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841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在支座上设置有罐体,在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加工有高压流体进口与高压流体出口,沿着罐体的外侧壁上下设置有上低压腔室和下低压腔室,上低压腔室与下低压腔室通过隔板分隔开,在下低压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进口,在上低压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出口,在罐体内沿着中心轴向设置有中心管,其是通过在罐体的中心管外部径向分布换热片,高压流体从罐体的底部进入罐体内,在换热片的外围自下而上流动,从罐体顶部流出,低压流体从罐体侧部的上、下低压腔室进入换热片的流体进口,从换热片的底部盘流而上、下,与换热片外部的高压流体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经上、下低压腔室流出,这样,低压流体与高压流体之间冷热交换时间长,且热量损耗小,而且换热片易于安装、便于清洗,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轻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设备研究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或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的换热器大多数存在有换热效率低、热量损耗大,而且设备结构庞大,存在安装清洗不方便、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器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承受较高压力、换热效率高、热损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的板壳式换热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支座上设置有罐体,在罐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加工有高压流体进口与高压流体出口,沿着罐体的外侧壁上下设置有上低压腔室和下低压腔室,上低压腔室与下低压腔室通过隔板分隔开,在下低压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进口,在上低压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出口,在罐体内沿着中心轴向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在中心管外部径向方向设置有换热片,换热片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流体进口通过设置在罐体壁上的下通孔与下低压腔室联通,流体出口通过设置在罐体壁上的上通孔与上低压腔室联通,在换热片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上加工有疏流孔。上述换热片内腔设置有弯曲盘道,该盘道可以是弓形盘道。上述换热片的侧壁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之间是凹槽形结构。上述换热片在中心管外壁沿着圆周方向分布均匀。本技术所提供的板壳式换热器是通过在罐体的中心管外部径向分布换热片,高压流体从罐体的底部进入罐体内,在换热片的外围自下而上流动,从罐体顶部流出,低压流体从罐体侧部的上(下)低压腔室进入换热片的流体进口,从换热片的底部盘流而上(下),与换热片外部的高压流体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经上(下)低压腔室流出,这样,低压流体与高压流体之间冷热交换时间长,且热量损耗小,而且换热片易于安装、便于清洗,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轻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 的上导流板7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换热片8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情形。实施例1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由支座1、下低压腔室2、隔板3、上低压腔室4、罐体5、上支撑件6、上导流板7、换热片8、中心管9、下导流板10以及下支撑件11联接构成。本实施例罐体5的底部安装在支座I上,由3个支座I支撑,在罐体5的底部上还加工有高压流体进口,对应在罐体5的顶部加工有高压流体出口,在罐体5内的高压流体进口处设置有下支撑件11,在高压流体出口出设置有上支撑件6,在上支撑件6与下支撑件11之间沿着罐体5的中心轴线方向焊接联接有一个中心管9,中心管9的两端正对着高压流体进口和高压流体出口,在中心管9上端还设置有一个上导流板7,在中心管9的下端还设置有一个下导流板10,上导流板7与下导流板10的中心穿过中心管9与中心管9焊接为一体,参见图2,在上导流板7和下导流板10上还分别加工有圆形的疏流孔,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能够引导热流体在罐体5径向上分布均匀,疏流孔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适当调整,在上导流板7与下导流板10之间中心管9外部径向方向设置有20个换热片8,参见图3,20个换热片8沿着中心管9外部的圆周方向上分布均匀,参见图4,每个换热片8均内置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弓形的盘道,保证低压冷水在盘道中流动,增加低压冷水的流程,延长低压冷水在换热片8 中的停留时间,在换热片8的侧壁上开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流体进口在流体出口的下方,换热片8的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之间的部分的几何形状为凹槽形,保证流体从进口到出口形成一个凹形线路,换热片8焊接在罐体5内壁上,在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的对应位置的罐体5侧壁上设置有下通孔和上通孔,流体进口正对下通孔,流体出口正对上通孔,在罐体5的外侧壁上焊接有上低压腔室4和下低压腔室2,上低压腔室4与下低压腔室2之间通过焊接在罐体5壁上的隔板3分隔开来,上低压腔室4是在下低压腔室2的上方,在下低压腔室2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进口,在上低压腔室4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出口。低压冷水从低压流体进口进入下低压腔室2,通过下通孔进入换热片8中,在换热片8中沿着盘道流动,通过上通孔流至上低压腔室4中,经过低压流体出口流出,与此同时,高压热水从高压流体进口进入罐体5内,通过下导流板10的疏流分散使高压热水在罐体5内分散均匀,高压热水进入换热片8与换热片8之间的空隙中,与换热片8中的低压冷水进行热交换,再从上导流板7流出后从高压流体出口流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换热片8内腔的盘道设置为波浪形,使低压冷水在盘道中波浪形流动,延长流程,保证换热充分。在上导流板7和下导流板10上分别加工有圆形的疏流孔。在上导流板7与下导流板10之间中心管9外部径向方向设置有10个换热片8,10个换热片8沿着中心管9外部的圆周方向上分布均匀。其他的部件及其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换热片8内腔设置有回形盘道,延长低压冷水流程,保证换热充分。在上导流板7和下导流板10上分别加工有正六边形的疏流孔。在上导流板7与下导流板10之间中心管9外部径向方向设置有30个换热片8,30个换热片8沿着中心管9外部的圆周方向上分布均匀。其他的部件及其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的高压热水也可以用高压冷水、高压油来替换,上述的低压冷水也可以用低压热水、低压油等来 替换,保证内外有温差,能进行热交换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支座(I)上设置有罐体(5),在罐体(5)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加工有高压流体进口与高压流体出口,沿着罐体(5)的外侧壁上下设置有上低压腔室(4)和下低压腔室(2),上低压腔室(4)与下低压腔室(2)通过隔板(3)分隔开,在下低压腔室(2)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进口,在上低压腔室(4)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出口,在罐体(5)内沿着中心轴向设置有中心管(9),中心管(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支撑件(6 )与下支撑件(11),在中心管(9 )外部径向方向设置有换热片(8 ),换热片(8 )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流体进口通过设置在罐体(5)壁上的下通孔与下低压腔室(2)联通,流体出口通过设置在罐体(5)壁上的上通孔与上低压腔室(4)联通,在换热片(8)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导流板(7)和下导流板(10),上导流板(7)与下导流板(10)上加工有疏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8)内腔设置有弯曲盘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道是弓形盘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8)的侧壁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之间是凹槽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8)在中心管(9)夕卜壁沿着圆周方向分布 均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在支座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支座(1)上设置有罐体(5),在罐体(5)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加工有高压流体进口与高压流体出口,沿着罐体(5)的外侧壁上下设置有上低压腔室(4)和下低压腔室(2),上低压腔室(4)与下低压腔室(2)通过隔板(3)分隔开,在下低压腔室(2)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进口,在上低压腔室(4)的外壁上设置有低压流体出口,在罐体(5)内沿着中心轴向设置有中心管(9),中心管(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支撑件(6)与下支撑件(11),在中心管(9)外部径向方向设置有换热片(8),换热片(8)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流体进口通过设置在罐体(5)壁上的下通孔与下低压腔室(2)联通,流体出口通过设置在罐体(5)壁上的上通孔与上低压腔室(4)联通,在换热片(8)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导流板(7)和下导流板(10),上导流板(7)与下导流板(10)上加工有疏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