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2924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一端上部设有泥水混合区(2),泥水混合区(2)通过进水管(3)和外界污水源相连,泥水混合区(2)通过输送管(4)将泥水混合物输送到箱体(1)另一端的第一生化池(5),第一生化池(5)的底部通过隔板(6)上设置的通孔(7)和第二生化池(8)相连,第二生化池(8)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淀装置(9),沉淀装置(9)的上侧设有清水区(10),清水区(10)通过其上部的出水堰(11)和出水管(12)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9)的底部通过回流污泥管(13)和泥水混合区(2)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体化设计、处理效率高、运输便捷,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设计、处理效率高、运输便捷且适用范围广的一体式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都固定设置在某处,使用时需要将污水运输至污水处理设备所在地才能进行污水处理,一些小的污水处理场所,则无法负担起大型污水处理设备所需的费用和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设计、处理效率高、运输便捷且适用范围广的一体式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端上部设有泥水混合区,泥水混合区通过进水管和外界污水源相连,泥水混合区通过输送管将泥水混合物输送到箱体另一端的第一生化池,第一生化池的底部通过隔板上设置的通孔和第二生化池相连,第二生化池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淀装置,沉淀装置的上侧设有清水区,清水区通过其上部的出水堰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的底部通过回流污泥管和泥水混合区相连通。所述第一生化池和第 二生化池的底部设有与外部气源相连的曝气管。所述的第一生化池和第二生化池底部的曝气管分别与不同的外部气源相连。所述的沉淀装置采用斜管沉淀。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二级生化反应对外界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液进行处理,并通过斜管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污泥进入循环过程,上清液输出后经最终处理到达排放标准,箱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运输;具有一体化设计、处理效率高、运输便捷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学校、商场、居住小区、村镇、船泊码头、车站、机场、工厂、矿山、风景区等生活污水处理或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箱体;2—泥水混合区;3—进水管;4一输送管;5—第一生化池;6—隔板;7—通孔;8—第二生化池;9—沉淀装置;10—清水区;11—出水堪;12—出水管;13—回流污泥管;14一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的一端上部设有泥水混合区2,泥水混合区2通过进水管3和外界污水源相连,泥水混合区2通过输送管4将泥水混合物输送到箱体I另一端的第一生化池5,第一生化池5的底部通过隔板6上设置的通孔7和第二生化池8相连,第一生化池5和第二生化池8的底部设有与外部气源相连的曝气管14且第一生化池5和第二生化池8底部的曝气管14分别与不同的外部气源相连,在第二生化池8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采用斜管沉淀的沉淀装置9,沉淀装置9的上侧设有清水区10,清水区10通过其上部的出水堰11和出水管12相连通;该沉淀装置9的底部通过回流污泥管13和泥水混合区2相连通。另外图1中所示的实线箭头代表污水流向、虚线箭头表示污泥流向、虚实相间箭头表示出水流向。本专利技术的水 处理装置通过二级生化反应对含有活性污泥的进水进行处理,并通过斜管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污泥进入循环过程,上清液输出后经最终处理到达排放标准,箱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运输;具有一体化设计、处理效率高、运输便捷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学校、商场、居住小区、村镇、船泊码头、车站、机场、工厂、矿山、风景区等生活污水处理或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的一端上部设有泥水混合区(2),泥水混合区(2)通过进水管(3)和外界污水源相连,泥水混合区(2)通过输送管(4)将泥水混合物输送到箱体(I)另一端的第一生化池(5),第一生化池(5)的底部通过隔板(6)上设置的通孔(7)和第二生化池(8)相连,第二生化池(8)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淀装置(9),沉淀装置(9)的上侧设有清水区(10),清水区(10)通过其上部的出水堰(11)和出水管(12)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9)的底部通过回流污泥管(13)和泥水混合区(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处理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化池(5)和第二生化池(8)的底部设有与外部气源相连的曝气管(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生化池(5)和第二生化池(8)底部的曝气管(14)分别与不同的外部气源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装置(9)采用斜管沉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一端上部设有泥水混合区(2),泥水混合区(2)通过进水管(3)和外界污水源相连,泥水混合区(2)通过输送管(4)将泥水混合物输送到箱体(1)另一端的第一生化池(5),第一生化池(5)的底部通过隔板(6)上设置的通孔(7)和第二生化池(8)相连,第二生化池(8)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淀装置(9),沉淀装置(9)的上侧设有清水区(10),清水区(10)通过其上部的出水堰(11)和出水管(12)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9)的底部通过回流污泥管(13)和泥水混合区(2)相连通。本专利技术一体化设计、处理效率高、运输便捷,适用范围广。文档编号C02F9/14GK103241897SQ201310158238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日专利技术者季亦强, 郑光荣, 王涛, 周丽君, 张蕾, 刘雪峰, 张岩, 周斌, 张蕊 申请人: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上部设有泥水混合区(2),泥水混合区(2)通过进水管(3)和外界污水源相连,泥水混合区(2)通过输送管(4)将泥水混合物输送到箱体(1)另一端的第一生化池(5),第一生化池(5)的底部通过隔板(6)上设置的通孔(7)和第二生化池(8)相连,第二生化池(8)的另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淀装置(9),沉淀装置(9)的上侧设有清水区(10),清水区(10)通过其上部的出水堰(11)和出水管(12)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9)的底部通过回流污泥管(13)和泥水混合区(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亦强郑光荣王涛周丽君张蕾刘雪峰张岩周斌张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