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旭森专利>正文

一种包装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523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管,其包括具有环形槽和纵向导槽的中管、通过所述环形槽套接与所述中管的下部并具有内螺旋槽的底壳、间隙地套设于所述中管内并具有侧向延伸的定位杆的内桶、套设于所述中管顶部的顶盖,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纵向导槽并卡接于所述内螺旋槽处,所述内桶还设有U型通槽使其内侧形成弹性悬片,该弹性悬片的外表面设有凸起与中管的内表面抵触。在加大中管与内桶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设置凸起于间隙处形成点接触而减少内桶的晃动,保持其稳定性,凸起与中管点接触且凸起位置形成悬片状而具有更好的弹性,凸起与中管之间的摩擦力大为减少,从而不影响内桶及其承载物的伸缩,包装管旋扭轻松拧出、使用舒适且配合稳定不晃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装口红或唇膏等物品的包装管。
技术介绍
目前的包装管为管套桶结构,普遍采用塑料材料制作,为了使内桶减少晃动可以将管与内桶之间设计为极少间隙的紧密配合,然而塑料的缩水率等原因可以导致零件的尺寸误差,误差可能导致小间隙的管与内桶无法轻松拧出,导致使用不便,需要较大旋扭力,使用者手感不舒适。然而预留较大间隙有会导致其配合间隙过大而出现内桶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钮轻松拧出、使用舒适且配合稳定不晃动的包装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管,其包括具有环形槽和纵向导槽的中管、通过所述环形槽套接与所述中管的下部并具有内螺旋槽的底壳、间隙地套设于所述中管内并具有侧向延伸的定位杆的内桶、套设于所述中管顶部的顶盖,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纵向导槽并卡接于所述内螺旋槽处,所述内桶还设有U型通槽使其内侧形成弹性悬片,该弹性悬片的外表面设有凸起与中管的内表面抵触。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与所述定位杆在内桶周向偏移一定角度。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中管内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移至所述纵向导槽顶端时所述凸起对应地卡入所述定位孔。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中管绕所述定位孔开设通槽。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纵向导槽顶端横拐形成上定位槽,所述中管内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落入上定位槽时所述凸起对应地卡入所述定位孔。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中管绕所述定位孔开设通槽。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纵向导槽底端横拐形成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入口处设有凸扣从而缩小下定位槽的入口。作为本技术包装管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定位槽的入口处侧边设有开缝。本技术的有益 效果在于:旋拧底壳,定位杆卡入内螺旋槽,在内螺旋槽的推动下,定位杆沿纵向导槽作升降运动,实现内桶所承载的唇膏或口红等物品的伸出或缩回。在加大中管与内桶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设置凸起于间隙处形成点接触而减少内桶的晃动,保持内桶的稳定性,凸起与中管点接触且凸起位置三向设为通槽使其形成悬片状而具有更好的弹性,凸起与中管之间的摩擦力大为减少,从而不影响内桶及其承载物的伸缩,进而使得包装管旋扭轻松拧出、使用舒适且配合稳定不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的整体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实施例的第一配合状态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实施例的第二配合状态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实施例的第三配合状态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 6所示,本技术一种包装管,其包括具有环形槽22和纵向导槽25的中管20、通过所述环形槽22套接与所述中管20的下部并具有内螺旋槽15的底壳12、间隙地套设于所述中管20内并具有侧向延伸的定位杆32的内桶30、套设于所述中管20顶部的顶盖10,所述定位杆32穿过所述纵向导槽25并卡接于所述内螺旋槽15处,所述内桶30还设有U型通槽35使其内侧形成弹性悬片36,该弹性悬片36的外表面设有凸起38与中管20的内表面抵触。旋拧底壳12,定位杆32卡于内螺旋槽15,在内螺旋槽15的推动下和纵向导槽25的周向限位作用下,定位杆32沿纵向导槽25作升降运动,图4所示的定位杆32位于纵向导槽25处,实现内桶所承载的唇膏或口红等物品的伸出或缩回。在加大中管20与内桶30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设置凸起38于间隙处形成点接触而减少内桶30的晃动,保持内桶30的稳定性,凸起38与中管20点接触且凸起位置三向设为通槽使其形成悬片状而具有更好的弹性,凸起38与中管20之间的摩擦力大为减少,从而不影响内桶及其承载物的伸缩,进而使得包装管旋扭轻松拧出、使用舒适且配合稳定不晃动。凸起为至少两处,两处凸起可以支撑使得内桶外壁面与中管内壁面之间,始终保持弹性摩檫,摩擦力较均匀,使得产品使用过程旋钮轻松。三点凸起可以使得中管与内桶之间的支撑更加稳定,进一步减少晃动的程度。更佳地,所述凸起38与所述定位杆32在内桶周向偏移一定角度,形成错位,避免凸起38落入纵向导槽25而失去支撑限位作用。更佳地,所述中管20内侧面设有定位孔28,所述定位杆32移至所述纵向导槽25顶端时所述凸起38对应地卡入所述定位孔28。从而可以锁定中管与内桶,拧出后锁定的内桶30在使用其承载物时不会自动缩回,方便使用者操作。更佳地,所述中管20绕所述定位孔28开设通槽,该通槽为半环形、U形等形状从而使得定位孔28的基座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使其易于与凸起进行配合。定位孔可以是通孔或盲孔。更佳地,所述纵向导槽25顶端横拐形成上定位槽21,所述中管20内侧面设有定位孔28,所述定位杆32落入上定位槽21时所述凸起38对应地卡入所述定位孔28,如图5所示,此时锁定中管20与内桶30,上定位槽21可以配合内螺旋槽15限定定位杆32的纵向位置,从而稳定的锁定内桶与中管的位置。同样地,所述中管20绕所述定位孔28开设通槽以增加产品的使用舒适性。更佳地,所述纵向导槽25底端横拐形成下定位槽29,所述下定位槽29入口处设有凸扣18从而缩小下定位槽29的入口,使得内桶30缩回后定位杆32通过入口处挤过凸扣18卡入下定位槽29内实现缩回后的锁定,参考图6所示。更佳地,所述下定位槽29的入口处侧边设有开缝19,使得凸扣18处具有弹性,便于定位杆32的推入和推出。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环形槽和纵向导槽的中管、通过所述环形槽套接与所述中管的下部并具有内螺旋槽的底壳、间隙地套设于所述中管内并具有侧向延伸的定位杆的内桶、套设于所述中管顶部的顶盖,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纵向导槽并卡接于所述内螺旋槽处,所述内桶还设有U型通槽使其内侧形成弹性悬片,该弹性悬片的外表面设有凸起与中管的内表面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定位杆在内桶周向偏移一定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内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移至所述纵向导槽顶端时所述凸起对应地卡入所述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绕所述定位孔开设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槽顶端横拐形成上定位槽,所述中管内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落入上定位槽时所述凸起对应地卡入所述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绕所述定位孔开设通槽。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槽底端横拐形成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入口处设有凸扣从而缩小下定位槽的入口。8.根据权利要 求7所述的包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槽的入口处侧边设有开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环形槽和纵向导槽的中管、通过所述环形槽套接与所述中管的下部并具有内螺旋槽的底壳、间隙地套设于所述中管内并具有侧向延伸的定位杆的内桶、套设于所述中管顶部的顶盖,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纵向导槽并卡接于所述内螺旋槽处,所述内桶还设有U型通槽使其内侧形成弹性悬片,该弹性悬片的外表面设有凸起与中管的内表面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森
申请(专利权)人:李旭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