转漏斗的第一空腔内,上齿轮分别与上旋转座的内齿轮、旋转漏斗的内齿轮相啮合;旋转漏斗的第二空腔设有铆钉和垫片,辅助管上端插在第二空腔内,按键的凸柱伸入第二空腔内,铆钉下端与传动柱相互接触;下连接座包括带有内齿轮的下旋转座、第二弹簧、下齿轮和带有内齿轮的底座;第二弹簧和下齿轮放置在下旋转座与底座形成的空腔内,下齿轮分别与下旋转座的内齿轮、底座的内齿轮相啮合;下旋转座设有容纳辅助管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贵
申请(专利权)人:李增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