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480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其具有:大致箱形的壳体、盖、操作体、可动触点、大致U形的弹簧。大致箱型的壳体在内底面形成有共用触点及固定触点。可动电极可摆动地载置在共用触点上且向左右方向延伸。大致U形的弹簧的一端被卡止在盖下面,另一端在可动触点的上面可滑动地配置,中间部与操作体的下面弹性接触。由于可动触点在与操作体的上下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因此,能够实现整体的薄型化。由于可将可动触点的厚度形成为较大的厚度,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数安培左右的较大电流的接通和切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要安装于汽车上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的按键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广泛使用有通过安装于汽车的车室内的各种开关来操作室内灯或汽车音响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技术。在用于这些操作的按键开关中,要求小型薄型且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使用图4 图6对这种现有按键开关进行说明。图4是现有按键开关的剖面图,图5是现有按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及图5中,1为上面开口的大致箱形的绝缘树脂制的壳体,2为导电金属制的共用触点。3和4为导电金属制的固定触点。通过插入成形等将共用触点2固定在壳体I的左内侧壁的中间部,在其上下固定有固定触点3和4。而且,5为绝缘树脂制的操作体,6为绝缘树脂制的盖。盖6覆盖壳体I的上面的开口部,并且将操作体5收纳在壳体I内使其可上下移动。操作体5的上端的操作部5A从盖6的上面的开口向上方突出。另外,7为导电金属薄板制的可动触点,在稍弯曲的状态下,中间部与共用触点2弹性接触,上端与操作体5的左侧面的按压部5B弹性接触,下端与固定触点4弹性接触。成为共用触点2和固定触点4经由可动触点7电连接的状态。另外,8为大致口形且为金属线制的制动器。制动器8的上端与形成于操作体5的右侧面的大 致心形的凸轮槽5C卡合,制动器8的下端卡止在壳体I的内底面。另外,9为卷绕成线圈状的金属线制的弹簧。弹簧9以稍弯曲的状态安装在操作体5的下端与壳体I的内底面及制动器8的下端之间。利用该弹簧9对操作体5向上方施力,构成按键开关。这样构成的按键开关在操作部5A安装按钮等并安装于车室内。而且,该按键开关被载置在于上下面形成有多个配线图案的配线基板(未图示)上。从壳体I的底面突出的共用触点2及固定触点3、4被焊接在规定的配线图案上,与车辆及设备的电子电路(未图示)电连接。在以上的构成中,在按压操作部5A时,如图6的剖面图所示,操作体5—边使弹簧9弯曲一边在壳体I内向下方移动。按压部5B按压可动触点7的上端,可动触点7以共用触点2为支点向左右方向摆动。可动触点7的下端从固定触点4离开,可动触点7的上端与固定触点3弹性接触。由此,成为共用触点2或固定触点3经由可动触点7电连接的状态。另外,同时,制动器8的上端在大致心形的凸轮槽5C内弹性接触并滑动。操作体5向下方移动了规定距离后,制动器8的上端卡止在凸轮槽5C中,成为操作体5被锁止的状态。电子电路检测共用触点2和固定触点3及4的电通断,例如室内灯点亮。若再次按压操作部5A,使操作体5向下方移动规定距离,则制动器8的上端在凸轮槽5C内弹性接触并滑动,解除锁止。操作体5利用弹簧9被向上方施力,可动触点7的上端从固定触点3离开,恢复到可动触点7的下端与固定触点4弹性接触的原始状态。电子电路检测该状态,例如成为室内灯关掉的状态。即,通过按压使操作体5上下移动,使配置在与其平行的上下方向的可动触点7以共用触点2为支点向左右方向摆动。由此,使可动触点7弯曲,使上下端与固定触点3或4中的任一个弹性接触。这样,构成为经由可动触点7进行共用触点2或固定触点3及4的电通断。另外,作为与该申请的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的有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1879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按键开关中,可动触点7配置在与操作体5平行的上下方向。因此,整体的高度会变大。另外,由于是使可动触点7弹性变形而进行共用触点2及固定触点3、4的电通断,故而需要将可动触点7形成为薄板状。由此,存在只能用于较小电流的切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薄型化且可进行可靠的操作的按键开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开关具有大致箱形的壳体、盖、操作体、可动触点以及大致U形的弹簧。大致箱形的壳体在内底面形成有共用触点及固定触点,盖覆盖壳体的上面。操作体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被收纳在壳体内,具有从盖向上方突出的操作部。可动触点可摆动地载置在共用触点上且向左右方向延伸。大致U形的弹簧将一端卡止在盖下面,另一端可滑动地配置在可动触点的上面,中间部与操作体的下面弹性接触。 由于可动触点在与操作体的上下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故而能够实现整体的薄型化,并且可使可动触点的厚度较大。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数安培左右的较大电流的通断。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薄型化且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按压操作时的剖面图;图4是现有按键开关的剖面图;图5是现有按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现有按键开关的按压操作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图1 图3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及图2中,11为上面开口的大致箱形的液晶聚合物或聚苯硫醚等绝缘树脂制的壳体。12为铜合金等导电金属制的共用触点,13和14同样为导电金属制的第一固定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通过插入成形等,在壳体11的内底面的中间部固定有共用触点12并在其左右固定有第一固定触点13和第二固定触点14。在共用触点12的上面形成有凹部12A。15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甲醛等绝缘树脂制的操作体,16同样为绝缘树脂制的盖。盖16覆盖壳体11上面的开口部并且将操作体15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收纳于壳体11内。操作体15的上端的操作部15A从盖16上面的开口孔向上方突出。另外,17为铜合金等导电金属板制的可动触点,18为大致-形的钢线等金属线制的制动器。可动触点17的中间部可摆动地载置于共用触点12上。可动触点17与共用触点12接触,具有向共用触点12侧突出的中央接触部17A。该中央接触部17A位于共用触点12的凹部12A。另外,可动触点17在左端具有与第一固定触点13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7B、在右端具有与第二固定触点14接触的第二接触部17C。可动触点17能够以使第一接触部17B及第二接触部17C上下移动的方式以中央接触部17A为支点进行动作。制动器18的上端与形成于操作体15的右侧面的大致心形的凸轮槽15B卡合,制动器18的下端卡止在壳体11右内侧壁。另外,19为大致U形的铜合金或钢等金属薄板制的弹簧,在稍弯曲的状态下将上端19A卡止在盖16下面。弹簧19的中间部19B与操作体15的下面弹性接触,弹簧19的下端19C与可动触点17上面的左侧弹性接触。共用触点12和第一固定触点13成为经由可动触点17而电连接的状态。操作体15通过该弹簧19被向上方施力,构成按键开关。另夕卜,弹簧19的上端19A及下端19C并不是不限定上下的位置关系的构成,而是表示一端及另一端。这样构成的按键开关在操作部15A安装有按钮等并安装于车室内。而且,该按键开关载置于在上下面形成有多个配线图案的配线基板(未图示)上。从壳体11的外侧壁突出的共用触点12及第一固定触点13、第二固定触点14以规定的配线图案进行焊接,与车辆及设备的电子电路(未图示)电连接。在以上的构成中,当按压操作部15A时,如图3的剖面图所示,操作体15 —边使弹簧19弯曲一边在壳体11内向下方移动。弹簧19的下端19C在可动触点17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开关,其具备:大致箱形的壳体,其在内底面形成有共用触点及固定触点;盖,其覆盖所述壳体的上面;操作体,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使操作部从所述盖向上方突出;可动触点,其可摆动地载置在所述共用触点上且向左右方向延伸;大致U形的弹簧,其一端卡止在所述盖下面,另一端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可动触点的上面,中间部与所述操作体的下面弹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隆幸工藤保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