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手术电极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4003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医用双极手术电极的排水系统,尤其是能在手术中进行组织解剖,或组织干燥,或组织消融,或低温凝血的手术电极的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设置在由电极杆、电极手柄、电极电缆和电源插头组成的双极手术电极上,由刀头吸引口、电极杆中管路、排水导管、吸引器接头组成。刀头吸引口设置在电极杆的前端;电极杆中设置电极杆中排水管路;杆中排水管路的末端与排水导管连接;吸引器接头的规格和医用负压吸引器的接管配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双极电极更适合不同外科手术的实际需要。同时在电极上,可以随时方便地将废液、废气及组织碎屑从刀尖吸出,从而清洁治疗部位,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安全性,保护术者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治疗过程的副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手术电极上的排水装置,尤其是能在手术中进行组织解剖,或组织干燥,或组织消融,或低温凝血的双极电极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知的手术电极中,一类电极的激发触头和回流触头相互分离,针状的激发触头接触病灶,片状(电极片)的回流触头贴在病人身上,医学专业上称之为单极电极。另一类电极是在工件端同时提供激发触头与电流回流触头,医学专业上称之为双极电极。双极电极工作时电场不通过人体,因此在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在双极电极领域,用于凝血的镊状电极——双极镊,已经有近百年的使用历史。另一种将激发触头与回流触头设置在一根刀杆的刀头上,同时提供组织解剖、干燥、消融和凝血的双极电极,由于其特有的安全和高效性,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由于实际医疗应用较为复杂和多样,在不同的手术领域,对电极的结构形式要求不尽相同,因而需要有更符合实际需要的电极形式。为在双极电极刀头形成良好的工作效果,往往需要向其工作端灌注生理盐水,借助盐水使激发触头、组织和回流触头间形成导电回路。在闭合腔体中使用生理盐水膨腔的情况下,电极浸泡在盐水中工作,为使窥镜下的术野清晰,并及时排出组织碎屑,需要吸引器配合刀头工作;在一些情况下,为减少周围组织损伤,需要借助刀头吸引口将组织拉起再进行切割消融;尤其是在内窥镜下操作,不允许过多的器械进入通道,这时在电极上组合排液吸引装置变得非常重要。在电极杆之外设置排水通道不仅占据空间,限制手术范围,而且妨碍术者视野。在手术中经常需要根据治疗部位弯折手术刀杆,排水系统不仅不能因为刀杆弯曲损坏,而且在弯折中,还要能随刀尖一起变`动,不影响电极的使用;因此需要为电极提供可弯折的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适应医疗手术对双极型手术电极从治疗部位吸引排水、排气和排碎屑的实际要求,克服电极吸引系统实际功能性缺陷,同时便于加工生产,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双极型电极的排水装置,将生理盐水从治疗部位引导到负压吸引器的弃液瓶,极大地提高了电极的工作效果,简化手术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术电极的治疗作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双极手术电极的排水系统,该系统设置在由电极杆、电极手柄、电极电缆和电源插头组成的双极手术电极上,由刀头吸引口、电极杆中管路、排水导管、吸引器接头组成;系统的刀头吸引口设置在电极杆的前端;电极刀头设有一个或多个触头隔离绝缘柱,触头隔离绝缘柱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触头,其中至少有一个激发触头,触头后连接有外绝缘的触头导线;电极杆外壁绝缘,杆中含金属管,金属管在刀头部裸露的部分为电极的回流触头,管体为回流导体;电极杆中设有杆中排水管,杆中排水管末端与排水导管连接;排水导管与设在电极手柄上的吸引器接头连接,或穿出电极手柄与电极手柄外的吸引器接头连接;吸引器接头与医用负压吸引器的接管配套。在该系统中,可以使用电极杆中的金属管或其他管体(电极杆径向支撑件形成的单腔或多腔管道)的管腔、或管腔的部分(多腔管构造)作为上述电极的杆中排水管;也可以在电极杆中,单独安装一根水管作为电极的杆中排水管;该水管可以和电极杆中的金属管并列,也可以设在电极杆金属管或其他管体的管腔中。刀头吸引口也可以设在一个触头隔离绝缘柱上,触头隔离绝缘柱的刀头吸引口的后端与电极的杆中排水管连接。当将刀头吸引口设在触头隔离绝缘柱上时,刀头吸引口可以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的中心,这时触头安装孔或安装位将设在刀头吸引口的周边或两侧,刀头吸引口外形为圆形,为加大刀头吸引口面积,还可以为椭圆形、半圆形、多边形或多边弧形。刀头吸引口也可以不设在触头隔离绝缘柱的中心,而是设在触头隔离绝缘柱的侧边,这里触头或触头安装位设在对侧;包括刀头吸引口位于刀头的上方(刀背向),触头或安装位设在刀头的下方;或者刀头吸引口位于刀头的下方,触头或安装位设在上方;刀头吸引口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弧形、多边形或多边圆弧形。刀头吸引口前设有由触头构成的条状格挡;格挡为一根或数根条形或圆弧形导丝,以单条、多条、多边框、弧形框、多弧框、多层框及网格形式,覆盖刀头吸引口。在上述排水系统中,如果排水导管是穿出电极手柄外与接头连接的情况时,可以在排水导管上安装流量调节器,以此调节吸引的排量。排水导管器件材料为塑料或硅橡胶管。安装上述排水系统的双极电极,可以在电极杆前端设置一弧度角,以便术者的视线不受电极杆和电极手柄的遮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双极手术电极更适合不同外科手术的实际需要。同时在电极上,可以随时方便地将废液、废气及组织碎屑从刀尖吸出,从而清洁治疗部位,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安全性,保护术者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治疗过程的副损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排水系统电极的示意图。图2是电极杆中金属管腔当作电极的杆中排水管时,刀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电极杆与电极手柄连接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电极杆中金属管与杆中排水管并列实施例刀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电极的杆中排水管置于金属管内实施例刀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是刀头吸引口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中部实施例刀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是刀头吸引口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一侧实施例刀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是刀头吸引口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中部实施例的刀头正视图。图9是刀头吸引口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一侧一上方实施例的刀头正视图。图10是刀头吸引口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一侧一下方实施例的刀头正视图。图11是刀头吸引口位于触头隔离绝缘柱一侧,刀头吸引口为半圆形实施例的刀头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的双极电极是由电极杆1,电极手柄2,电极电缆3和电源插头31组成,电极手柄上设有指揿按键切割键21、热凝键22和电压调节键23。吸引器接头36通过排水导管37进入电极手柄2 ;电极杆I装有金属管6,外层由外层绝缘7构成;金属管6的前端设有触头隔离绝缘柱5,在电极刀头设有刀头吸引口 81。图2是图1排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为电极杆I工作端的侧剖示意图。图中I为电极杆,7为电极杆的外层绝缘,4为激发触头,其安装于触头隔离绝缘柱5上;触头隔离绝缘柱安装于金属管6的前端,金属管6露出外层绝缘7的部分当作电极的回流触头;激发触头的导线41上设有导线绝缘51 ;金属管6由外层绝缘7对外绝缘隔离;金属管6前端端口当作刀头吸引口 81,管腔充当杆中排水管82。图3是图2实施例中电极杆I与电极手柄2连接部的剖面示意图。图中I为电极杆,7为电极杆的外层绝缘,激发触头导线41及其外层导线绝缘51穿过电极杆1,从电极杆I后端引出,去连接电极电缆3的火线;金属管6穿过电极杆I与电极电缆3的地线45连接;金属管6的管腔充当杆中排水管82,在杆中排水管82的末端与电极排水导管37相连。图4是图1排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为电极杆I工作端的侧剖示意图。其中4为激发触头,其后连有导线41和导线绝缘51 ;激发触头4安装在触头隔离绝缘柱5上;6为电极杆中金属管,7为电极 杆的外层绝缘;金属管6露出外层绝缘7的部分为回流触头;与金属管6并列,设有一根排水管8,当作杆中排水管82,其前端端口充当刀头吸引口 81。图5是图1排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为电极杆I工作端的侧剖不意图。其与图4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排水管8置于电极杆中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极手术电极的排水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设置在由电极杆、电极手柄、电极电缆和电源插头组成的双极手术电极上,由刀头吸引口、电极杆中管路、排水导管、吸引器接头组成;系统的刀头吸引口设置在电极杆的前端;电极刀头设有一个或多个触头隔离绝缘柱,触头隔离绝缘柱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触头,其中至少有一个激发触头,触头后连接有外绝缘的触头导线;电极杆外壁绝缘,杆中含金属管,金属管在刀头部裸露的部分为电极的回流触头,管体为回流导体;电极杆中设有杆中排水管,杆中排水管末端与排水导管连接;排水导管与设在电极手柄上的吸引器接头连接,或穿出电极手柄与电极手柄外的吸引器接头连接;吸引器接头与医用负压吸引器的接管配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铭德刘式晋黄梦桃刘峥白雪尤若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美联合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尤铭德刘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