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3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包容14个排种孔(即14行)于一个排种器体内。采用大型驱种纹盘,其下端面具有特定参数的驱种槽沟。采用大型排种孔盘,其盘面上按照极限孔距原理分布着14个特定直径且有上倒角的圆柱形排种孔。播种均匀,各行排量一致性好。采用相应孔数的封闭盘以实现播量调节并确保地头转弯时不漏种。驱种纹盘、排种孔盘与封闭盘按照最佳结构参数组成14行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本技术属于播种机械设计
国内尚未有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国外已有的机械——气流式集中排种系统,结构复杂庞大,播种均匀性和各行排量一致性都不高。其唯一优点是采用大容量整体种子箱,使作业过程中的机械化添种变得容易。本技术采用新的结构原理,解决了一个排种器同时进行14(20、24)行小麦条播问题。结构简单、轻巧。播种性能指标先进,其14行排种的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仅为1.21~1.58%,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比国外同类型集中排种系统优越。图1是集中排种系统正视剖面图。图2是图1中II-II剖视图。图3是图1中I-I剖视图,即排种孔盘图。本技术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主要由大型整体驱种纹盘5、大型排种孔盘7、封闭盘8、排种器立轴4、排种器体6、锥齿轮9、10和大容量种子箱1等部分组成。工作时播种机地轮通过链轮——链条——链轮12——锥齿轮10,9传动,使立轴4转动。大型整体驱种纹盘5架托在排种器立轴4的轴肩上,由键3和压帽2与轴4固定为一体。因而驱种纹盘5与排种器轴4一起转动。当大型整体驱种纹盘5转动时,其上面的种子在摩擦力层层传递-->下与驱种纹盘一起作圆运动。位于纹盘下面(即纹盘下端面至排种孔盘上表面间的排种通道内)的种子,在驱种纹盘槽沟的推动下向周围运动。工作时,上部种子由驱种纹盘中心附近的喂入口B自上而下源源不断地向排种通道中喂进,再由驱种槽沟径向水平地向周围推送。一部分种子13在运动途中落入排种孔14并排出体外,继而沿输种管11播入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内,完成播种过程。另一部分种子(大部分)则通过孔间地带泛回驱种纹盘上表面,重新参与下一次排种过程。本技术包容14个(20个、24个)排种孔于一个排种器体内,使一个排种器能同时条播14行(20行、24行)小麦,工效比现有条播排种器提高13倍(19倍,23倍等)。结构精巧,制造工艺简单,装配工艺性好,传动阻力比同行数的一般条播排种器减少80%左右。机械化添种比较容易。本技术还可条播高梁、谷子、豆类等作物。也可用于工业上散粒体物料灌装之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容14个排种孔(即14行)于一个排种器体内的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型驱种纹盘、大型排种孔盘和相应孔数的封闭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容14个排种孔(即14行)于一个排种器体内的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型驱种纹盘、大型排种孔盘和相应孔数的封闭盘。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条播集中排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大型驱种纹盘的下端面具有特定曲线的驱种槽沟,纹盘中心附近有6个喂入口。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条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屏刘格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