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187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3:15
一种夹具,其可被配置成被联接至形成在附连构件中的附连部,并被配置成被插入形成在板件中的附连孔。所述夹具可包括:封闭的前端;开放的后端;接合部件,其从夹具的前端朝着夹具的后端进行延伸,并具有与夹具的前端相对应的近端部和与夹具的后端相对应的远端部;以及保持部件,其形成在接合部件中并被配置成被固定至构件的附连部,接合部件包括主要部分,所述主要部分具有向外凸出部、从主要部分的向外凸出部向内倾斜地延伸的过渡部、以及从过渡部延伸出的臂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附连物件或构件(例如,汽车内饰件之一的中央仪表组)附连至对象部件(例如仪表板)的夹具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夹具已经是已知的。已知夹具包括一对接合部件和一对保持部件。所述一对接合部件在其相应的端部被相互连接,以便于具有U型孔。所述一对保持部件被成形为一对柔性条带,所述一对柔性条带分别形成在所述一对接合部件中。另外,所述一对接合部件分别能够绕着其连接的端部弹性弯曲。另外,所述一对接合部件分别具有向外最凸出部,以便于在所述一对接合部件中形成肩部。为了将构件(附连物件)附连至板件(对象部件),使用保持部件将夹具联接至形成在构件的后表面中的附连部。此后,夹具的所述一对接合部件被推入形成在板件中的附连孔。因此,所述一对接合部件被引入附连孔,同时向内弹性弯曲。当所述一对接合部件的向外最凸出部穿过附连孔时,所述一对接合部件被向外恢复或弯曲,使得肩部接合附连孔的周边。因此,所述一对接合部件被牢固地接收在附连孔中,使得夹具能被连接至板件。因此,构件能经由夹具被附连至板件。另外,已经开发出对上述夹具进行改进的多种夹具。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s.2009-97521和2009-8138、以及日本专利N0.4540726就给出了对改进的夹具的教导。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s.2009-97521和2009-8138、以及日本专利N0.4540726所教导的夹具的每个中,接合部件被配置以便于当将引拔力施加到被附连至板件的夹具时,所述接合部件由于其弹性变形而接触构件的附连部。因此,夹具克服引拔力的保持力(阻力)可增加。另外,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0.2009-8138和日本专利N0.4540726所教导的夹具的每个被配置成通过改变与接合部件相接触的构件的附连部的形状,使得夹具的保持力能被改变。图8 (A)至8 (H)中示出的夹具110也是已知的。夹具110具有前端和后端和U型孔。夹具110包括一对接合部件112和一对保持部件114。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可具有近端部112a和远端部112b。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可在其近端部112a被相互连接。所述一对保持部件114被成形为一对柔性条带,所述一对柔性条带分别被形成在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中。柔性条带被向内对立地凸伸。另外,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分别能够绕着连接的近端部112a弹性弯曲。另外,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分别具有能在其中形成肩部112c的向外最凸出部。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可从肩部112c朝着远端部112b被相对变薄和向内倾斜,以便于形成臂部112e。为了将构件(附连物件)附连至板件24 (对象部件),使用所述一对保持部件114可将夹具110联接至形成在构件的后表面中的附连部22。此后,夹具110的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被推入形成在板件24中的附连孔26。因此,如所示图8 (A)至8 (G),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被引入附连孔26,同时被向内弹性弯曲。如所示图8 (H),当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的向外最凸出部穿过附 连孔26时,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被向外恢复或弯曲,使得肩部112e能接合附连孔26的周边。因此,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能被牢固地接收在附连孔26中,使得夹具110能被连接至板件24。因此,构件能经由夹具110被附连至板件24。如所示图8 (D),在夹具110中,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被配置成当夹具110以预先确定的距离(即,预先确定的插入行程)被插入附连孔26时,使得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的远端部112b能接触构件的附连部22。另外,如所示图8 (E)至8 (H),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被配置成被引入附连孔26,同时当夹具110被进一步插入附连孔26时,所述一对接合部件112的远端部112b连续地接触附连部22,直到肩部112c接合附连孔26的周边。夹具110可具有很大保持力。但是,在夹具110中,当夹具110被推入附连孔26时,插入阻力可能会较大地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夹具110的增加的插入负载(力)能被很大程度地改变。特别地,夹具110的插入负载的特性曲线中可能会具有峰值。因此,工人可能会过劳。这可能导致夹具插入操作的工作效率减小。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对夹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可提供一种树脂制成的夹具。所述夹具可被配置成被联接至形成在附连构件中的附连部,并被配置成被插入形成在板件中的附连孔,以便于将构件附连至板件。夹具可包括:封闭的前端,其用作在夹具被插入附连孔时的起始端;开放的后端;接合部件,其从夹具的前端朝着夹具的后端进行延伸,并具有与夹具的前端相对应的近端部和与夹具的后端相对应的远端部;以及保持部件,其形成在接合部件中,并被配置成被紧固至构件的附连部。接合部件具有向外凸出部和臂部,所述向外凸出部被定位在接合部 件的近端部和远端部之间,以便于在接合部件中形成肩部,而所述臂部被定位在接合部件的肩部和远端部之间。接合部件被配置成绕着近端部被向内弹性变形。接合部件被配置成使得当接合部件被引入板件的附连孔时,在接合部件的肩部穿过附连孔之前,接合部件的远端部和臂部能由于接合部件的弹性变形而相继地接触构件的附连部。当接合部件的肩部穿过附连孔,接合部件被配置成接合附连孔的周边。可选地,接合部件可被配置成直到接合部件的肩部刚穿过附连孔之前,使得臂部都能连续地接触构件的附连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方面,当接合部件被引入板件的附连孔时,在接合部件的向外凸出部穿过附连孔之前,接合部件的远端部和臂部能相继地接触构件的附连部。因此,接合部件的弹性力(其基本上与夹具的保持力相对应)在夹具插入操作的过程中能被维持基本恒定。因此,夹具的插入负载能在基本上全部插入行程的范围内被维持基本恒定而不会使夹具的保持力减小。因此,可以防止工人过劳。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阅读以下详细说明之后,将会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夹具、附连构件和板件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未使用夹具将附连构件附连至板件的状态;图2是夹具的放大透视图3是夹具的侧面图;图4是夹具的侧视图;图5 (A)至5 (H)是夹具的说明图,其分别示出了夹具插入操作的第一个阶段至第八个阶段;图6示出了夹具特性的图表;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夹具的侧面图;和图8 (A)至8 (H)是传统夹具的说明图,其分别示出了夹具插入操作的第一个阶段至第八个阶段。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至7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详细代表性实施例。参考图1至6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详细代表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针对一种夹具10,所述夹具10被用于将构件20(附连物件)附连至板件24 (对象部件)。特别地,夹具10被配置以便于被联接至形成在构件20中的附连部22。另外,夹具被配置以便于被插入形成在板件24中的附连孔26。在夹具10被联接至构件20的附连部22之后,将夹具10插入附连孔26,构件20就能被附连至板件24。夹具10可优选通过树脂模制被整体成形。如图3最佳所示,夹具10可具有U型孔。也就是说,这种形状的夹具10可具有封闭的上端或前(起始)端IOA和开放的下端或后(结尾)端10B,前端IOA在夹具10被插入板件24的附连孔26时用作起始端,并且夹具10从后端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树脂制成的夹具,所述夹具被配置成可被联接至形成在附连构件中的附连部,并被配置成可被插入形成在板件中的附连孔内,以便于将构件附连至板件,所述夹具包括:封闭的前端,其用作在夹具被插入附连孔时的起始端部,开放的后端,接合部件,其从夹具的前端朝着夹具的后端进行延伸,并具有与夹具的前端相对应的近端部和与夹具的后端相对应的远端部,以及保持部件,其被形成在接合部件中,并被配置成可被紧固至构件的附连部,其中,接合部件具有向外凸出部和臂部,所述向外凸出部被定位在接合部件的近端部和远端部之间,以便于在接合部件中形成肩部,而臂部被定位在接合部件的肩部和远端部之间,其中,接合部件被配置成可绕着近端部被向内弹性变形,其中,接合部件被配置成当接合部件被引入板件的附连孔内时,在接合部件的肩部穿过附连孔之前,接合部件的远端部和臂部能由于接合部件的弹性变形而相继地接触构件的附连部,以及其中,接合部件被配置成当接合部件的肩部穿过附连孔时,与附连孔的周边相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原利夫米野润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