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938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却设备,其包括一柜体、一冰水主机以及一第二盘管。冰水主机配置于柜体内。冰水主机具有一第一盘管及一风扇。风扇提供一散热气流。第二盘管配置于柜体上。散热气流对第一盘管及第二盘管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设备,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大型的空调系统一般多应用于工厂、办公大楼、百货公司、旅馆或机场等诸多场合,其造冷方式是由冰水主机制造冰水,再将冰水输送至欲冷却的场合(可称之为负载)与空气做热交换,以产生冷气。近来,为了因应节能需求,冷却设备必须提供具有较高温度的冰水,此为一般冰水主机所无法达成,故需要额外配置一套干式冷凝模块来提供较高温度的冰水,所述干式冷凝模块多由盘管及风扇所组成。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干式冷凝模块利用环境低温即可提供冰水,然而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仍须通过冰水主机的致冷能力来提供冰水。因此,冰水主机与干式冷凝模块通常为两套系统分开设置而较为占用配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设备,可节省配置空间。为达上述目的,本 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却设备,其包括一柜体、一冰水主机以及一第二盘管。冰水主机配置于柜体内且具有一第一盘管及一风扇。风扇提供一散热气流。第二盘管配置于柜体上。散热气流对第一盘管及第二盘管进行散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冰水主机包括一冷凝器、一蒸发器、一压缩机、一膨胀阀及一第一循环管路。第一盘管配置于冷凝器。第一循环管路连接压缩机、第一盘管、膨胀阀及蒸发器。冷却设备还包括一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连接蒸发器及第二盘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柜体具有一第一通风口及一第二通风口。风扇朝向第一通风口,第二盘管配置于第二通风口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冷却设备还包括一清洗装置,配置于柜体上且用以清洗第二盘管。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却设备,包括一柜体、一冷却水塔以及一盘管。冷却水塔配置于柜体内且具有一风扇。风扇适于提供一散热气流。盘管配置于柜体上。散热气流对盘管进行散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冷却设备还包括一冰水主机,连接冷却水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冰水主机包括一冷凝器、一蒸发器、一压缩机、一膨胀阀及一第一循环管路。冷凝器连接冷却水塔。第一循环管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冷却设备还包括一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连接蒸发器及盘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冷却设备还包括一控制器,用以控制第一循环管路内的一第一冷媒进行循环,且用以控制第二循环管路内的一第二冷媒进行循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高于一第一温度时,上述的控制器仅控制第一冷媒进行循环。当环境温度低于一第二温度时,控制器仅控制第二冷媒进行循环,其中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介于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时,上述的控制器控制第一冷媒进行循环且控制第二冷媒进行循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柜体具有一第一通风口及一第二通风口。风扇朝向第一通风口。盘管配置于第二通风口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柜体具有一顶壁及一侧壁。第一通风口位于顶壁,第二通风口位于侧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冷却设备还包括一清洗装置,配置于柜体上且用以清洗盘管。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冰水主机(或冷却水塔)配置于柜体内且第二盘管配置于柜体上,因此冰水主机(或冷却水塔)的风扇除了可对冰水主机本身的第一盘管(或冷却水塔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散热之外,还可对柜体上的第二盘管进行散热。换言之,柜体上的第二盘管以及冰水主机(或冷却水塔)共用风扇,第二盘管与风扇可如同传统干式冷凝模块般作用,因此不需以两套系统分开设置的方式来配置冰水主机与干式冷凝模块,而可节省配置空间。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却设备的俯视 图2为图1的冷却设备的冷却循环示意图;图3为图1的冷却设备的部分构件方块图;图4为图1的冷却设备沿视角V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冷却设备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冷却设备的冷却循环示意图;图7为图6的冷却设备的部分构件方块图;图8为图5的冷却设备沿视角V的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冷却设备110、210:柜体112、212:第一通风口114、214:第二通风口116、216:顶壁118、218:侧壁119、219:侧壁120>240:冰水主机120a、240a:第一循环管路122、242:冷凝器122a:第一盘管123,243:蒸发器124、244:压缩机125、245:膨胀阀126、246:控制器128,222:风扇129、249:第一冷媒130:第二盘管130a、230a:第二循环管路132:第二冷媒140,250:清洗装置220:冷却水塔230:盘管T:环境温度Tl:第一温度T2:第二温度 V:视角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却设备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冷却设备的冷却循环示意图。为使附图较为清楚,图1未绘示出柜体110的顶壁116(绘示于图4)。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设备100包括一柜体110、至少一冰水主机120 (绘示为两个)以及一第二盘管130。冰水主机120配置于柜体110内且具有一第一盘管122a及至少一风扇128(绘示为四个)。第二盘管130配置于柜体110上。风扇128用以提供一散热气流,所述散热气流对冰水主机120的第一盘管122a及柜体110上的第二盘管130进行散热。在上述配置之下,柜体110上的第二盘管130以及冰水主机120的第一盘管122a共用风扇128,第二盘管130与风扇128可如同传统干式冷凝模块般作用,因此不需以两套系统分开设置的方式来配置冰水主机与干式冷凝模块,而可节省配置空间。详细而言,冰水主机120包括一冷凝器122、一蒸发器123、一压缩机124、一膨胀阀125及一第一循环管路120a。第一盘管122a配置于冷凝器122,第一循环管路120a连接压缩机124、第一盘管122a、膨胀阀125及蒸发器126。冷凝器122、蒸发器123、压缩机124以及膨胀阀125通过第一循环管路120a的连接而构成冷媒蒸气压缩循环(Vapor-CompressionRefrigerant cycle),其作用原理如同现有冰水主机的作用原理,于此不加以赘述。冷却设备100还包括一第二循环管路130a,第二循环管路130a连接蒸发器123及第二盘管130。图3为图1的冷却设备的部分构件方块图。请参考图2及图3,冷却设备100还包括一控制器126,用以控制第一循环管路120a内的一第一冷媒129进行循环,以在蒸发器123产生低温的冰水对负载进行冷却。此外,控制器126也可控制第二循环管路130a内的一第二冷媒132进行循环,以在蒸发器123产生低温的冰水对负载进行冷却。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冷却设备100利用单一控制器126控制第一循环管路120a内的第一冷媒129的循环及第二循环管路130a内的第二冷媒132的循环,以便于切换第一冷媒129的循环及第二冷媒132的循环,以下对此加以举例说明。当环境温度T高于一第一温度Tl时(如夏天),第二盘管130、风扇128及第二循环管路130a的运作将不足以提供低温的冰水,此时控制器126仅控制第一循环管路120a内的第一冷媒129进行循环,以通过冷凝器122、蒸发器123、压缩机124、膨胀阀125及风扇128的运作提供低温的冰水。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设备,包括:柜体;冰水主机,配置于该柜体内且具有第一盘管及风扇,其中该风扇提供一散热气流;以及第二盘管,配置于该柜体上,其中该散热气流对该第一盘管及该第二盘管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正明吴明璋萧伟宗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