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639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的蜗杆及与蜗杆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及装在输出轴上的减速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设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在前照灯角度控制过程中运动平稳,且AFS角度控制准确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 Adaptive Front LightingSystem)可实现车辆前大灯照射方向的随动调节。具体的在AFS中,车辆前大灯的照射光线可根据实际行驶路况进行调整。例如,其照射方向可以不再与车辆行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而是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的多个输入信号做出实时调整。这样增强了车辆前大灯的照明效果,从而提高了车辆安全驾驶性能。例如,在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工作过程中,可参照车辆运行状态的多个信号输入,包括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远光灯信号、近光灯信号、倒挡信号和AFS控制信号等,以上述信息作为参考并按照预设的控制策略发出电机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机的动作,由AFS角度控制执行机构带动前照灯作相应角度的调整。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AFS角度控制执行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由齿轮副构成,由于这种机构较复杂,具有较多的机械传动副,在带动前照灯作角度调整时,效率低,传递力矩小,往往出现角度跳跃等不平稳现象,从而使得AFS角度调整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另一种为电机输出轴直接控制执行机构进行角度控制,对于这种机构由于结构太过简单,没有中间过渡装置,造成前照灯角度调整中其运转行程不平滑,往往出现角度跳跃等不平稳现象,最后也会造成AFS角度调整的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FS角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副较少,实现前照灯角度控制的平稳及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的蜗杆及与蜗杆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执行单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及装在输出轴上的减速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哨合设置。采用上述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齿轮副较少,占用空间少,经过二级减速机构能够达到很好的减速效果,且蜗轮蜗杆配合,不仅具有减速的效果,同时还有增矩的作用,可以实现AFS角度控制的平稳性及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安装本技术壳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在壳体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50、设置在壳体50内的动力源10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30,所述执行单元30与动力源10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10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21同轴设置的蜗杆22及与蜗杆22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31,执行单元30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32及装在输出轴32上的减速器40,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之间啮合设置。此结构只有两对齿轮的啮合,传动副少,传动效率高,传递的力矩大。经过二级减速机构能够达到很好的减速效果,且蜗轮蜗杆配合,不仅具有减速的效果,同时还有增矩的作用,可以实现AFS角度控制的平稳性及准确性。为了对前照灯的角度调整进行精确控制,需要实时检测输出轴32沿轴向转动角度,故在执行单元30上端装有传感器40,下端与AFS前照灯机构相连,这样就能够实时检测输出轴32沿轴向转动角度,并反馈至AFS控制单元实现对动力源10的闭环控制,做出及时的调整。如图2所示,为了安装方便及节省空间,特地作了一个与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相互对应的壳体50,将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的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50中的相应位置中。如用于支撑各个轴的轴承安装在相应的轴承座上,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安装蜗轮31处开有一供输出轴32通过的孔等。 具体工作时,所述动力源10为一电机,动力源10根据电机芯片传来的总成信号做出调整,动力源10输出力矩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1转动,进而由第二齿轮21带动同轴设置的蜗杆22转动,蜗杆22与执行单元30上的蜗轮31构成蜗轮蜗杆配合,对动力源10输出力矩起到减速增距的作用,这样,动力源10输出力矩经过两级减速机构传递到执行单元30上,并带动设置在执行单元30上的输出轴32转动输出力矩,从而实现安装在输出轴32下端的AFS前照灯机构运转,做出相应的角度控制。在执行单元30上设置传感器40,可以对执行单元30的轴向转动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反馈至AF S控制单元,实现对动力源10的闭环控制,相应的做出及时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0)、设置在壳体(50)内的动力源(10)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30),所述执行单元(30)与动力源(10)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10)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21)同轴设置的蜗杆(22)及与蜗杆(22)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31),执行单元(30)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32)及装在输出轴(32)上的传速器(40),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之间哨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执行单元(30)上端装有传感器(40),下端与AFS前照灯机构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的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50)中的相应位置中,所述壳体(50)安装蜗轮(31)处开有一供输出轴(32)通过的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10)为一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照明装置的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的蜗杆及与蜗杆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及装在输出轴上的减速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设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在前照灯角度控制过程中运动平稳,且AFS角度控制准确性高等优点。文档编号B60Q1/068GK203111022SQ20132007957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亮, 李济林, 杨波, 蒋海波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FS角度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0)、设置在壳体(50)内的动力源(10)以及用于驱动AFS前照灯机构的执行单元(30),所述执行单元(30)与动力源(10)之间设置两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级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源(10)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与第二齿轮(21)同轴设置的蜗杆(22)及与蜗杆(22)构成蜗轮蜗杆配合的蜗轮(31),执行单元(30)包括用于固连AFS前照灯机构的输出轴(32)及装在输出轴(32)上的传速器(40),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之间啮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李济林杨波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