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振纲专利>正文

引体健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3541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引体健腹机,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包括第一、二架体,该第一、二架体相互枢接可相互折叠或形成夹角;及一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有左、右滑座与弹性绳,左、右滑座位于第二架体上滑动,通过使用者的需求可将该基座立于地面上从事引体向上运动,或将该基座折叠平放在地面上,以达到健腹运动的目的,加上弹性绳可增加左、右滑座的滑动阻力,或可搭配连结件的使用可达到不同训练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引体健腹机,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可转换引体向上运动与健腹运动,并搭配弹性绳与连结件来达到锻炼身体、雕塑背部与腰腹曲线的引体健腹机。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许多运动器材与健身器等产品,除了提供人们达到运动、锻炼身体的功效外,亦有许多雕塑身体曲线、局部锻炼等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其中最受大家欢迎且较容易的动作之一为引体向上运动与锻炼腹肌运动,引体向上运动不但可同时拉展背部肌肉、雕塑背部线条外,亦可达到身体舒畅、血液循环等效果,通常作引体向上运动需要一个高于胸部并可供双手握持的横杆,当双手握住横杆时,藉由手臂与背部的力量将身体撑起离开地面,如此往复动作即可达到背部与手臂锻炼的功效,然而,一般在家中并无可提供使用者从事引体向上运动的地方或装置,使用者必须要到健身房或公园的单杠来锻炼身体,较为不便。而另一项锻炼腹肌运动,许多人会购买一种两端具有把手的滚轮来协助锻炼腹肌,使用者先以类似伏地挺身姿势趴着,双手握着把手且通过腰腹部用力将滚轮往身体的方向滚动,使身体呈现三角形,再以腰腹部将滚轮向前推回复到原本趴着的姿势,如此往复可使腰腹部运动并达到锻炼腹肌、雕塑曲线等功效,但传统的滚轮使用方式较为单纯且并无法调整滚动阻力,无法达到循序渐进的训练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体健腹机,其可以转换引体向上运动与腰腹训练运动。本技术提供一种引体健腹机,包含有一基座,该基座包含一第一架体枢接一第二架体,使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可相互折叠或形成夹角立于地面上,又该第二架体与该第一架体的枢接处为一枢接端,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为一自由端,于该枢接端设有可供使用者握持的一第一握持部与一抵靠杆件;及一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含一左滑座与一右滑座,该左、右滑座以该第二架体为滑轨并于其上滑动,其中该左滑座延伸有一左握持部,又该右滑座延伸有一右握持部,当进行健腹运动时,令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相互折叠并以该第二架体朝上的方向平放于地面上,使用者的左、右手可分别握持该左、右滑座上的该左、右握持部,并将膝盖顶靠于该枢接端的该抵靠杆件上进行健腹运动使该左、右滑座滑移,当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时,令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形成夹角立于地面上,使用者握持该第一握持部,并将左、右膝分别顶靠于该左、右滑座上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并使左、右滑座滑移。其中,该左、右滑座间各设有一贯孔,一连结件连结穿贯该二贯孔。其中,该左、右滑座上分别设有一固定件,二弹性绳的一端分别固定至该左、右滑座的该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至该枢接端或该自由端。该二弹性绳可以分别以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架体的该自由端上,另一端绕经该枢接端的滑轮后,固定至该左、右滑座的该固定件上。该二弹性绳也可以分别以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架体的该枢接端上,另一端绕经该自由端的滑轮后,固定至该左、右滑座的该固定件上。其中,该左、右滑座分别包含一装配件,且该装配件与该左、右滑座分别平行并产生一第一间距。该装配件可拆卸并装设于该第二架体的该枢接端处,并使该装配件与该抵靠杆件平行并产生一第二间距。其中,该抵靠杆件外包覆软性结构。其中,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枢接处具可调整改变该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的夹角角度的角度调整件。该角度调整件可以为一具多个定位孔的半圆盘与可穿入所述定位孔中的一插销。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技术的引体健腹机可因应使用者需求来改变本技术的使用方式, 可达到提供引体向上或腰腹训练运动等多元化选择,且使用者不需要多花费金钱购买两种机器。二、使用者可通过不同的弹性绳装设方式来改变本技术的引体健腹机的左、 右滑座阻力,可达到不同的训练功效。三、本技术的引体健腹机的左、右滑座设计可搭配连结件的使用,可使左、右滑座同时向上滑动,当不使用连结件时,左、右滑座则可分别移动,可提供使用者依照训练需求改变使用方式。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使用示意图。图3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示意图。图4A 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B 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A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B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5B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引体健腹机,包含有一基座1,该基座1包括一第一架体11与一第二架体12,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12相互枢接,使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12可相互折叠平放在地上,或形成夹角站立于地面上,其中,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12枢接处具有角度调整件13,该角度调整件13包含一具多个定位孔的半圆盘131与一插销133,可调整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12的夹角大小,并以该插销133穿入定位孔中定位,使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12形成固定角度,该第二架体12与该第一架体11的枢接处为一枢接端10,异于该枢接端10的一端为一自由端120, 该枢接端10设有可供使用者握持的一第一握持部101与一抵靠杆件102 ;及一滑动装置2, 该滑动装置2包含一左滑座21与一右滑座22,该左、右滑座21、22以该第二架体12为滑轨并于其上滑动,其中该左滑座21延伸有一左握持部210,又该右滑座22延伸有一右握持部 220,当进行健腹运动时,令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12相互折叠并以该第二架体12朝上的方向平放于地面上,使用者的左、右手可分别握持该左、右滑座21、22上的该左、右握持部210、220,并将膝盖顶靠于该枢接端10的该抵靠杆件102上进行健腹运动使该左、右滑座21、22滑移,当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时,令该第一架体11与该第二架体形12成夹角立于地面上,使用者握持该第一握持部101,并将左、右膝分别顶靠于该左、右滑座21、22上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并使左、右滑座21、22滑移。其中,该左、右滑座21、22分别包含一装配件23、24,且该装配件23J4与左、右滑座21、22分别平行并产生一第一间距231J41,该第一间距231J41可提供使用者的膝盖在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时抵靠,又该装配件23 J4可拆卸下来并装设于该第二架体12的该枢接端10处,并使该装配件23J4与该抵靠杆件102平行并产生一第二间距232J42,该第二间距232、242可提供使用者的膝盖在进行健腹运动时抵靠。又,本技术亦可搭配弹性绳213、223来调整该左、右滑座21、22的滑动阻力。 在该左、右滑座21、22上分别设有一固定件211、221,通过二弹性绳213、223的一端分别固定至该左、右滑座21、22的该固定件211、221上,另一端选择固定至该枢接端10或该自由端120,可调整该左、右滑座21、22阻力。当使用者需要健腹训练时,则可将该第一架体11 与该第二架体12折叠且该第二架体12朝上的平放在地面上,该二弹性绳213、223分别以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架体12的该自由端120上,另一端绕经该枢接端10的第一滑轮后217、 227,固定至该左、右滑座21、22的该固定件211、221上,使用者的左、右手分别握持该左、右握持部210、220,并将双膝以跪姿顶靠于该装配件23J4与该抵靠杆件102间,并靠腰力及手臂力将该左、右滑座21、22向前施力,而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体健腹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该基座包含一第一架体,枢接一第二架体,又该第二架体与该第一架体的枢接处为一枢接端,异于该枢接端的一端为一自由端,于该枢接端设有可供使用者握持的一第一握持部与一抵靠杆件;及一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含一左滑座与一右滑座,该左、右滑座以该第二架体为滑轨并于其上滑动,其中该左滑座延伸有一左握持部,又该右滑座延伸有一右握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纲
申请(专利权)人:朱振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