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217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包括:投料容器,其分别与天然气管道、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与进料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同轴设置于所述投料容器的两则、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有能同步移动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且所述第二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之间构成密封连接,以构成活塞缸体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保证了在投料过程和进料过程中天然气管道中的天然气均不会泄漏到大气中,保证了安全生产,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物料投放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向天然气输送管道内投放物料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
技术介绍
开采出的天然气中会有液相水存在。由于液相水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水合物,堵塞管路、设备、影响集输生成的正常进行。对于含有H2S等酸性气体的天然气,这些酸性气体与液相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性,会造成设备、管道的腐蚀。为了去除天然气中存在的液相水,目前常采用溶剂吸收脱水法、固体吸附脱水法。溶剂吸收脱水法常采用甘醇水溶液将天然气中的水蒸气萃取出来形成甘醇稀溶液,使天然气中水汽含量大幅度减少。固体吸附脱水法是将棒状固体吸附材料投入到天然气管道中,对天然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现阶段,无论是液态吸附材料还是固体吸附材料,将其投放到天然气管道的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原因就在于天然气管道中的压力大于管道外的大气压,在投放吸附材料时需要将天然气管道中的少量天然气排放出天然气管道。由于经常进行吸附材料的投放,排放大量天然气本身对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专利技术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以实现在投放吸附材料时不会产生天然气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用于向天然气输送管道内投放液态吸附材料和固体吸附材料,以解决现有天然气吸附材料投放过程中导致的天然气排放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包括:投料容器,其分别与天然气管道、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与进料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同轴设置于所述投料容器的两则、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有能同步移动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且所述第二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之间构成密封连接,以构成活塞缸体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密封。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至少其中之一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完成投料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相对应端相互顶抵地移动到所述进料管道下部,并使第一活塞位于所述进料管道的一侧,第二活塞位于所述进料管道的另一侧;吸附材料落入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之间后,驱动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带动所述物料移动至所述投料容器,将所述物料投入天然气管道内。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缸体、第二活塞缸体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且所述第一密封体设置在位于所述投料容器和进料管道之间的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还设有第三密封体,且该第三密封体设置在远离所述投料容器的进料管道一侧的第一活塞缸体内。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单向联动机构。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单向联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端,其与所述第一活塞能相对移动地连接。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分别设有凸伸出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外部的第一拉杆支架和第二拉杆支架;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拉杆支架;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上分别设有能使所述第一拉杆支架和第二拉杆支架在其内移动的长滑动槽;所述拉杆的活动连接端上设置有拉动件。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与第一活塞定位柱和第二活塞定位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定位柱和第二活塞定位柱分别能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活塞定位柱缸体和第二活塞定位柱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定位柱缸体和第二活塞定位柱缸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相连通,且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定位柱和第二活塞定位柱分别设有凸伸出所述第一活塞定位柱缸体和第二活塞定位柱缸体外部的第一拉杆支架和第二拉杆支架;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支架枢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拉杆支架;所述第一活塞定位柱缸体和第二活塞定位柱缸体上分别设有能使所述第一拉杆支架和第二拉杆支架在其内移动的长滑动槽;所述拉杆的活动连接端上设置有拉动件。 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拉动件与所述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支架固定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拉杆支架与第二拉杆支架之间的最小距离,该第一拉杆支架与第二拉杆支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两相对应端相顶抵时的距离。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至少在一对活塞定位柱与活塞定位柱缸体之间设有止转滑键。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投料容器的内部腔体为水滴形腔体,所述腔体的窄端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所述腔体宽端的下方,所述腔体的窄端与所述天然气管道连通。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的两相对应端部均设有倒角。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与一制动机构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中,所述制动机构为磁性制动器。与公知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具有两个活塞,在进料管处将吸附材料放置在两个活塞之间,可以随两个活塞的运动将吸附材料投放到天然气管道中。第二活塞能够在第一活塞缸体内运动,即第二活塞可以推顶第一活塞,这样,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一同移动到天然气管道外时(即进料管道处)两者之间没有空隙存放天然气,且活塞缸体上都设置有密封体,因此天然气不能泄漏,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置了联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活塞,通过联运机构拉动或推动另一个活塞,实现两个活塞同步移动。由于联动机构的存在,仅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带动两活塞,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控制程序。此外,由于设置了第三密封体、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一方而避免了天然气泄漏,另一方面使得仅有活塞需承受大的压力,其他活动部件不必承受大的压力,降低了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活塞与一制动机构相连接,从而保证了第一活塞在取料和投料过程中运动位置的准确性,在驱动电机停止运动后,第一活塞能与第二活塞同步停止。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简单的自动控制程序可以自动投放吸附材料,常压下装吸附材料,节省人工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取料过程的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取料过程的另一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式 天然气管道投料机投料过程的第一个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投料过程的第二个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的磁性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磁性制动器2、第一活塞定位柱缸体3、拉动螺母4、第一拉杆支架5、进料管道6、拉杆7、投料容器8、第二活塞缸体9、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定位柱缸体 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天然气管道投料机包括:投料容器,其分别与天然气管道、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与进料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同轴设置于所述投料容器的两则、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有能同步移动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且所述第二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之间构成密封连接,以构成活塞缸体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岱鸿薛广礼田冷刘广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奥益达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