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器,其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含有分设于前、后两脚座部,以及自该两脚座部朝上延伸呈一凹弧状之左、右两导轨,于该两导轨之各近两末端分设有一挡止端;一滑动机构,包含有对应导滑组装于该底座之两导轨之两滑体,以及连结于该两滑体之间之一中置座体;一旋转机构,其系容置组装于该中置座体之该组口;以及一滑动板,包含有一板体底部设有一组合座。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创作之该滑动板藉由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而可相对该底座作前、后导滑运动及旋转运动,同时该滑动板系与该旋转机构、该滑动机构互呈定位状态,且该滑动机构系与该底座呈相对定位状态,进而使本创作之各构件得互呈稳固配合定位,而强化整体构件之结合性,再者本创作可作多功能的旋转运动及导滑运动,而可增进本创作之使用机能便利性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系有关一种摇摆器,尤其是一种可作多功能的旋转运动及导滑运动之创新结构者。
技术介绍
按,市面上虽有各式各样可左右旋转之健身器材以及座椅,习知公告第488241号『座椅之旋转结构』系利用马达等传动机构带动座椅旋转,以达到腰部扭摆之目的,然由于该扶把之靠背杆(即旋转轴心)系在座部之后方,致使在座椅左右旋转时,使用者因扶把之靠背杆旋转轴心偏后之影响,致使脊椎无法受到最正直的横向左右旋转运动;有鉴于此遂有创作人研发一种便利型摇摆机构,主要包含一底座及一滑板间设有一滑动机构,然而该滑板及该滑动机构之导轮系直接贴触导滑于该底座之导轨,而使该滑板及该滑动机构可直接从该底座提起,进而降低该整体之结合性及安全性者。是以,针对上述习知摇摆器结构所存在之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之创新结构,实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之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之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之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之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S卩,本创作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摇摆器;其所欲解决之问题点,系针对习知摇摆器所存在之该滑板及该滑动机构可直接从该底座提起,进而降低该整体之结合性及安全性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而其解决问题之技术特点,主要系藉由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含有分设于前、后两脚座部,以及自该两脚座部朝上延伸呈一凹弧状之左、右两导轨,于该两导轨之各近两末端适当位置分设有一挡止端;一滑动机构,包含有对应导滑组装于该底座之两导轨之两滑体,以及连结于该两滑体之间之一中置座体;其中该两滑体分别于各内部上、下位置分设有至少两上轮体及至少一下轮体,且该至少两上轮体及该至少一下轮体之间系形成有一导滑空间,令该至少两上轮体对应导组于该导轨之顶缘,及令该至少一下轮体对应导组于该导轨之底缘,而使该两滑体之各导滑空间系上、下限位于该两导轨作导滑运动;另该中置座体顶部中央位置设有一组口 ;一旋转机构,其系容置组装于该中置座体之该组口 ;一滑动板,包含有一板体底部设有一组合座,该组合座中央朝下延伸有一组合部,该组合部恰可穿设组装于该旋转机构后定位于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创作之该滑动板藉由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而可相对该底座作前、后导滑运动及旋转运动,同时该滑动板系与该旋转机构、该滑动机构互呈定位状态,且该滑动机构系与该底座呈相对定位状态,进而使本创作之各构件得互呈稳固配合定位,而强化整体构件之 结合性,再者本创作可作多功能的旋转运动及导滑运动,而可增进本创作之使用机能便利性者。附图说明第I图:系本创作摇摆器之组合立体图。第2图:系本创作摇摆器之分解立体图。第3图:系本创作摇摆器之局部剖视图。第4图:系本创作摇摆器之使用状态图一。第5图:系本创作摇摆器之使用状态图二。第6图:系本创作摇摆器之使用状态图三。其中:底座10导轨11挡止端12脚座部13滑动机构20滑体21上轮体22下轮体23导滑空间24中置座体25组口 26穿设部27销件28旋转机构30上轴承31下轴承32定位件33穿组部34插销35滑动板40板体41侧扶手42组合座43组合部44上组孔45下组孔4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第I 6图所示,系本创作摇摆器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其系包括:一底座10,该底座10包含有分设于前、后两脚座部13,以及自该两脚座部13朝上延伸呈一凹弧状之左、右两导轨11,于该两导轨11之各近两末端适当位置分设有一挡止端12 ;一滑动机构20,包含有对应导滑组装于该底座10之两导轨11之两滑体21,以及连结于该两滑体21之间之一中置座体25 ;其中该两滑体21分别于各内部上、下位置分设有至少两上轮体22及至少一下轮体23,且该至少两上轮体22及该至少一下轮体23之间系形成有一导滑空间24,令该至少两上轮体22对应导组于该导轨11之顶缘,及令该至少一下轮体23对应导组于该导轨11之底缘,而使该两滑体21之各导滑空间24系上、下限位于该两导轨11作导滑运动;另该中置座体25顶部中央位置设有一组口 26,且该滑动机构20之该中置座体25侧端面贯设有一穿设部27 ;一旋转机构30,其系容置组装于该中置座体25之该组口 26,其中该旋转机构30分别包含有一上轴承31、一下轴承32及一定位件33,令该上轴承31套设组装于该组口 26之顶端,令该下轴承32套设组装于该组口 26之底端,并使该定位件33定位固定于该下轴承32底部相对该滑动板40之该组合部44末端处;其中该定位件33侧端面贯设有一穿组部34 ;一滑动板40,包含有一板体41底部设有一组合座43,该组合座43中央朝下延伸有一组合部44,该组合部44恰可穿设组装于该旋转机构30后定位于该滑动机构20及该旋转机构30,而该滑动板40之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侧扶手42 ;其中该滑动板40之该组合部44对应该滑动机构20之该穿设部27及该旋转机构30之该穿组部34分别贯设有一上组孔45及一下组孔46,令该上组孔45对位于该穿设部27固组有一销件28,及令该下组孔46对位于该穿组部34固组有一插销35,以使该滑动板40与该旋转机构30、该滑动机构20系互呈定位状态,且该滑动机构20系与该底座10呈相对定位状态者;如第4 6图所示,本创作提供人体倚靠于滑动板40后,相对该底座10作多功能摇摆及旋转运动所使用。据此,令该滑动板40藉由该滑动机构20及该旋转机构30,而可相对该底座10作前、后导滑运动及旋转运动,同时该滑动板40系与该旋转机构30、该滑动机构20互呈定位状态,且该滑动机构20系与该底座10呈相对定位状态,进而使本创作之各构件得互呈稳固配合定位,而强化整体构件之结合性及安全性,再者本创作可作多功能的旋转运动及导滑运动,而可增进本创作之使用机能 便利性者。归纳上述的说明,藉由本创作上述结构的设计,可有效克服习式新型所面临的缺失,进一步具有上述众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因此本创作为一创意极佳之新型创作,且在相同的
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创作或公开使用,故本创作已符合新型专利有关『新颖性』与『进步性』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摇摆器,包括: 一底座,该底座包含有分设于前、后两脚座部,以及自该两脚座部朝上延伸呈一凹弧状之左、右两导轨,于该两导轨之各近两末端分设有一挡止端; 一滑动机构,包含有对应导滑组装于该底座之两导轨之两滑体,以及连结于该两滑体之间之一中置座体;其中该两滑体分别于各内部上、下位置分设有至少两上轮体及至少一下轮体,且该至少两上轮体及该至少一下轮体之间系形成有一导滑空间,令该至少两上轮体对应导组于该导轨之顶缘,及令该至少一下轮体对应导组于该导轨之底缘,而使该两滑体之各导滑空间系上、下限位于该两导轨作导滑运动;另该中置座体顶部中央位置设有一组口 ; 一旋转机构,其系容置组装于该中置座体之该组口 ;以及 一滑动板,包含有一板体底部设有一组合座,该组合座中央朝下延伸有一组合部,该组合部恰可穿设组装于该旋转机构后定位于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 据此,令该滑动板藉由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而可相对该底座作前、后导滑运动及旋转运动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摆器,包括: 一底座,该底座包含有分设于前、后两脚座部,以及自该两脚座部朝上延伸呈一凹弧状之左、右两导轨,于该两导轨之各近两末端分设有一挡止端; 一滑动机构,包含有对应导滑组装于该底座之两导轨之两滑体,以及连结于该两滑体之间之一中置座体;其中该两滑体分别于各内部上、下位置分设有至少两上轮体及至少一下轮体,且该至少两上轮体及该至少一下轮体之间系形成有一导滑空间,令该至少两上轮体对应导组于该导轨之顶缘,及令该至少一下轮体对应导组于该导轨之底缘,而使该两滑体之各导滑空间系上、下限位于该两导轨作导滑运动;另该中置座体顶部中央位置设有一组口; 一旋转机构,其系容置组装于该中置座体之该组口;以及 一滑动板,包含有一板体底部设有一组合座,该组合座中央朝下延伸有一组合部,该组合部恰可穿设组装于该旋转机构后定位于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 据此,令该滑动板藉由该滑动机构及该旋转机构,而可相对该底座作前、后导滑运动及旋转运动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纲,
申请(专利权)人:朱振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