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振纲专利>正文

一种引体健腹划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088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5:45
一种引体健腹划船器,系包括一支撑装置包括一第一支架枢接一第二支架,使该第一、二支架可互相折迭或形成夹角立于地面上,且该第一、二支架之枢接处为一枢接端,于该枢接端设有一第一握持部,该第一支架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横杆,该第二支架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横杆;二弹性绳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一横杆之两端或该第二横杆之两端;及一滑动装置包括一座垫与一滑座,又该座垫可转动地设于该滑座上,该滑座以该第二支架为滑轨。达到可锻炼身体、雕塑手腿、腰腹和背部曲线之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健身器材,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可从事引体向上健腹、扭腰运动和模拟划船动作之引体健腹划船器,达到可锻炼身体、雕塑手腿、腰腹和背部曲线之功效。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许多运动器材与健身器等产品,除了提供人们达到运动、锻炼身体之功效外,亦有许多雕塑身体曲线、局部锻炼等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其中一种受到大家欢迎的为引体向上运动,引体向上运动不但可同时拉展背部肌肉、雕塑背部线条之功效,通常作引体向上运动需要一个高于胸部并可供双手握持的横杆,当双手握住横杆时,藉由手臂与背部的力量将身体撑起离开地面,如此往复动作即可达到背部与手臂锻炼之功效,然而,一般在家中并无可提供使用者从事引体向上运动的地方或装置,使用者必须要到健身房或公园的单杠来锻炼身体,较为不便,加上传统的运动和健身器材通常只能锻炼身体的局部,具有功能单一的问题。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之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之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之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之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之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之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欲解决之技术问题点:一般在家中并无可提供使用者从事引体向上运动的地方或装置,使用者必 须要到健身房或公园的单杠来锻炼身体,较为不便,加上传统的运动和健身器材通常只能锻炼身体的局部,具有功能单一的问题。解决问题之技术手段:提供一种引体健腹划船器,系包括一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一第一支架枢接一第二支架,使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可互相折迭或形成夹角立于地面上,且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之枢接处为一枢接端,于该枢接端设有一第一握持部,该第一支架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横杆,该第二支架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横杆;二弹性绳,二该弹性绳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一横杆之两端或该第二横杆之两端;及一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一座垫与一滑座,该滑座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握持部,又该座垫可转动地设于该滑座上,该滑座以该第二支架为滑轨,使得该滑座可于该第二支架上滑动且同时带动该座垫移动。对照先前技术之功效:本创作之引体健腹划船器,可因应使用者需求来改变使用方式,达到提供腿部锻炼、引体向上、扭腰和模拟划船等多元化选择,且可调整改变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夹角角度,具有不同强度之训练功效,以达到循序训练之效果,且可符合不同使用者的训练需求,又本创作之结构简单易于搬运,改善习用引体向上运动受到场所限制,加上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折迭的设计,可缩小本创作之占用空间,达到方便收纳之功效。有关本创作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创作上述之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系本创作其一实施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系本创作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收折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I支撑装置IO枢接端I O I第一握持部IO 2软垫I I第一支架II I第一横杆I I 2固定件I2第二支架I 2 I第二横杆I2 2固定件I 2 3第一止挡件I2 4第二止挡件I 3抵靠件I3 2软垫I 4调整 件I4 I定位盘I 4 2定位孔I4 3插销2弹性绳2 I握把2 2挂勾3滑动装置3 I座垫3 I I枢轴3 2滑座3 2 I第二握持部3 2 2软垫3 2 3第一滚轮3 2 4第二滚轮3 2 5第三滚轮3 2 6枢孔3 3轴承4电子计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创作系提供一种引体健腹划船器,包括:一支撑装置I,该支撑装置I包括一第一支架I I枢接一第二支架I 2,使该第一支架I I与该第二支架I 2可互相折迭或形成夹角立于地面上,且该第一支架I I与该第二支架I 2之枢接处为一枢接端I Q,该枢接端I Q具一调整件I 4,可调整改变该第一支架I I与该第二支架I 2之夹角角度,进而具有不同强度之训练功效,以达到循序训练之功效,且可符合不同使用者的训练需求,该调整件I 4包括具数定位孔I 4 2之一定位盘I 4 I与一插销I4 3,可调整该第一支架I I与该第二支架I 2之夹角大小,并以该插销I 4 3穿入其中一个该定位孔I 4 2中定位,使该第一支架I I与该第二支架I 2形成固定角度,又该第二支架I 2上更设有一电子计数装置4,于该枢接端I O设有一第一握持部I O 1,该第一握持部I Q I外周两端分别套设一软垫I Q 2,该第一支架I I异于该枢接端I O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横杆111,该第二支架I 2异于该枢接端I O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横杆I 2 I,该第一支架I I更设有一抵靠件I 3,该抵靠件I 3与该第一握持部I O I平行且形成一间距,该间距可提供使用者的脚跟抵靠卡掣,且抵靠件I 3外周两端分别套设一软垫I 3 2 ;二弹性绳2,二该弹性绳2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一横杆I I I之两端或该第二横杆I 2 I之两端,该弹性绳2 —端设有一握把2 I,其另端设有一挂勾2 2,该挂勾22选择固定于该第一横杆I I I两侧之一固定件I I 2,或者该挂勾2 2选择固定于该第二横杆I 2 I两侧之一固定件I 2 2 ;及一滑动装置3,该滑动装置3包括一座垫3I与一滑座3 2,该滑座3 2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握持部3 2 I,该第二握持部3 2 I外周两端分别套设一软垫3 2 2,又该座垫3 I可转动地设于该滑座3 2上,该滑座3 2顶面中央处设有一枢孔3 2 6,该座垫3 I底面凸设有与该枢孔3 2 6相对应之一枢轴3 I I,该枢轴3 I I插设于该枢孔3 2 6且可相对该枢孔3 2 6旋转,且该枢轴3 I I外周更套设一轴承3 3,该轴承3 3位于该枢轴3 I I与该枢孔3 2 6之间,得消除该枢轴3 I I与该枢孔3 2 6之间的间隙,并使该座垫3 I转动更顺畅,该滑座3 2以该第二支架I 2为滑轨,使得该滑座3 2可于该第二支架I 2上滑动且同时带动该座垫3 I移动,该滑座3 2设有一第一滚轮3 2 3、一第二滚轮3 2 4与第三滚轮3 2 5,该第一滚轮3 2 3于该第二支架I 2顶面滚动,该第二滚轮3 2 4于该第二支架I 2底面滚动,该第三滚轮3 2 5于该第二支架I 2顶面滚动,且与该第二滚轮3 2 4采平行间隔设置,使该滑座3 2可平稳顺畅地在该第二支架I 2上滑动,且该第二支架I 2更设有一第一止挡件I 2 3与一第二止挡件I 2 4,该第一止挡件I 2 3靠近该枢接端I O,该第二止挡件I 2 4靠近该第二横杆I 2 I,使得该滑动装置3仅可于该第一、二止挡件I 2 3、I 2 4之间滑动。藉此,透过转换本创作之引体健腹划船器,可在家中从事手部、腿部、腰部、背部、训练与引体向上健腹等运动,当使用者需要腿部训练时,则可将该第一支架I I与该第二支架I 2形成所需之角度立于地面上,使用者背对该第一支架I I坐于该滑动装置3上,且将双手握于该第二握持部3 2 I之该软垫3 2 2,再将双脚踩踏于地面,并透过双脚的力量将该滑动装置3沿着该第二支架I 2向上推,放松时,该滑动装置3将会滑到起始位置,如此反 复运动可达到锻炼腿部肌肉和雕塑腿部曲线之功效;当使用者需要引体向上运动训练时,先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体健腹划船器,系包含有:一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一第一支架枢接一第二支架,使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可互相折迭或形成夹角立于地面上,且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之枢接处为一枢接端,于该枢接端设有一第一握持部,该第一支架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横杆,该第二支架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横杆;二弹性绳,二该弹性绳可拆卸地设于该第一横杆之两端或该第二横杆之两端;及一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一座垫与一滑座,该滑座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握持部,又该座垫可转动地设于该滑座上,该滑座以该第二支架为滑轨,使得该滑座可于该第二支架上滑动且同时带动该座垫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纲
申请(专利权)人:朱振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