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机构建筑物的模块式配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128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发机构建筑物的模块式配置结构,研发机构建筑物为3层楼回形结构,其内包括三个功能区及回形走廊,即试验区(1)、检测区(2)、科技信息区(3),试验区(1)内配置研究开发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相关产品所需的小型试验设备,检测区(2)内配置检测设备,科技信息区(3)内配置科技情报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多媒体会议室;回形走廊(4)的内侧为天井(5),回形走廊的外侧为各功能区;主建筑的非正立面外墙后部外挂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6);试验区(1)、检测区(2)及科技信息区(3)内设置有辅助用房(7),辅助用房包括休息区、厕所、办公室、会议室、楼梯间、库房、除尘机室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发机构建筑物的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能够根据市场要求及企业的需要而及时调整、制定新的生产方案、产品方案,时常需要对不同来源的工艺原料进行研究,对原料的加工要求及最佳配方进行探索,对生产的工艺流程相关环节进行最基础的小型试验。研发机构,既具备研究开发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相关产品所需的小型试验设备;又具备对原料、中间产品、最终成品进行性能指标判断的检测设备,同时还具备贮备各种科技情报、掌握追踪最新科技信息的科技情报中心,是为企业、科研单位不断提供创新的技术,从而增强其生产技术、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实体。因此,如何根据需要筹划和组建一个功能完善集中、占地面积紧凑、整体经济适用、各单元有机配合又不混乱的研发机构,关系到是否具备很好的研发、创新功能,同时兼顾提高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节省投资、节省运行成本,方便协调和管理的问题。以往的研发机构建筑物在功能区的设置以及功能区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不方便协调、管理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研发机构建筑物的模块式配置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由于在功能区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造成的运行成本高,不方便协调、管理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研发机构建筑物为3层楼回形结构,其内包括三个功能区及回形走廊,即试验区、检测区、科技信息区,试验区内配置研究开发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相关产品所需的小型试验设备,检测区内配置检测设备,科技信息区内配置科技情报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多媒体会议室;回形走廊的内侧为天井,回形走廊的外侧为各功能区;主建筑的非正立面外墙后部外挂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试验区、检测区及科技信息区内设置有辅助用房,辅助用房包括休息区、厕所、办公室、会议室、楼梯间、库房、除尘机室。试验区、检测区配置在一楼及二楼,科技信息区配置在顶楼。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配置在一楼。天井顶部材料为透明玻璃。在建筑物一层平面的东面、西面各设一个楼梯间。天井内设中央楼梯。建筑物的出口不少于2个。厕所设置在每层楼的东面或西面区域,或者东面、西面区域均设置厕所。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紧贴在一楼主建筑东面或西面外墙外的后部位置。辅助用房还包括更衣室、文体室。辅助用房分别与其关联的功能房间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依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研发机构模式,按照研发方向所需,合理配备相适应的试验模块、检测模块、科技信息模块、建筑物,能够及时地追踪科技动态,很好地配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及生产工艺、产品创新的要求,灵活机动、快速完整实用地为用户提供到位、高效的服务。2.依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研发机构模式,建筑物为回形,与常规研究单位将试验单元及检测单元、科技情报单元分开在不同建筑物内设置的配置方式相比,在总体布置上具有占地紧凑、节省投资、空间利用合理、设计条理清晰简便、方便操作及配合、方便管理、节省运行成本、环境安全整洁舒适美观的优点。3.三层楼的模式为基本标准模式,在占地面积较小而使用面积需求较大时,可以增加楼层,合理调配各模块。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示意图、一层平面布置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示意图、二层平面布置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示意图、三层平面布置示意 图中,I一试验区,2一检测区,3一科技/[目息区,4一回形走廊,5一天井,6—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7 —辅助用房。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分为三个功能区,它们是试验区1,其内配置与研发方向相适应的小型试验设备,用于研究开发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相关产品;检测区2,其内配置检测设备;科技信息区3,主要为科技情报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多媒体会议室。回形走廊4的内侧为天井5,回形走廊的外侧为各功能区;在建筑物的非正立面外墙后部外挂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6。试验区I主要配置在一楼及二楼,其中一楼为工艺试验室、破碎室、制样室/机床室,二楼为性能试验室、大型仪器室;检测区2主要配置在二楼及一楼,其中二楼为理化检验室、特殊检验室、综合功能室、大型仪器室、仪器维修室,一楼为力学试验机室、防磁、防振设备室;科技信息区3配置在顶楼;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6配置在一楼。在一至三楼,按照功能房间与各自的辅助用房相结合的原则分散配置了相关的辅助用房,具体为各类库房、除尘机室、办公室、更衣室、厕所、楼梯间、休息区、文体室等。在试验区I内和检测区2内还按照需要布置了收尘设施、室内换气设施、通风柜。布置了不少于两处的楼梯及建筑物进出口,符合安全要求。通过回形走廊4和楼梯,将各区域有机的连接在一起。试验区I包括第一工艺试验室1-1、第二工艺试验室1-2、破碎室1-3、制样室/机床室1-4、第一性能试验室1-5、第二性能试验室1-6。检测区2包括辅助室2-1、防磁、防振设备室2-2、力学试验机室2_3、第一大型仪器室2-4、辅机室2-5、第二大型仪器室2-6、综合功能室2-7、第一仪器室2_8、第一检验室2-9、天平室2-10、高温炉室2-11、第二仪器室2-12、第二检验室2_13、特殊检验室2_14。科技信息区3包括成果展厅3-1、 多媒体大会议室3-2、备用工作室3_3、阅览室3-4、情报资料室3-5、技术研究中心3-6。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6包括消防控制室6-1、配电室6-2。辅助用房7包括休息区7-1、厕所7-2、办公室7_3、会议室7_4、楼梯间7_5、库房7-6、除尘机室7-7。试验区I的工艺试验室、破碎室配置在一楼北面房间内,方便对来料系统地加工及试验,避免污染其他区域,北面房间的进深比东、南、西三面都大,同时根据需要开间也可以做得很大,有利于设备安装,同时此类设备重量较大,安装在一楼可以减轻楼板负荷。其中,将破碎设备尽量配置在端头,避免其振动影响大型精密仪器;性能试验室配置在二楼北面的房间内,方便与楼下试验区的配合,还便于系统地进行设备安装及相关工作。检测区2的理化检验室配置在二楼的南面,房间进深适中,采光较好,自然条件较舒适,同时方便通风柜的屋顶风机接管,减少了风管穿过功能性房间可能引起的不利影响;特殊检验室、综合功能室配置在二楼东、西面,占位相对独立,尽量减少了特殊试验本身及其振动、噪声等对其它功能房间的影响;大型仪器室、仪器维修室配置在二楼北面的房间内,方便集中配置及管理,同时方便控制光线及温度;防磁、防振设备配置在一楼南面的、离破碎室最远的端头,划分出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区域,保证了设备的安装条件和使用条件。各个室内换气、收尘、排气设施,均就近设置在有此需要的房间内或附近,使效果最直接、接管最短。科技信息区3配置在三楼顶楼,避免与其他区域相互干扰,同时实现工作环境安全、整洁、美观的效果。建筑面积较小的研发机构(每层建筑面积小于1200m2),建筑物西、东面房间的进深为7.5m,南面房间的进深为6m,北面的房间进深为12m,回形走廊宽度为3m,标准开间为3.6mο各房间的开间数 视设备配置需要而定,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大开间,也可局部不按标准开间分隔,总建筑面积约3000m2。模块组合及分区如图1所示。中间天井内无楼梯。西面有厕所。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发机构建筑物的模块式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研发机构建筑物为3层楼回形结构,其内包括三个功能区及回形走廊,即试验区(1)、检测区(2)、科技信息区(3),试验区(1)内配置研究开发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相关产品所需的小型试验设备,检测区(2)内配置检测设备,科技信息区(3)内配置科技情报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多媒体会议室;回形走廊(4)的内侧为天井(5),回形走廊的外侧为各功能区;主建筑的非正立面外墙后部外挂配电室及消防控制室(6);试验区(1)、检测区(2)及科技信息区(3)内设置有辅助用房(7),辅助用房包括休息区、厕所、办公室、会议室、楼梯间、库房、除尘机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