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RFID防伪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359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镀RFID防伪盖,包括内盖、电镀外盖和RFID标签,内盖位于外盖内部,外盖包括上外盖和下外筒,内盖包括上内盖和下内筒,上内盖的下边缘与下内筒的上边缘相邻,上外盖与上内盖周向联动,下外筒保持在下内筒上,下内筒保持在容器口部和颈部上,RFID标签一部分固定在上外盖外顶壁上,上外盖顶壁上设通孔,RFID标签另一部分穿过通孔固定在内盖外侧壁上且其端部延伸至下内筒外侧壁上,RFID标签固定在内盖外侧壁的部分上设易断薄弱区对应上内盖与下内筒的相邻边缘处,上外盖顶壁上方设顶盖轴向保持在上外盖侧壁上,顶盖采用对RFID标签信号无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容器开启时,RFID标签的易断薄弱区破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容器的防伪盖,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电子标签识别防伪的盖子。
技术介绍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使用RFID读写器及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上,目前广泛应用于产品的防伪、溯源上。在高档酒及饮料包装领域,在采用各种结构性防伪瓶盖之外也常采用RFID防伪技术,而为突显其商品的高档品质,盖子的内部结构一般较复杂,部件繁多,盖子外观上还会进行电镀的装饰工艺,在这样繁复的内部构件上贴RFID标签,容易在组装时将标签破坏,装配成品率较低,而对于采用电镀工艺的外观件则因为会对RFID信号产生屏蔽作用,使这样的包装形式无法与RFID防伪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瓶盖结构,使电镀盖与RFID技术结合防伪,且装配成品率高。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包括内盖、表面电镀的外盖和RFID标签,所述内盖位于外盖的内部,所述外盖包括上外盖和下外筒两部分,所述内盖包括上内盖和下内筒两部分,所述上内盖的下边缘与下内筒的上边缘相邻,所述上外盖与上内盖保持周向联动,下外筒保持在下内筒上 ,所述下内筒保持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上,RFID标签一部分固定在上外盖的外顶壁上,所述上外盖的顶壁上设有适于RFID标签穿过的通孔,所述RFID标签的另一部分穿过通孔固定在内盖的外侧壁上且其端部延伸至下内筒的外侧壁上,RFID标签固定在内盖外侧壁的部分上设有易断薄弱区,所述易断薄弱区对应所述上内盖与下内筒的相邻边缘处,所述上外盖顶壁的上方还设有顶盖轴向保持在上外盖的侧壁上,所述顶盖采用对RFID标签信号无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初始状态容器开启时,所述RFID标签的易断薄弱区破裂。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上外盖的侧壁上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让位孔。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下外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凸棱,所述下内筒的外壁与凸棱紧密配合。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RFID标签固定在下内筒外侧壁上的端部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固定在下内筒的外侧壁上。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上外盖具有内外两层侧壁,所述让位孔设置在位于内层的侧壁上,所述顶盖轴向保持在位于外层的侧壁上。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顶盖的上表面的上表面设有一层仿电镀薄膜。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上外盖和下外筒之间还设有装饰环,所述装饰环保持在下外筒上,装饰环的上边缘或上外盖的下边缘上脆性连接有凸片,所述上外盖的下边缘或装饰环的上边缘上与所述凸片对应的位置设有适于容纳凸片的凹槽,初始状态容器开启时,所述凸片断裂脱落。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凸片和凹槽设在与所述RFID标签对应的位置。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上内盖与下内筒相邻的边缘通过脆性部分连接。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上内盖的内壁设有螺纹部,可通过转动产生轴向运动启闭容器。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内盖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内盖的内部还设有倾倒出口装置,所述倾倒出口装置适于保持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上,所述上内盖的内部设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可启闭所述倾倒出口装置的出口,所述上内盖与螺纹盖周向联动,所述下内筒保持在倾倒出口装置上,还包括内塞,所述内塞上部紧配合在倾倒出口装置中,内塞的下部适于紧配合在容器的内壁中。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其中所述螺纹盖的下边缘通过连点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轴向保持在倾倒出口装置上,圆环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上内盖的下边缘沿径向向内形成干涉环,初始状态,所述干涉环位于凹槽中。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RFID标签一部分固定在上外盖的外顶壁上,在上外盖的顶壁上设置适于RFID标签穿过的通孔,RFID标签的另一部分 穿过通孔固定在内盖的外侧壁上且其端部延伸至下内筒的外侧壁上,在RFID标签固定在内盖外侧壁的部分上形成易断薄弱区,对应上内盖与下内筒的相邻边缘处,再在上外盖顶壁的上方增设顶盖轴向保持在上外盖的侧壁上,而且顶盖采用对RFID标签信号无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初装完毕后,消费者可通过RFID读写器扫描顶盖处,从RFID标签上读取产品信息,辨别真伪,初始状态容器开启时,RFID标签的易断薄弱区破裂,重新封闭也无法再读取信息,达到防伪的目的,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RFID标签固定在较光滑平整内盖上,标签在组装时不易被毁坏,装配成品率高。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中,在上外盖的侧壁上与通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让位孔,可进一步保证标签在组装时不被刮擦碰损;下外筒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凸棱,既达到实现下外筒与下内筒同转的效果,同时使得下外筒内壁与下内筒外壁在没有设置凸棱的地方形成一定间隙,对RFID标签起到让位的作用;RFID标签固定在下内筒外侧壁上的端部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延伸部,固定在下内筒的外侧壁上,增大标签与下内筒外壁之间的固定力度,防止固定失效;顶盖表面设一层仿电镀薄膜,既不会对信号形成干涉,又可达到与外盖相似的电镀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电镀RFID防伪盖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的外盖、内盖、顶盖及RFID标签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上外盖与RFID标签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上外盖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的外盖、顶盖及RFID标签结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的外盖、顶盖、装饰环及RFID标签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初始未开启时的半剖视图;图9为图8 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的RFID标签、内盖、螺纹盖、倾倒出口装置、内塞及容器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6、10所示,本技术电镀RFID防伪盖包括内盖、表面电镀的外盖和RFID标签7,内盖位于外盖的内部。外盖包括上外盖I和下外筒2两部分,上外盖I具有内外两层侧壁,内盖包括上内盖3和下内筒4两部分,上内盖3的下边缘与下内筒4的上边缘相邻,并通过脆性部分连接在一起,上外盖I与上内盖3保持周向联动,下外筒2保持在下内筒4上。RFID标签7 —部分固定在上外盖I的外顶壁上,如图3、4、5所示,上外盖的顶壁上设有适于RFID标签穿过的通孔5,上外盖I的位于内层的侧壁上与通孔5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让位孔6,RFID标签7的另一部分穿过通孔5固定在内盖的外侧壁上且其端部延伸至下内筒4的外侧壁上,RFID标签固定在下内筒外侧壁上的端部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延伸部8,延伸部8也固定在下内筒4的外侧壁上。如图7所示,RFID标签固定在内盖外侧壁的部分上设有易断薄弱区9,易断薄弱区9对应上内盖3与下内筒4的相邻边缘处。上外盖I顶壁的上方还设有顶盖10,顶盖10轴向保持在上外盖的位于外层的侧壁上,顶盖采用对RFID标签信号无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顶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RFID防伪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表面电镀的外盖和RFID标签,所述内盖位于外盖的内部,所述外盖包括上外盖和下外筒两部分,所述内盖包括上内盖和下内筒两部分,所述上内盖的下边缘与下内筒的上边缘相邻,所述上外盖与上内盖保持周向联动,下外筒保持在下内筒上,所述下内筒保持在容器的口部和颈部上,RFID标签一部分固定在上外盖的外顶壁上,所述上外盖的顶壁上设有适于RFID标签穿过的通孔,所述RFID标签的另一部分穿过通孔固定在内盖的外侧壁上且其端部延伸至下内筒的外侧壁上,RFID标签固定在内盖外侧壁的部分上设有易断薄弱区,所述易断薄弱区对应所述上内盖与下内筒的相邻边缘处,所述上外盖顶壁的上方还设有顶盖轴向保持在上外盖的侧壁上,所述顶盖采用对RFID标签信号无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初始状态容器开启时,所述RFID标签的易断薄弱区破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骇浪朱德爽孙亮丁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海普制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