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炳军专利>正文

轻便型扒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81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便型扒轮器,由顶杆、支架、销轴和扒爪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设为矩形或圆柱形,在支架的下部周侧设有对称的2个或4个矩形凹槽,中心部设有顶杆的螺纹孔;扒爪设为长条形或圆柱形,上端设有销轴孔,下端部设有向内的向上斜或水平的扒爪,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顶杆设为圆柱形,上端设有扳手棱、扳手棱中部设有杠杆孔,周侧设有与支架螺纹孔配合的公螺纹,下端设为锥形,顶杆与支架和扒爪构成轻便型扒轮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把扒电动机皮带轮的强度大的粗笨的工作变成了轻便省力的工作,提高了更换皮带速度,节省了调冲次的时间,减少了停抽时间,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扒卸电动机皮带轮用的轻便型扒轮器。二、
技术介绍
抽油生产中,随开采时间的变化,动液面下降,油井供液不足,需及时调低冲次,完善工作制度,通过对调冲次状况调查发现:1、调冲次频繁,劳动强度大;2、原先调冲次时需三人配合,用大锤砸卸皮带轮,工作起来需要小心操作,故所需时间较长、人数较多;3、工作难度大,危险性大,皮带轮容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轻便、安全的调冲次工具。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轻便型扒轮器,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调抽油机冲次扒电动机皮带轮困难、劳动强度大,易损坏皮带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由顶杆、支架、销轴和扒爪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设为矩形或圆柱形,在支架的下部周侧设有对称的2个或4个矩形凹槽,中心部设有顶杆的螺纹孔;扒爪设为长条形或圆柱形,上端设有销轴孔,下端部设有向内的向上斜或水平的扒爪,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顶杆设为圆柱形,上端设有扳手棱、扳手棱中部设有杠杆孔,周侧设有与支架螺纹孔配合的公螺纹,下端设为锥形,顶杆与支架和扒爪构成轻便型扒轮器。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把扒电动机皮带轮的强度大的粗笨的工作变成了轻便省力的工作,提高了更换皮带速度,节省了调冲次的时间,减少了停抽时间,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四、附图说明附图-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顶杆 2-支架 3-销轴 4-扒爪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公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由顶杆1、支架2、销轴3和扒爪4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2设为矩形或圆柱形,在支架的下部周侧设有对称的2个或4个矩形凹槽,中心部设有顶杆的螺纹孔;扒爪4设为长条形或圆柱形,上端设有销轴孔,下端部设有向内的向上斜或水平的扒爪,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顶杆1设为圆柱形,上端设有扳手棱、扳手棱中部设有杠杆孔,周侧设有与支架螺纹孔配合的公螺纹,下端设为锥形,顶杆与支架和扒爪构成轻便型扒轮器。在使用本技术扒电动机皮带轮时,首先将扒爪4钩住皮带轮,用顶杆1的尖部顶住电机轴,用杠杆或扳手旋转顶杆1前行,支架2后行,带动扒爪4后行,同时带着皮带轮后行退出电动机轴,即把电动机皮带轮扒下,换上调冲次需要的皮带轮,挂上抽油机皮带,启动起抽油机就完成了调抽油机井冲次的任务,销轴3与扒爪设为动配合,方便于扒爪的张合适用于扒各种规格的电动机皮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型扒轮器,由顶杆、支架、销轴和扒爪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设为矩形或圆柱形,在支架的下部周侧设有对称的2个或4个矩形凹槽,中心部设有顶杆的螺纹孔;扒爪设为长条形或圆柱形,上端设有销轴孔,下端部设有向内的向上斜或水平的扒爪,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架上;顶杆设为圆柱形,上端设有扳手棱、扳手棱中部设有杠杆孔,周侧设有与支架螺纹孔配合的公螺纹,下端设为锥形,顶杆与支架和扒爪构成轻便型扒轮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型扒轮器,由顶杆、支架、销轴和扒爪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设为矩形或圆柱形,在支架的下部周侧设有对称的2个或4个矩形凹槽,中心部设有顶杆的螺纹孔;扒爪设为长条形或圆柱形,上端设有销轴孔,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炳军黄玉兰陈峻吴法旺于海彦
申请(专利权)人:周炳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