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834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焦化行业炼焦化工产品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焦油氨水分离槽和焦油贮槽内焦油易发生沉积和堵塞的位置设置流体疏通装置,流体疏通装置通过控制器定时工作,杜绝因焦油渣沉积造成的堵塞现象。装置包括流体疏通装置一和流体疏通装置二,流体疏通装置一为空心管状结构、沿焦油氨水分离槽的锥形槽底平行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二为多分支管状结构、平行排布在焦油贮槽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设备焦油渣沉积及管道堵塞现象明显改善;2)操作连续性提高,检修次数明显减少;3)超级离心机操作稳定,分离效果显著提高;4)操作环境明显改善,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焦化行业炼焦化工产品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烟装煤技术在冶金焦化行业广泛应用,其方法是将部分循环氨水加压至1.8 3.0MPa,从桥管喷入时产生强大的吸力,将装煤作业时产生的烟尘吸入集气管,以实现无烟装煤。伴随着强大的吸力,很多的煤粉、焦粉、炭化室顶部热解产生的游离碳会进入集气管,这使得焦油中焦油渣含量由原来的0.15% 0.3%提高到0.4% 1%。目前,焦化厂普遍采用立式焦油氨水分离槽来对焦油氨水进行静置分离,焦油在锥形底内液体压力作用下,由分离槽中部的焦油出口管自流到焦油中间槽,短暂停留后,由焦油中间泵送入超级离心机进行高效分离。分离后的焦油自流入焦油槽,由焦油泵输送到油库中的焦油贮槽再次静置分离,除水后得到焦油产品。由于焦油渣含量的升高,使得焦油氨水分离槽和油库焦油贮槽底部的焦油渣沉积速度加快,焦油渣排出口极易阻塞,影响设备及管道正常使用,需定期吹扫处理。一旦发生堵塞,只能人工用扦子疏通,掏出阻塞物,并启用备用管道、设备。因此目前的焦油系统存在如下缺点:1)设备底部焦油渣易沉积,管道易堵塞;2)操作连续性差,设备管道检修频繁;3)超级离心机操作不稳定,分离效果差;4)清理设备及管道时,操作环境恶劣危险,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及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现有焦油系统,提高焦油系统的操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彻底解决焦油设备中的焦油沉积堵塞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主要是在焦油氨水分离槽和焦油贮槽内焦油易发生沉积和堵塞的位置设置流体疏通装置,流体疏通装置通过控制器定时工作,杜绝因焦油渣沉积造成的堵塞现象,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I)沿焦油氨水分离槽的锥形槽底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一,在焦油贮槽底部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二,流体疏通装置一的进液口与排放焦油氨水分离槽底流的中间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出液口正对焦油氨水分离槽锥底开口处,流体疏通装置一借助中间泵的压力利用焦油氨水分离槽内焦油混合物形成局部液流循环,将锥底开口处的沉积吹走;2)流体疏通装置二为多个平行排布在焦油贮槽底部,流体疏通装置二的进液口与搅拌循环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二的出液口垂直指向焦油贮槽底,搅拌循环泵的进口与焦油贮槽内相连通,控制器将流体疏通装置二分为两组,两组液体疏通装置定时轮换工作,防止槽底沉积。实现上述工艺的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装置,包括流体疏通装置一和流体疏通装置二,流体疏通装置一为空心管状结构、沿焦油氨水分离槽的锥形槽底平行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一的一端与设于焦油氨水分离槽锥底开口处的中间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另一端正对锥底开口处;流体疏通装置二为多分支管状结构,多个流体疏通装置二平行排布在焦油贮槽底部,流体疏通装置二的进液端与搅拌循环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二的支管出口端垂直指向焦油贮槽底,搅拌循环泵的进口与焦油贮槽内部相连通;所述流体疏通装置二上设有电控阀,电控阀依次编号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控制器控制奇数组和偶数组的电控阀定时轮换开关。所述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出液端设有若干个侧扫支管,侧扫支管与主管的夹角为45° 90°,离出液端最近的侧扫支管与出液端之间的距离不少于200mm,相邻侧扫支管间距不少于1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底部焦油渣沉积及管道堵塞现象明显改善;2)操作连续性提高,设备管道检修次数明显减少;3)超级离心机操作稳定,分离效果显著提高,焦油产品质量好;4)操作环境明显改善,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焦油系统工艺流程图;图2-1、图2-2是本专利技术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局部详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流体疏通装置二控制连接示意图。`图中:1-流体疏通装置一 2-焦油氨水分离槽 3-锥形槽底 4-锥底开口5-电控阀 6-中间泵7-流体疏通装置二 8-焦油贮槽9-流量调节装置10-离心机11-控制器12-焦油渣箱13-搅拌循环泵14-焦油槽15-侧扫支管16-焦油泵17-主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流程图,焦油氨水分离槽2底流经中间泵6、流量调节装置9与离心机10相连,离心机10分离出的固体焦油渣进入焦油渣箱12,分离出的焦油进入焦油槽14,焦油槽14的出口经焦油泵16进入焦油贮槽8,焦油贮槽底部设有搅拌循环泵13。含焦油渣的焦油混合物从焦油氨水分离槽2的锥底开口 4由中间泵6直接抽出,中间泵6将一部分混合物打入流体疏通装置一 1,对锥底3进行搅拌;另一部分混合物经流量调节装置9送至离心机10进行高效分离,焦油槽14内的产品焦油通过焦油泵16输送到油库的焦油贮槽8中。焦油贮槽设有搅拌循环泵13,部分产品焦油经焦油搅拌循环泵13送入流体疏通装置二 7中,对焦油贮槽8底部沉积的焦油渣进行搅拌。流体疏通装置一 I沿焦油氨水分离槽2的锥形槽底3平行设置,其一端与中间泵6的出口管相连,另一端正对锥底开口 4处,可以直接冲刷焦油氨水分离槽锥底的管口 ;流体疏通装置二 7为多分支管状结构,多个流体疏通装置二 7平行排布在焦油贮槽8底部,流体疏通装置二 7的进液端与搅拌循环泵13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二 7的支管出口端垂直指向焦油贮槽8槽底,搅拌循环泵13的进口与焦油贮槽8内部相连通;见图2-1,是无侧扫支管的流体疏通装置一结构。图2-2,是带侧扫支管的流体疏通装置一结构,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出液端设有2 4个侧扫支管15,侧扫支管15与主管17的夹角(α )为45 90°,离出液端最近的侧扫支管15与出液端之间的距离(hi)不少于200mm,相邻侧扫支管15间距(h2)不少于150mm,这样不仅可以冲刷锥底管口,还能利用侧扫支管15产生的漩涡流对锥底侧壁进行冲刷。见图3,是本专利技术流体疏通装置二控制连接示意图,焦油搅拌循环泵13出口总管分出8根支管,分别与焦油贮槽底部8个流体疏通装置二 7相连,每路流体疏通装置二 7上设有一个电控阀5,电控阀5依 次编号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控制器11控制奇数组和偶数组的电控阀5定时轮换开关,可以保持焦油贮槽底部搅拌均匀,经过搅拌后,贮槽底部焦油渣沉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焦油氨水分离槽和焦油贮槽内焦油易发生沉积和堵塞的位置设置流体疏通装置,流体疏通装置通过控制器定时工作,杜绝因焦油渣沉积造成的堵塞现象,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沿焦油氨水分离槽的锥形槽底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一,在焦油贮槽底部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二,流体疏通装置一的进液口与排放焦油氨水分离槽底流的中间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出液口正对焦油氨水分离槽锥底开口处,流体疏通装置一借助中间泵的压力利用焦油氨水分离槽内焦油混合物形成局部液流循环,将锥底开口处的沉积吹走; 2)流体疏通装置二为多个平行排布在焦油贮槽底部,流体疏通装置二的进液口与搅拌循环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二的出液口垂直指向焦油贮槽底,搅拌循环泵的进口与焦油贮槽内相连通,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焦油系统焦油渣沉积堵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焦油氨水分离槽和焦油贮槽内焦油易发生沉积和堵塞的位置设置流体疏通装置,流体疏通装置通过控制器定时工作,杜绝因焦油渣沉积造成的堵塞现象,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沿焦油氨水分离槽的锥形槽底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一,在焦油贮槽底部设置流体疏通装置二,流体疏通装置一的进液口与排放焦油氨水分离槽底流的中间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一的出液口正对焦油氨水分离槽锥底开口处,流体疏通装置一借助中间泵的压力利用焦油氨水分离槽内焦油混合物形成局部液流循环,将锥底开口处的沉积吹走;2)流体疏通装置二为多个平行排布在焦油贮槽底部,流体疏通装置二的进液口与搅拌循环泵的出口管相连,流体疏通装置二的出液口垂直指向焦油贮槽底,搅拌循环泵的进口与焦油贮槽内相连通,控制器将流体疏通装置二分为两组,两组液体疏通装置定时轮换工作,防止槽底沉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利张爽赵国峰冯寒凝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