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忠全专利>正文

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930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卷帘门上,当卷帘门落下并贴在地面上后可以自动锁紧的锁,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锁芯,锁芯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驱动锁芯锁紧的第三扭簧,壳体左右外部分别设置有锁爪,两锁爪的同一端和锁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壳体下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位于壳体下侧,另一端位于壳体内,推杆和锁芯之间通过转动装置相连,当推杆向上移动,转动装置使得锁芯转动并锁紧,而推杆向下移动,锁芯不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推杆接触到地面时向壳体内收缩,从而推动锁芯转动来实现锁的自动锁紧,实现其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锁的使用方便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在卷帘门上的锁的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当卷帘门拉下来贴到地面上后,需要手动将锁锁紧,而如果将该锁安装到自动卷帘门上后,当卷帘门自动转下来后,还是需要手动将锁锁紧,在使用的时候十分不便,感觉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卷帘门上,当卷帘门落下并贴在地面上后可以自动锁紧的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锁,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锁芯,锁芯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锁芯上设置有驱动锁芯锁紧的第三扭簧,所述壳体左右外部分别设置有锁爪,两锁爪的同一端和锁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壳体下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位于壳体下侧,另一端位于壳体内,推杆和锁芯之间通过转动装置相连,当推杆向上移动,转动装置使得锁芯转动并锁紧,而推杆向下移动,锁芯不转。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推杆上的齿条和设置在锁芯上且与齿条配合的飞轮,推杆上设置有将推杆向壳体外推动的弹簧。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铰接在锁芯边缘上的拨片,拨片的一侧边上开设有卡口,拨片的一侧设置有可卡入拨片上卡口的立柱,拨片的一侧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拨片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拉簧和立柱位于拨片的同侧,拨片的下方设置有大致呈L形的拨杆,拨杆的中部铰接在壳体上,拨杆的一端与拨片的下端相抵,并且当拨杆转动时,拨杆的端部推动拨片转动并使得拨片上的卡口脱离立柱,拨杆的另一端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摆杆,拨杆位于拨片和摆杆之间,摆杆的中部铰接的壳体上,摆杆的一端与拨杆相抵,推杆位于壳体内的那端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壳体上,连杆上设置有拨块,拨块与摆杆的另一端相抵,且拨块推动摆杆转动后能脱离摆杆,摆杆上设置有驱动摆杆推动拨杆转动的第一扭簧。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铰接在锁芯边缘上的拨片,拨片的一侧边上开设有卡口,拨片的一侧设置有可卡入拨片上卡口的立柱,拨片的一侧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拨片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拉簧和立柱位于拨片的同侧,拨片的下方设置有大致呈V形的拨杆,拨杆的中部铰接在壳体上,拨杆的一端外侧边与拨片的下端相抵,并且当拨杆转动时,拨杆的端部推动拨片转动并使得拨片上的卡口脱离立柱,拨杆的另一端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壳体上,另一端与推杆铰接,连杆上设置有拨块,拨块与拨杆的端部相抵,且拨块推动拨杆转动后能脱离拨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推动连杆转动从而带动推杆向下移动的第二扭簧。所述拨片的一侧设置有挡杆,挡杆的一端与立柱相连,挡杆与壳体的内壁平行,拨片位于挡杆和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铰接在锁芯上的两短臂,两短臂在锁芯上的铰接点关于锁芯的中心对称,短臂的一端分别铰接有长臂,两长臂的一端分别从壳体的两侧伸出并与对应的锁爪绞接。所述短臂和长臂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壳体上设置有两腰形孔,两腰形孔位于锁芯的两侧,且销轴的一端分别伸入对应的腰形孔中并滑动,锁爪上也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腰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推杆接触到地面时向壳体内收缩,从而推动锁芯转动来实现锁的自动锁紧,实现其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锁的使用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锁第一种实施方式外观图;图2是图1处于打开状态且去掉壳体一个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处于半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 处于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A向视图;图6是图2中B-B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锁第二种实施方式去掉壳体一个端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锁芯,3、左锁爪,4、右锁爪,5、推杆,6、拨片,7、卡口,8、立柱,9、拉簧,10、拨杆,11、摆杆,12、连杆,13、拨块,14、第一扭簧,15、第二扭簧,16、左短臂,17、右短臂,18、左销轴,19、左长臂,20、右销轴,21、右长臂,22、左腰形孔,23、右腰形孔,24、第一腰形孔,25、第二腰形孔,26、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锁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壳体I和设置在壳体I上的锁芯2。锁芯2的一端伸出壳体1,另一端位于壳体I内,锁芯2上设置有驱动锁芯锁紧的第三扭簧(图中未画出),即第三扭簧驱动锁芯2逆时针转动。所述壳体I左右外部分别设置有锁爪——左锁爪3和右锁爪4,左锁爪3和右锁爪4的上端和锁芯2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壳体I下部设置有推杆5,推杆5的一端位于壳体I下侧,另一端位于壳体I内,推杆4和锁芯2之间通过转动装置相连,当推杆4向上移动,转动装置使得锁芯2转动并锁紧,而推杆4向下移动,锁芯不转。下面介绍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转动装置。如图2、图6所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铰接在锁芯2左半边边缘上的拨片6,拨片6的外侧边上开设有卡口 7,拨片6的外侧设置有可卡入拨片6上卡口 7的立柱8,拨片6的一侧设置有拉簧9,拉簧9的一端与拨片6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壳体I上,拉簧9和立柱8位于拨片的同侧,即拉簧9对拨片6施加拉力使得拨片6的外侧边抵在立柱8上,或拨片6上的卡口 7卡住立柱8。拨片6的下方设置有大致呈L形的拨杆10,拨杆10的中部铰接在壳体I上,拨杆10的上端右侧与拨片6的下端相抵,并且当拨杆10转动时,拨杆10的端部推动拨片6顺时针转动并使得拨片6上的卡口 7脱离立柱8,拨杆10的下端端部的右侧设置有摆杆11,即拨杆10位于拨片6和摆杆11之间。如图5所示,摆杆11的中部铰接的壳体I上,摆杆11的左端与拨杆10的右端上侧边相抵,推杆5位于壳体I内的那端端部铰接有连杆12,连杆12的右端铰接在壳体I上,连杆12上设置有拨块13,拨块13与摆杆11的右端下侧边相抵,且拨块13推动摆杆11转动后能脱离摆杆11,摆杆11上设置有驱动摆杆11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扭簧14。为了保证推杆5能自动复位,所述连杆12上设置有推动连杆12转动从而带动推杆5向下移动的第二扭簧15,即第二扭簧15使得连杆12逆时针转动。在实际生产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简单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铰接在锁芯2上的两短臂——左短臂16和右短臂17,左短臂16在锁芯2上的铰接点与右短臂17在锁芯2上的铰接点关于锁芯2的中心对称,且左短臂16在锁芯2上的铰接点位于锁芯2的上边缘,右短臂17在锁芯2上的铰接点位于锁芯2的下边缘。左短臂16的左端通过左销轴18铰接有左长臂19 ;右短臂17的右端通过右销轴20铰接有右长臂21。左长臂19的左端伸出壳体I并与左锁爪3的上端铰接;右长臂21的右端伸出壳体I并与右锁爪4的上端铰接。为了保证锁芯2在转动的时候,连接件能正常工作,而不会产生卡死的现象,壳体I上设置有两腰形孔一左腰形孔22和右腰形孔23,左腰形孔22和右腰形孔23位于锁芯2的两侧,且左销轴18的一端伸入左腰形孔22中并滑动;右销轴20的一端伸入右腰形孔23中并可以滑动,左锁爪3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腰形孔24 ;右锁爪4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二腰形孔25。为了保证拨片6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脱轨,即拨片6的下端跟拨杆10的上端脱离,所述拨片6的一侧设置有挡杆26,挡杆26的一端与立柱8相连,挡杆26与壳体I的内壁平行,拨片6位于挡杆26和壳体I的内壁之间。即挡杆26限制了拨片6在锁芯2轴向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锁,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锁芯,锁芯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驱动锁芯锁紧的第三扭簧,壳体左右外部分别设置有锁爪,两锁爪的同一端和锁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壳体下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位于壳体下侧,另一端位于壳体内,推杆和锁芯之间通过转动装置相连,当推杆向上移动,转动装置使得锁芯转动并锁紧,而推杆向下移动,锁芯不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忠全
申请(专利权)人:肖忠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