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锡森专利>正文

自动喂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813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包括长方形的食槽,所述食槽上固定设置有包括底板和面板的食仓,所述底板和面板的内壁均为斜面,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下端面与食槽底部接触,所述面板下端面悬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喂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使用成本低廉,节省人工,可以较好的实现自动喂料的目的,同时防止人禽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禽养殖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喂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饲养家禽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即人工喂料,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提高了养殖成本,还需要饲养人员不断地进出禽舍,提高了人禽交叉感染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它能够实现自动喂鸭效果,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人禽交叉感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包括长方形的食槽,所述食槽上固定设置有包括底板和面板的食仓,所述底板和面板的内壁均为斜面,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下端面与食槽底部接触,所述面板下端面悬空。作为优选,所述食仓上部设置有加料仓。作为优选,所述食仓的宽度与所述食槽的宽度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喂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使用成本低廉,节省人工,可以较好的实现自动喂料的目的,同时防止人禽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食槽;2、食仓;21、底板;22、面板;23、加料仓;24、出料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包括长方形的食槽1,所述食槽I上固定设置有包括底板21和面板22的食仓2,所述底板21和面板22的内壁均为斜面,所述底板21和面板2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21下端面与食槽I底部接触,所述面板22下端面悬空,所述底板21下端面和面板22下端面之间构成出料通道24。当鸭啄食时,食槽I振动,食物就从出料通道24不断流出,补充到食槽I内,若停止啄食,便停止自动加料工作。所述食仓2上部设置有加料仓23,便于人们向食仓2内加入食物,所述食仓2的宽度与所述食槽I的宽度一致。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喂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使用成本低廉,节省人工,可以较好的实现自动喂料的目的,同时防止人禽交叉感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 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 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食槽(1),所述食槽(I)上固定设置有包括底板(21)和面板(22)的食仓(2),所述底板(21)和面板(22)的内壁均为斜面,所述底板(21)和面板(2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21)下端面与食槽(I)底部接触,所述面板(22)下端面悬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仓(2)上部设置有加料仓(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仓(2)的宽度与所述食槽(O的宽度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包括长方形的食槽,所述食槽上固定设置有包括底板和面板的食仓,所述底板和面板的内壁均为斜面,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下端面与食槽底部接触,所述面板下端面悬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喂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使用成本低廉,节省人工,可以较好的实现自动喂料的目的,同时防止人禽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01K39/012GK203120692SQ2013201111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蔡锡森 申请人:蔡锡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喂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食槽(1),所述食槽(1)上固定设置有包括底板(21)和面板(22)的食仓(2),所述底板(21)和面板(22)的内壁均为斜面,所述底板(21)和面板(2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21)下端面与食槽(1)底部接触,所述面板(22)下端面悬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锡森
申请(专利权)人:蔡锡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